分享

中考作文复习备考指导

 江山携手 2015-08-13
题目一:
                   
我骄傲,我是90后
  我是90后,一出生就伴随着猫的拨号音,直至宽带网络,无线环境。有人说,我们的童年是互联网的童年。
  我是90后,内心有个花园,在这个花园里,我种上了信仰、阳光和爱,钟情于奔跑在正义和高尚之间。
  我是90后,蓝调、摇滚、Rap兼收并蓄,崇拜扑朔迷离的文字,喜欢成龙唱的“站起来,我的爱牵着山脉,奔跑才有了期待。”
  我是90后,我爱美,却不穿奇装异服。我追求着一种高雅的美,因为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是90后,不怕斥责和误解。就是要用拾荒精神去追逐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那片净土。
  题目分析:导语十分丰富,分别从五个方面描述了90后在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志趣性格,理想追求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可以说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了十分充分的舞台。可是,选择此题目的同学也有相当一部分迷失在了种种的选择之中,蜻蜓点水般地罗列90后的种种特点,使得整篇文章失去重点,只觉四处开花,却无一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的两篇文章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例文一围绕舍己救人和热爱祖国两个特点组织材料,举例说明,语言干净利落,而又富有张力,结尾处更是凯歌高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稍显不足的是中国心可以合并在高尚品格之中。例文二同样重点突出,但对于各个事例的议论与各段间的过渡较例文一明显稍逊一筹,但是语言的描写则更为生动,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例文一:
                  我骄傲,我是90后!
  追求潮流、时尚、明星,但是不改我高尚品格的中国心!——题记
  有人说,90后是一群自私自利,冰冷无情的人,失传了几千年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有人说,90后是一波崇洋媚外的人,丢掉了几千年来中国人一颗爱国的心;还有人说,90后是一批喜爱时尚,不知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的人,丧失了古老而神圣的中国文化……不,我要说,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并非如此!我们90后是高尚的,爱国的一代,也决不会将中华文化失传!
  前几天,在长江边上,三名90后为人们展示了90后真正的风采。在看到几名落水儿童,几十名长江大学的学生义不容辞的组成了一道人墙,将他们搭救上岸,三名不大会泅水的大学生也下到了冰冷的江水中,后来,因水流湍急,人墙开了,他们落水不幸身亡。他们体现了90后的精神和信仰,舍己救人在所不辞,充分展示了90后的高尚,传承了中华美德。
  我骄傲,因为我是90后!
  除了品德高尚,我们90后个个拥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体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情怀。
  去年汶川发生地震,我校同学纷纷捐款捐物,在留言墙上留下自己的祝福。国难当头,岂能容我90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政治课上,一讲到国家安全,同学们就个个神色紧张;一讲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藏独疆独台独,同学们就横眉怒目,谴责他们的行为。而在60年国庆庆典的表演活动中,我们吃苦耐劳,为了国家的荣誉,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的风采。这些事例体现了一个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证明了我们90后有一颗中国心。我骄傲,我是90后!
  作为改革开放中受益最大的90后一代,我们早已知道爱国不仅仅是和国家“同风雨,共患难”,更要以自己的学识使祖国更加富强,以自己的努力报效祖国。所以我们努力学习,几乎成为了世界青年的佼佼者。课上我们认真学习,课下我们也刻苦钻研,讨论。我们用知识武装大脑,因为我们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让中国强大,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领略到中国的风采!
  虽然,90后现在不是中国发展的主力军,但我们以高尚的品行,忠诚赤子之心和广博的学识影响祖国。我们深知,振兴中华的重担已经无声无息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这是无比光荣,无限光彩的责任,我们欣然接受,决不会怨声载道,因为——
  我骄傲,我是90后!

例文二:
                  我骄傲,我是90后
  90后,顾名思义,指1990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然而,一些70后和80后却把“90后”这个词看作颓废、厌世的代名词。他们这样看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少部分90后在网络上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以火星文、自恋、去性别化、45度角大头贴等为特征,引起了70后、80后的不屑和厌恶,继而产生了对90后整个群体的错误认识,甚至还发起了一系列的“反非”活动,比如将90后称为“肥猪流”(非主流的谐音)。
  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少部分人并不能代表我们90后的全貌。我们不是一些70后、80后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是闪光的,我们是有责任感的社会人。
  2008年5月,四川发生地震。有班级组织全校同学积极为灾区捐书,把我们已经不需要的好书写上祝福语捐给灾区的同学们。我和其他2位同学则设计了心愿墙,给北川的一所中学送去了我们的祝福。当那里的同学们托举着我们祝福的照片传回来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自豪。
  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我们来到恭王府当义务讲解员。为了能够当好讲解员,我们提前查找了30多页的资料,认真记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克服心理障碍,改变讲解形式。尝试采取两个人问答、互相提问等形式和主动提出讲解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天内,我们为几百人进行了讲解。我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游客和恭王府管理处的认可。
  今年,是祖国60周年大庆。为了能够给世界呈现一个完美的庆祝大会,包括我们在内的全市几万名90后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训练。训练的困难很多、很大:夏日炎热使人晕倒、路途遥远需要步行、道具脆弱容易损坏、背景图案经常改动、天气突变冒雨训练……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挡住大家对国庆训练的热情。当10月1日那一天,天安门对面的一幅幅图案准确迅速地翻出的时候,多少人为我们的表现而震撼。90后圆满地完成了背景表演任务。
  千千万万的90后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是颓废、厌世的一代,我们是闪光的!
  我骄傲,我是90后!

题目二:
                   喂,童年的背影
  题目分析:“童年”是“春蕾杯”每年都会涉及的话题,也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每一年都有很多学生选此作文,大概童年是每个人心中最绚烂的光彩吧!但是很可惜,通常学生有很多好的题材却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原因在于,在写童年时,学生的笔触也会不自觉的变得幼稚起来。而《喂,童年的背影》这个题目更是耐人寻味,“喂”这个字有着深深的留恋,却也有着淡淡的伤感,以及前行的勇敢。
  以下例文难能可贵的是同样写童年的故事,笔触却十分地美好,清新中带着沉重,伤感中又有着一丝前行的快乐,恍惚间让人想起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轻描淡写之中,有着几分隽永的味道。

                   喂,童年的背影
  为了离学校近些的缘故,我家十年都没有搬离这个潮湿窄长的院子。
  从三岁,到十三岁,我的脚已经认识了这片地砖上的每个凸起,我的鼻子熟识每一家饭菜不同的油烟气,我的手摸清了每一处蚁穴。最亲切的当然还有个合我一起长大的那片丝瓜架。
  丝瓜架是住在最东面的九老太家的,长出来的丝瓜又大又长,饱满挺廓,青翠的表皮,有小粒的突起,摸上去清凉舒爽。我总是在夏天把养的一对白兔放到丝瓜架底下,那里种着不少朝天椒,凤仙花,还有一两颗土豆和萝卜。兔子很喜欢吃这些茎叶。九老太的孙子比我小一岁,讨好我,总是偷偷的把我和我的兔子以及一帮孩子带进他家丝瓜架。我的兔子把地糟踏得不成样子,植物的根都被刨了出来,我们也把丝瓜糟踏得不成样子,总是把最大最长的瓜摘下来,砸碎拿来玩。再就是把凤仙花扯了来,捣碎染指甲。染的自然很难看,颜色是一种介于红黄的杂色,而且手指头上也有了颜色。一次我把邻居养的白猫皮毛染了色,怎么也洗不掉,倒把那只猫给弄感冒了。被邻居骂了好久。一边骂一边笑,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是生气还是不生气了。
  我在同龄的一帮孩子中较大,是个大姐头,别人都听我的,后来丝瓜架就被我们发展成了固定的玩乐场所。院子里的破碎砖瓦片拾了来,权作锅碗瓢盆,便是过家家,圈了野猫进来,便是宠物,每人一架的滑板车,各人取了“宝马”“奔驰”的好车名字——倒是也就知道这几辆名字了。天天傍晚不亦乐乎。
  每次离开丝瓜架的时候,丝瓜架下总是一片狼藉,九老太每每气得鼓鼓的,瞪着眼珠子,好像要从薄薄的眼皮中滚出来似的。咚咚咚的敲着她那根又黑又粗还包了厚墩墩的橡胶头的大拐杖来赶我们,一边用与她矮小的身材极不相称的大声音喊着“喂!喂!出去!”她的孙子一听到那拐杖声,便叫我们从丝瓜架后面的小铁门溜出去,再把铁门合严锁牢。跑到别处耍去。只留九老太隔着小铁门望着我们仓皇逃窜的身影,大叫“喂喂!小崽子们!”一连喊几声,叹口气,瞪着眼睛,敲着拐杖,咚咚的再走回去,往地上啐几口口水。我们在暗中窥到她走了就又返回来。
  也不是没闯过祸,吃过亏。有一次把圈进来的野猫忘了放出去,半夜叫起来声音凄厉,扰得人家睡不得觉,爬起来,先敲我们家的,因为知道我是孩子中的大姐大,这猫是我找来的。为此父母罚我半月不许出门。至于吃亏就是失了兔子。一次九老太来赶我们,跑得不及时,没有把两只兔子拎着耳朵一起带走,就丢在了那里,也不敢去拿,叫九老太拿走了。这可更是不敢去讨的。只是每天趴在九老太家的窗口,向里望那兔子的影儿。九老太把兔子关在笼子里,用白菜与胡萝卜养,很快变得皮毛光滑而白胖,比不得在我手里脏兮兮瘦兮兮的可怜模样。兔子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至于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去丝瓜架下耍,身上再没有疯跑后的汗味和猫味了,却是记不得的。只是后来九老太不再对着我们逃窜的身影喊“喂”了。她在我十岁上便去世了。那天她早上起来喂兔子,突然头晕,被送去了医院,就没回来。院子里的人都去送行,小孩不去。我们在丝瓜架底下格外沉默。她的孙子笼着黑袖纱,蹲在那里抠草根,平时他留神听九老太的拐杖声时就是这个姿势。后来丝瓜架后的小铁门就再没派上用场,因为没人再哄我们走了。
  再后来,跟我一起混大的一群人也散了。九老太的孙子一家很快搬走了,要不是因为九老太喜欢这儿的环境,早就住进楼房了,走之前把丝瓜架倒托给了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西边的奇奇家和乐乐家也先后迁走了。南边的咪咪家因为工作调动的缘故去了别的城市,人一下子少了大半。也搬进些新人,相处得也好,可年龄差的大些,他们又是一个新团体了。
  明年要上高中了,换学校已经不远了,我们家也该搬了吧。
  那天回家,想起去丝瓜架看看,丝瓜的长势一直都不错,只是没人修建看管,长得越发野了。一帮孩子正在里面戏耍,看见我,明显愣了,地上还有摘下来的丝瓜,想起我还算这里的主人,又连忙选了我以前干过的老路——从铁门匆匆溜了。我望着他们逃窜的身影,微微笑了一下。然后鼓起眼睛,学着九老太凶神恶煞的样子,喊一声:“喂!”
  总有一天,你们也会和我一样,看着童年逃窜的背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