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意在笔先。”写考场作文,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思考文章让写什么,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考虑自己如何确立主题,怎样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一般情况下,考场作文的立意都是从所给的条件入手的。下面就谈几点写作时确立主题的技巧。 一、从题目或话题中探索主题 一般来说,考生面对题目,应从题干的每一个字去考虑,对题目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分析,准确理解其含义,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 如作文题“为了 ”,无论横线上填什么,文题都是一个表示目的的句子,而这个目的的实现或者势必要经历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就是说,这期间可能有过伤痛,有过犹豫,有过彷徨和矛盾;或者应该如何去做,呼吁人们怎样去做,不应该像目前,这种写法多以否定现状为主。明确了这些,方可下笔。 再如要求以“位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首先,要明确“位置”的含义。“位置”的含义有三:一是所在或所占的地方;二是地位(包括现实中的地位和在心中的地位);三是职位。“一”的位置是具体的,“二”和“三”的位置则是抽象的。其次,要知道位置有相对性:如果你一直向上看的话,那么就会觉得一直在下面;如果一直向下看的话,那么就会觉得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在后面,那么肯定是一直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在前面,那么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因为目光而存在;座位有前后左右之分,职位则无高低贵贱之别。最后,还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就能够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多一份永不熄灭的希望;站在儿女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真情和深情,多一份永不消减的愧疚。只有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时,也许才会理解别人,才会留恋自己的位置;一个既不理解别人,又对自己的位置毫不留恋的人,就很难在别人的心目中有什么位置。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自己的位置炫耀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别人的位置贬低别人。经过分析,明确了内涵,就容易下笔了。 二、结合现实探求主题 写作时尽量从正面表达思想,有时也可结合现实从反面立意。比如以“农民工”为话题,一般同学都会围绕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大量农民可以脱离农活,进城务工,亦工亦农,既增加了个人收入,又缓解了城市对劳务工的需求紧张。而有一个同学则根据自己村庄的现实情况从另一方面立意:家乡许多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许多田园荒芜了。邻居王叔叔干脆让刚上初中的女儿辍学回家带小弟弟。文章写的是农民工带来的“田荒”、“园荒”、“人荒”,触及的是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立意独到,使人震动。 三、变换角度去寻找新的主题 看下面的这道作文题:树有根,有根才枝繁叶茂,葱郁参天;草有根,有根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谦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想写好这个话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话题的提示语,注意提示语的人文导向。提示语中的材料阐述了“根”的丰富内涵,暗示了正是有了根,才有了万事万物的进步与发展,一般考生经过一番思索之后都能根据“根”这一具体事物的内在含义去立意,得出诸如“做人不能忘本”之类的主题。而有一位考生却能在此基础上做更深的挖掘,确立这样的主题:只有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去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对“根”的最好的回报。角度一变,自是高人一筹。 四、巧用联想去表现文章主题 这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主旨的立意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层内蕴,并巧用联想,由物及人,从而表现文章主题的。比如以“台阶”为话题写作,我们脑海里要立刻出现台阶的形象,然后分别抓其不同侧面:抓台阶的作用,可提炼出“赞人梯的奉献精神”;抓台阶的曲折,可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样的观点;抓台阶的层级特点,可提炼出“要循序渐进”的观点;抓台阶的走势,可提炼出“不断跃向新高度”;抓上一阶与下一阶的关系,可提炼出“打好基础,扎实前进”;抓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跃上高峰”这样的观点。由此可见,抓住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展开丰富联想与想象,新观点就纷至沓来了。在运用此法时,要注意恰如其分和层次分明。恰如其分,是指所咏物的品性与所歌颂的精神或人确有相似之点,不能生硬地拉在一起;层次分明则指咏物抒情时要由外形到品质,由物体到精神(人),一层一层深入写来,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 五、从所给的材料中确定主题 就是分析材料提供的情况,推断其性质、原因和结果,从而概括出一个主题。如材料阅读作文题: 一位教育专家到××中学的一个班级搞调研。他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画纸上画下自己最想画的东西…… 同学们陆续上交了自己的绘画。田琳走在最后,她交上的是一幅绿色的太阳。 同学们惊叹:啊,绿太阳! 专家点点头…… 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这个作文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对材料所蕴涵观点的提炼,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换句话来说,就是让考生通过材料展示对生活的认识。寓意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考虑“绿太阳”的象征意义,从“绿”着眼,围绕绿色奥运、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等这些具有时代特色、与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展开写作,也可从更深的层次围绕希望、和平、生命力等来写作。另一方面,从田琳画绿太阳这一“超常思维”来看,材料体现出“创新”这一时代性主题,也可以围绕这一主题选材组文。(供稿:山东 吴小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