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临沂市中考作文解题与点评

 江山携手 2015-08-13
【真题回放】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试题解析】

  本篇文章是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给予开放,在选材、立意等方面给了考生较大的选择余地,在审题上思考度最小,便于考生发挥。写好此文,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善识“题眼”。面对半命题作文,先要分析已有的文字,即“题眼”,细心揣摩命题的意图。“不该丢失的__________”,从这个题目上看所填的内容是关键之所在,因此选择好关键的词语,如“自尊”“亲情”“友爱”“自立”“诚信”“责任心”“苦难”“合作”等。着重选择好典型的事例来印证为什么不该丢失,并分析不该丢失的原因,写出自己的体会。

  二、善于“补”题。写好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就临沂中考半命题作文而言,可“补”的内容很多,可以张扬考生的写作个性,又能便于考生选择自己熟知的、喜欢的内容。如可以填写“不该丢失的爱心”。考生可以结合青海玉树地震选择材料,在规定的范围内打开思路,搜索自己最熟悉、最能产生“差异性”的内容来填题,要尽量使补题部分与题干有“落差”,利用反差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调动思维巧立意。生活中,“不该丢失的”方面确实很多:既可选具体事物,也可选抽象的事物;既可选某一时段的事,也可选不同时空的事……多选择带有启发色彩的材料,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挖掘,就能写出至真至情的文章。

  【考场佳作一】

  不该丢弃的自尊

  ●一考生

  现在的社会,人人都提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而有的人却因为眼前利益而放弃这所谓的一切,丢掉这本不应丢掉的东西却浑然不觉。

  不知不觉地,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

  这一天,妈妈让我去买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坐在地上,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光着脚,皮肤粗糙得已不成样子,戴着一个黑色的眼镜,拿着一根弯曲的拐杖,照这样看来,他应该是一个盲人,在他的面前放着一个破碗,里面大概有几十元钱,难道他在以乞讨为生吗?他没有亲人或孩子吗?一连串的问号围绕着我,便忍不住要上前询问。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得体的叔叔给了老爷爷100元钱,并向他询问了我所困扰的问题,听了他们的对话我才知道,原来老爷爷的老伴在去年就已去世,而孩子也出了国,没有再回来,他自己又是个盲人,不能自食其力,所以迫不得已才来讨饭。听到这里我十分感动,等那位叔叔走后,我便攥着仅有的五元钱向那老爷爷走去。可就在这时,老爷爷也起身转进了巷子里,我便十分好奇地跟了上去,只见那位老爷爷摘下眼镜,从碗里拿出钱来一张一张地细数着,好像生怕少了一张半张似的,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他是个骗子,根本不是什么盲人,而他的那些故事呢?也是编出来的吧。

  就在我还余惊未定时,他已经把钱数完收好,捧着空碗继续坐在原地乞讨着,看他戴着眼镜,拿着拐杖的样子,实在像一个小丑,而更可怜的是我们都被他的外表给欺骗了,而且还因心软施舍给他钱。

  想到这里,我愤愤地走到他的面前,对他说:“好好这样做下去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有多可笑。”说完把我仅有的五元钱扔到他的碗里,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留下的只是他迷茫的眼神与孤单的背影……

  就在回头的那一刻,我哭了,不知道自己落泪的原因,只知道心里痛得很难受。

  那个老人贫穷不是因为他的物质生活不够充裕,而是因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了多少存款……因为他丢掉了自己的自尊,他把自己的自尊当做货品出售,只不过,他做的是赔本生意。自尊,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它往往会引导你走向成功,所以,请不要丢弃它,因为它无价……

  作者善于抓住生活的一件事情,由这件事情引发其对文章中人物的评价,尤其是作者对假装成盲人的老人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是采用了工笔描摹的手法。文章前后对老人看法不同,由此引发感想,突出文章的主题。文章语言平实,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呼吁人们不要丢失自尊,文章结尾凸显主题,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考场佳作二】

  不该丢弃的传统文化

  ●一考生

  泱泱大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滔滔文化,汇聚中华。——题记

  曾记否?草、行、楷、隶书;曾记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曾记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

  草、行、楷、隶

  是谁在执笔书写草、行、楷、隶?

  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会写草、行、楷、隶书了,这些汇聚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这样悄然沉寂了,我们用电脑打字,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却将它们冷落了。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为追求快,追求便捷,将它们抛弃了,我们的祖先一次次改进,一次次用心去将它们创造出来,我们却把它们抛弃了。

  一次,我问上小学五年级的妹妹,什么是草、行、楷、隶书,她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摇了摇头,我不禁哑然,这些悠久的文化,我们能舍弃吗?

  笔、墨、纸、砚

  深夜执笔在灯下,飘飘洒洒下几个毛笔字是何等舒适啊,可我们,不能了。

  我们盲目地追求时尚、前卫、个性,却把我们的传统给遗忘了,何时才能再铺纸疾书,让刚劲秀美的字跃然纸上。

  笔、墨、纸、砚,它们经历了五千年的挑战,到了我们这一代,却……难道,我们就可以舍弃吗?

  唐诗、宋词、元曲

  听,是谁在吟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谁在吟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谁在吟那“红酥手,黄酒”?

  是他们,是苏轼,是王维,是李清照,是李商隐,是……是他们,是唐诗,是宋词,是元曲,咳,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积淀!

  短短几句诗词,内涵着多少情思与哀愁;短短几句诗词,让世界因中国而辉煌。这是传统,这是文化,这是精华,这是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丢弃,不该丢弃,我们用心去把丢弃的东西找回来。

  执笔,磨墨,取纸;手一挥,草、行、楷、隶字跃然纸上,欢腾跳跃;记下唐诗、宋词、元曲,悠远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不该丢弃的文化!

  本篇文章作者立意深刻,以中国传统的文化“书法”“文房四宝”“中国的古诗词”为写作的对象,呼唤我们中华儿女不该丢失的这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的确,这些东西成为中国的骄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将出现断流现象,作者运用拟小题、分段的形式结构文章,不仅形式新颖,更能激发起我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激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