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政治课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书香居士765 2015-08-13

1、高一阶段,扭转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思维定势,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确定合理的思维培养目标:能搜集和整理材料并对现实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培养自学能力,能从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养成追根溯源的思维习惯。

(1)搜集和整理资料,点燃思维火花

充分利用课间五分钟和中自修,培养学生关注每日新闻的习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设定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题目,进行搜集加工;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学生在搜集和整理资料中,产生了许多课堂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引起思考。

(2)指导自学方法,强化思维动机

自学思维能力是今后解决新问题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能力。自学思维能力的指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阅读指导。包括:指导精读教材能力,使学生正确把握知识和原理并学会应用;指导阅读课外读物,善于搜集所需要的信息;指导阅读文献和工具书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践方法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觉力和想象力,养成研究思考的习惯。自学方法指导分三个层次加以训练:第一步,由教师分析精读教材的步骤与方法,指导查阅资料;第二步,列出问题式自学提纲,指导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归纳;第三步,由学生经过精读教材和查阅必要的图册文献,独立思考,列出自学纲要或画出知识框架图。让学生自觉学习,必须首先调动其积极性,强化思维动机。

(3)加强辨析训练,感受思维严密。

我们采用的辨析题有三种类型: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不确定式。这种类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解答辨析题时,我们既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研读辨题,搞清题目旨意,特别注意审清辨析点的主次,防止抓住一点不及其它;其次搞清辨题的观点既非绝对正确,又非绝对错误,而是正确与错误并存,提高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要求组织的答案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等。我们充分利用高一经济学知识的思维严密性,通过辨析训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使学生真正重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自觉性。

2、高二阶段,优化学生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高二的哲学课,本身是一门科学思维方法课,充分利用此学科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根据高二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确定合理的思维培养目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即抽象思维能力;强化辩证思维能力,能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在上述目标下,以高二思想政治课知识为载体,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从而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1)充分利用哲学中的概念、原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中,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普遍的思维方法,也是普遍的教学思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抽象和概括是有一个过程,而且是符合学生现有知识与能力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过程,因此我们教师根据这一过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克服这一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化解这一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正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我们教师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如对物质概念的教学,设计四个教学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列举看得见的物质现象,包括肉眼和借助工具能观察到的物质现象即自然现象,还包括看不见的社会现象;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共同属性:可知性、运动性、客观性;第三步,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意识现象。前面概括出的共同属性并不是物质所特有的属性,意识同样具有可知性和运动性;第四步,从整个物质世界的角度,让学生概括出最高的共同属性,即客观性。由此得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通过这一分析、综合的过程,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感受能力、思考能力、评价能力、抽象能力都可以展示出来。

又如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原理的教学,设计一个逐步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过程,并在该过程中辅之以分析综合,让学生走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全过程,其抽象概括能力得到锻炼。具体如下:第一步,从自然现象——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抽象自然界的客观性;着眼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步,从社会现象——人类社会的形成——社会发展的规律——抽象出人类社会的客观性;着眼点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三步,从自然界的客观性——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抽象出整个世界是客观的——世界的本原;着眼点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属性与最本质的特征。

事实上,学生在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巧妙释疑,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才能得以形成、发展。哲学概念和原理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参与抽象概括的过程并突破其中的障碍以及教师的抽象概括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组织是否合理、引导是否恰当。面对哲学观点,把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与学生认知的特点合理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思维过程的设计,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

(2)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运用联系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联系的观点,我们主要把握事物有内部和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因果联系、事物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根据联系的观点,我们不仅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四个主题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加强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根据联系的观点,不仅要注意课堂内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要弄清前后课之间、章节之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教完高二教材以后,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块的知识内容,根据已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体系化,建构知识网络。因果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要寻因究果,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想象,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如我们在学习和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时,充分运用因果联系,弄清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形成知识链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搞清局部。政治课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整体中的一个点,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系统化的能力。每当一个章节知识学完,我们都要求学生把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罗列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如学完高一《经济常识》第一课后,就要求学生围绕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规律四块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深深地懂得,政治课的知识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充满联系的知识体系,只有掌握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灵活把握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当同学碰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他们通过某一个知识点,发散到整体知识体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途径。

运用矛盾的观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因此要求我们必须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综合了经济常识中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与货币、价格与价值、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速度与效益、积累与消费、生产与消费等概念和哲学常识中的物质与意识、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等概念,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③运用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思想,能够正确看待事物。我们要求学生对社会经济、政治现象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如对通货紧缩问题的认识,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从眼前利益来看,通货紧缩对人民的购买力来说是有利的,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要从长远利益来看,通货紧缩对人民利益是不利的,因为通货紧缩时物价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最终仍然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集中了教材中的类似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既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又具备了创新思维。

3)加强演绎训练,增强分析综合能力

综合和演绎思维是近几年政治高考的重点。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进行了演绎思维的训练。演绎思维是建立在分析综合思维的基础上,由一般原理和观点出发,根据逻辑法则去证明特殊事实的思维过程。我们充分利用前几年高考题中的演绎题,训练学生思维。如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某贫困地区领导人认为,脱贫不仅靠政策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益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此题难度较大,我们教给学生理清思路的方法,首先对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搞清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事有什么要求;其次对材料进行分析,找到材料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分析的思路和答题的要求组织答案,先写出理论,再写该地区在这方面的表现。这是一种建立在分析综合基础上的演绎回答法。我们通过对这种题型的大量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演绎的答题能力迅速提高。

3、高三阶段,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高三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集中训练阶段。我们确定了如下目标:能对各种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比明辨是非;能对政治课所有知识进行重新分解组合,综合成一个新整体去评价说明社会现象;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1)利用概念、原理的对照、比较,培养学生分类比较能力。

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很多,到高三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难点。要把这些知识点弄清,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有宏观上的对比、微观上的对比、纵向横向的对比、同类比、异类比,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宏观上的对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政治现象与经济现象等;微观上的对比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价格与价值、商品与货币、国家与民族等;纵向横向比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对比;同类比有税收的作用与财政的作用对比、股票与债券对比;异类比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与国家经济职能的对比、经济学上的“价值”与人生观上的“价值”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学生认清了这些知识之间的区别,也学会了比较的方法,提高了知识的分类比较能力。

(2)利用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培养学生系统化的能力

系统化是通过概括、掌握整体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联系形成一个有序整体,即理顺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系统化能力既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化能力,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组合分析,形成知识结构;二是尽量多地发现知识间的交接点,实现认知的深加工。

以辩证法的知识系统为例,培养学生的系统化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依据教材顺序和系统化过程的要求,可这样分析:

第一层,联系观、发展观提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人和规律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寻求联系,追求发展的基本方面;第二层,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和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关系、人和规律的关系,都属于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三层,对立统一思想在若干对范畴上展开和深化,并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思想的展开和深化。第四层,最后得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要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分析,更重要的是找到知识的交接点。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知识,而是一个整体。这不仅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系统化能力。

(3)开展时政性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纯粹的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知识是创新的起点,再向前跨出一两步或更多才会迈向创新。政治学科是与现实结合很紧密的学科,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下一步便是创设情景,利用现实生活鲜活的材料,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三复习时,根据当年的时事热点,如2004年把修改宪法、三农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费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弱势群体、三个代表、城镇化建设等,通过文字、图片、表格、柱状图、曲线图、漫画、地图等展现出来,配合巧妙的发问,让学生思考,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挖掘。提炼材料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这些现象,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最新的,又是社会上的“热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呈现出情绪饱满、精神愉快、充满自信、联想丰富的最佳状态,创新思维能力就会体现出来。同时,教师结合教学的需要,只给学生专题的名称,而专题资料的搜集、整理,知识的运用分析都必须由学生自身来完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全处于独立思维的状态,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

1、课前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每周两节政治课,我们有分工,其中有一次课前进行新闻分布与时事综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去搜集、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每次由1名学生负责发布,由同学和教师为其评议打分。我们制定的评分标准:理论复习的要求是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形式新颖、有特色、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创新;时事评述的要求是本周内5条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并就其中一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形式多样。实践中,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学生把一周新闻综述录下来一边播放一边分析、有的同学把一周新闻变成快板、有的同学为了向教材挑战,把教材通读了十遍,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提出问题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有的同学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凡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大力表扬、给予充分肯定。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新课讲授,尽量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

(1)创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培育思维土壤。

教师放下架子,改变“权威”的观念,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做到“三变”,即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问”。教师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用积极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本让学生看,问题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并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给予积极评价,及时对学生闪现的思维亮点给予褒奖,使学生得到成功思维的体验。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主动求知和实践参与,关注学习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建立这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思维培养有了良好的土壤。

(2)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思维灵感。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激发思维的起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学生感到好奇,引起遐想,勇于发问。这就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思维动机。我们在实践中得出:教师设置问题必须具有四性:一是问题的可辨性,是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有争议的空间,使问题能达到此也是彼也是的效果。二是问题的趣味性,“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趣味性强的问题往往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三是问题的直观性,通过具体直观的形象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教师利用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利用小品、实物演示来进行。四是问题的现实性,是指设置问题应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而不是设置一些抽象空泛的问题。中学生有一种求实心理,希望所谈问题能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一下子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并能结合身边的事例进行论证。这种问题讨论的过程,既是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中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的过程,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3)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思维能力,关键在于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一是做到符合学科特点,二是做到符合学生特点,三是做到符合教学的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兴趣;二是通过新颖的课堂导入引发兴趣;三是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兴趣;四是设疑、解疑激发兴趣;五是鼓励学生质疑、答疑激发兴趣;六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七是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八是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兴趣;九是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是应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3、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实践能力。

(1)举办小型辩论会。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则不如无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的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首先在学生中征集辩题,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最终确定辩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准备,辩论的整个过程从主持人到辩手到记时员到评委全部由学生担任,老师只负责组织、管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做最后的点评。我们的辩题有关于盗版问题、早恋问题、学生打工问题、成功与失败问题等,都是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理不辩不明,经过辩论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协作精神得到了加强。学生自由辩论,各抒已见,辩论内容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律予以肯定。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辩论法的采用为学生的自由思维和充分想象创造了条件。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2)开展研究性学习。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高一、高二学生中,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好评。并在宁波市政治学会年会上,上了一堂研究性学习汇报课,题目是《象山丹城超市发展启示录》。

(3)撰写小论文。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紧跟时代。照本宣科对政治学科而言那是自掘坟墓,因此必须加强时事政策的教育。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看报刊杂志,阅读新闻,如《中国青年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然后结合课本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并将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超市为何越办越兴旺》《气象经济大门悄然开启》《桔子红了》等。

(四)教法与学法并重

1、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1)课堂教学运用过程展示法。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学习过程。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提出问题后,先不作任何提示,让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进行探索、尝试,鼓励学生从多维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或方法,比课本上的结论或方法更适合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新知识的特点,运用最佳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一位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和辩证思维能力。

(2)课堂教学运用层次教学法。教师根据知识结构的繁简和理解程度的难易,把包含在理论知识内的复杂和隐蔽的内涵,层层剥离,进行多层面的展开,逐级推进和激发,既使教学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体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又达到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目的。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对概念和原理作多层次的理解。概念和原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理解和掌握时可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先一层一层地认识,理解每一层次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和综合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使其形成完整的易于掌握的知识,自然引起学生思维。其次对问题和情境多层次的创设。思维肤浅的学生,只能领会到问题中几个元素之间的浅层关系;思维深刻的学生则能深入问题内部,透过表层,掌握其内部元素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因此,我们在问题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作全面、深入的层次结构分析,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

(3)课堂教学运用集体研讨法。对于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的酝酿、讨论,自己探索结果,然后教师请学生汇报不同的探索结果,并说出每种结果的思考过程。教师虽然能很快判断出学生思维的正确与否,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但不急于表态,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持不同意见进行讨论,通过研讨,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哪几种方法的思考过程是正确的,哪些方法比较好。这样学生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集中,促进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发展。当学生在探索研讨过程中确有困难时,教师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策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分析、辨别,指导他们在“跌倒处自己站起来”。

(4)课堂教学运用设疑自解法。采用此法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在课上教师直接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涉及辩证思维的问题,但不分析解决此问题;第二步,学生课后自学教师指定的有关文章,自己到文章中去找观点,找方法,并用以分析解决课上所提出的问题,得出自己的见解;第三步,学生把心得写成小文章,并作适当的交流。这样做,既可避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又可把课内课外的学习沟通,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方法应该多种多样。适当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的效果。

2、善于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自学法。是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我们要解放学生的眼让她们去阅读,要解放学生的嘴让她们去讨论,要解放学生的脑让她们去思考。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教材的知识按照其内在体系罗列出来,列出提纲;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自学课本,而且教师和学生一道重新编制课本,使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适合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发现答案,使教材具有了崭新的意义;我们还要求学生在教师未上新课前,完全靠自学独立地完成相应的作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学生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冒出的大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得出自己的看法,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来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进一步燃烧、扩展,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

(2)系统法。即在学习和复习知识时,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不仅学不好知识,而且能力也得不到培养。系统法要求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头脑思路清晰,然后分析具体的内容,弄清部分知识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再从整体上去把握内容,这样学习思路不仅清晰,而且“丰满”,使学生思维具有逻辑性。

(3)追根法。学习最忌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之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4)联想法。在学习中我们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是孤立的对待知识,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把握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更容易,思维能力自然提高。

(五)训练与检测齐进

1、精心设计题目,在训练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1)出综合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善于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实际解决问题当中加以运用。一般而言,综合性愈强、知识跨度愈大的题,要求解题的思维层次愈高,对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愈熟练,思维训练的价值愈大,学生也愈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根据问题进行多层次的变化,以减少坡度,顺利地从未知向已知过渡。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更为深刻和敏锐的洞察力,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注重“一题多解”。倡导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多样性、灵活性,使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变换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激发学生多向、灵活、独特的思维。通过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启迪学生抓住关键,总结规律,培养收敛思维能力。

(3)设计开放性题目。开放性题目摆脱了书本知识的束缚和已有答案的限制,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天地,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实质上也迫使学生不得不放弃对书本的依赖,养成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习惯。通过开放性题目的训练,学生能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条思路、多种方案;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多个途径、多种方式,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采用转化、变换、组合、分解等不同的手法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也朝着严密、深刻、全面的方向发展。由于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注重题型转换。教师按照专题的内容,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间接问题转化为直接问题,如把选择题,转换成简答题或论述题,把论述题转换成选择题或简答题,通过认真比较、准确迁移,学生的类比思维得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

2充分利用命题指挥棒的作用,在检测中感受思维的成就

现代学生非常讲究实用,如果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教师化多大的劲都没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命题权,让学生体会思维的重要性,并从中感受到平时思维训练的成就,更加激发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命题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问答题,不能出现直问直答题,必须能考出学生的思维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