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六:“摄影英杰”陈复礼

 广东黄汉光 2015-08-14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六:

“摄影英杰”陈复礼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六:“摄影英杰”陈复礼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有四家大型感光厂,其中一家坐落在汕头市护堤路上,它叫公元。后来,公元与日本富士合作,与美国柯达合作,前段时间又与保定的乐凯合作,总之,汕头人与感光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父母都曾是感光人,所以我自然对摄影有一些了解,对于摄影艺术有粗浅的审美认识。

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人,他虽然不是职业摄影师,却一生钟爱摄影艺术,其造诣之深世界各国人民为之惊叹,他有200多件作品获得各项国际奖项,他是摄影界的“世界十杰”,他就是以风景摄影与中国画画意的完美结合而著称的 陈复礼先生。

 

[转载]“镜里丹青 异彩纷呈”一访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

(潮汕海内外潮人网,作者:童仁)

 

    1979年冬,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摄影艺术展览,先后在京、沪、穗等地举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使观众大开眼界。

早在50年代初,陈先生便在影圈中崭露头角,作品以精妙的构图、清新的意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从1955年起定居香港,这时正逢港地摄影风气大盛,他的创作热情也日见长进。

1982年春天,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个人摄影展览会的大厅里,一幅幅充满中国传统诗情画意的摄影佳作,深深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各地的观众。每天观众踊跃,赞叹不已,流连忘返。在一幅取名为《搏斗》的摄影作品前,人头攒动,其中一位华侨看了这幅作品后深为感触,热泪满面,喃喃自语地说:“是啊!出洋的华人就是这样象一叶孤舟在海里搏斗出来的。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胜利者必经之路……”《搏斗》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惊涛骇浪的茫茫大海中,一叶孤舟,被恶浪冲击着,前后起伏,上下颠簸,天空乌云翻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水手们同舟共济,力挽狂澜,挥桨搏斗,誓死向前奋进!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牵动着人们每一根神经,使人感到自己仿佛正在与孤舟中的水手共命运同呼吸。拍摄这幅作品的陈复礼先生对人生的搏击该有多么积极与坚强的信念,对艺术有多么崇高的追求……他的作品的展出到期后多次延期,前后达3个半月之久,创美国的摄影展出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陈复礼的作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印度、加拿大、新西兰、智利、芬兰、奥地利、葡萄牙、南斯拉夫、捷克、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得各种金像、银像、金牌、银牌、铜牌达200多枚。作品又先后在香港及国内20多个省、市展出。陈复礼从一个店员、商人,靠自身刻苦自学努力,经过40多年含辛茹苦的搏斗,成为世界上一位著名摄影大师,从1957年起连续5年被列入美国摄影学会年度统计世界各地国际影展入选成绩前10名,这真是了不起的事。他不是专业摄影家,而是以商为主,以摄影为副的业余摄影者,这更不容易。这正像他的作品《搏斗》一样,他艺术上成功的道路是搏斗出来的。他在摄影上独辟蹊径的创新,把风景摄影同中国画意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新的中国画意摄影的道路。正如刘海粟大师对他摄影艺术的评价那样:“复礼摄影,意在存真,不断探索,贵在创新。” )(打括号的部分为另一篇文章,周昭京写的《陈复礼传记--镜头寻遍天涯路,画意摄影成一家》中的一段,本文编者为了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陈先生的国际影响,故意把两篇文章合为一篇)

    带着他的艺术道路怎样走过来的,摄影家的甘苦滋味如何等问题,笔者访问了这位摄影艺术家。

    今年64岁的陈复礼先生,原籍广东潮安,这里是著名的侨乡。陈复礼还在10来岁时,便像很多父老一样,背井离乡过南洋。最初是当“后生”、店员,日求两餐、夜求一宿,也没有什么癖好,闷极无聊,只是学人摸摸麻将,但是经常手气不佳,落得个两袋空空。后来,他痛下决心,走出这麻将构成的“四方城”,一头扑入大自然的怀抱里去,拿起从旧物市场购得的相机,去学影相!

    他记得,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拍下了一幅饶有深意的作品:《海天空阔》,一群海鸥向一边飞去,而占画面重要位置的一只海鸥,却振翅向另一方向翱翔,显得卓尔不群,自有风骨。照片一经晒出,他便亲笔题上“此身甘与众愿违”七个字,明白地宣告了自己脱离庸碌无为的生活,走向从事严肃的艺术创作之途的决心!

    我们看过陈先生亲自编辑的、装帧精美的影集,当我们欣赏到他青年时期的某些作品时,我们好像触摸到他当时复杂的心境。由于生活道路的坎坷,环境变化的大起大落,使他的镜里作品情调时明时晦,有时过分地强调个人情绪的表现,有时又十分着重客观的写实;有时又借题发挥,借他人杯酒,以浇胸中块垒,有时又追求形式、趋向唯美主义……但总的说来,基本格调还是比较开朗的,使人看后,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教益,获得美的享受。

    许多行家都说陈复礼是“喜欢饮头啖汤”的摄影艺术家。意思是说,他不愿意在艺术上拾人牙慧,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随便举一个例吧:去年,他不顾高龄,谢绝了朋辈的好心规劝,又一次要去“饮头啖汤”一作为香港摄影家的第—人,远赴西藏拍摄艺术照片。在这里,他克服了空气稀薄、缺氧而致的呼吸困难;克服语言不通、交通困阻、水土不服等障碍,身心都沉浸在进行艰苦的艺术创作的欢悦之中。除了将许多风光、人物收入镜头外,为了拍摄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中的珍贵文物,他还不畏艰险,爬上高耸人云的屋脊上去,长时间地枯坐其上,等候最理想的衬景(如云彩等)进行拍摄……就这样,从清晨一直到晚上7时,才满载而归。他说:“珍贵的西藏文物,乃是国家之宝,一定要竭尽心机拍好。”

    徜徉在影展的回廊里,陈复礼那些具有独创风格的作品真是令人目不暇给—一拍荷花,他不像许多人拍过的那样,老是拍众多的莲荷并立,而只拍一枝清彩,掩映在邃密的荷叶之下,荷花似不突出,而愈见突出;表达反对不义之战的主题,他不拍常见的“尸横遍地”之类的景物,而摄取了一个特异的镜头:一只洁白的鸽子在铁丝网下站着,露出无邪的神态,使主题传达得异常深刻……

    从摄影技术这个角度来说,一张动人的照片,只是猎取于一瞬间,甚至只是百分之几秒的时间里,骤看起来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但此中却包含着作者多少心血啊!“黄山归来不看山”,为了窥探这座名山的神韵,他从18年前开始,便先后三次攀登黄山的高峰。为了一见庐山真面目,他从根本没有路的“路”上登上牯岭之巅1 1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黄山、井冈山、九华山、武夷山、天山、太行山、泰山……

    一位跟随过陈复礼先生走遍各地的同行曾经深有感触地说:“陈先生搞艺术,系有拼命精神的尸关于这一点,陈先生谈起了这样的一件事:1977年冬,海拔3000米的峨眉山已是冰封雪盖。山上的接待人员也早已撤下山来过冬。但陈老先生却有心“罗景”,偏偏在这个时候踏雪登山。当时,气温是零下10多度,遍地积雪,举步维艰,这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连雪也没下过的南方的人来说,这滋味确是“唔系讲玩”的。但好一个艺高人胆大的摄影家,只见他身背三部不同焦距的、重量不轻的摄影机,临行前还破例地痛饮了几杯酒,用以暖暖身子,然后冲寒冒雪,拾级登临,直上名山探胜。夜里,他下榻于一间四面透风的木屋里,晨光曦微时分,马上又起来抢拍峨嵋日出等难得一见的奇景……说到这里,陈先生呷了口热茶,愉快地说道:“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艺术上这样的虎穴,是值得去探索一番的;艺术,是不会自动跑入摄影家的镜箱的广告别了陈先生,这几句发人深省的“艺术要义”一直留在我的心底,久久不忘……。

 

陈复礼先生作品欣赏

 

不染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六:“摄影英杰”陈复礼

 

影子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六:“摄影英杰”陈复礼

 

搏斗

 

白墙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六:“摄影英杰”陈复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