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文内敛?兼容并蓄——桑建华的篆刻艺术

 文山书院 2015-08-14


桑建华


桑建华,一九六四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杭州自古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在其为人为艺方面,亦体现出温和醇厚的江南神致。他的篆刻艺术得西泠名宿余正先生亲炙,刀法点画之间以传承浙派风格为主,又在此基础上力求篆法有变,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浙派印人之一。余正先生曾有评价,云:“其性情温文内敛,才思聪慧敏捷,于学兼容并蓄,执事从容而不惑。”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评价桑建华“篆刻的刀法爽健、篆法精刻、气味清雅中,我们可以感受刻作者心静如渊。在日常纷杂的事务中,在时下不择手段的竞争中,建华能保持士人的品格与文人的优雅,呵护著方寸之中的淨土,难能可贵。”这两段评语,大体可以呈现出他的篆刻艺术风貌。

桑建华的篆刻艺术生涯,得从他高中毕业的那一年说起。一九八二年,他自高中毕业。此前,他并没有接触过书法篆刻,最多仅只是时常拿著石头刻刻而已。这一年,他开始在工厂上班,业馀时间读夜大,在工人文化宫上书法篆刻班。正是在书法篆刻班裡,他结识了余正先生。


那时候,余老师在夜大上书法篆刻班,每週上两次课教习书法和篆刻,主要以教导篆法变诀和一些基本的篆刻知识为主,然后要大家自己刻。后来,和余正老师熟悉了,他就常常跑到余老师上班的地方去请教篆刻。那个时候学刻印,都是靠老师口传心授,学生刻好了拿去给老师看,老师再帮著修改,学生就在旁边看老师是如何刻的。这样古老的教学方式,让他的篆刻进步得很快。当时,他在浙江一间电力仪表厂做仪表分时计度的校验工作。对于篆刻的喜好,让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生活坚持了十年。一九九二年,正值杭州市出台新政策,允许特殊人才从企业调到事业单位。那时候西泠印社正好需要篆刻人才,余正老师便推荐他调到西泠印社创作室担任创作员。隔年,他考入中国美院学习书法篆刻,在那裡得到了一大批名家的指导。两年裡,半天上班,半天去学校学习。之后,他就一直在孤山从事篆刻创作,并涉及印学史研究。在这期间,他的作品参加许多国内、国际的书法篆刻展览,陆续发表《集大成的丁丑劫馀印存》、《丁敬开启浙派研究中的一个问题》、《西泠印社历任老社长艺事辑略》、《西泠印社藏三老碑及拓片》、《流风馀韵被于来叶—民国时期浙江印人》诸文,也参与编撰《赵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风》、《中国书法经典导读》、《朱复戡印存》、《西泠印社百年大庆论文集》等著作。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浙江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桑建华的篆刻作品规矩但不呆板,入古却能出新,承浙派之机,博採众长,化为一己之能,印风温和,刀法细腻,融古色与今香为一体。在余正老师的指导下,他的一开始就从明清的流派印开始临摹,后亦师法古玺、汉印、元朱文等,后来最主要还是承接了浙派,包括西泠八家和后来的王福庵、韩登安等工稳印风。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治印宗汉法并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于用切刀传情达意,其篆刻艺术风格被称为“浙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桑建华对西泠八家的篆刻都有所临摹,由于当时的印谱字帖较少,他在临摹学习的时候,都是用拷贝纸空心勾摹,淮确描摹印稿。他最关注的,是浙派线条的处理,包括间距、分割都特别讲究。由于个性的缘故,他尽量做到平衡,然而较为偏爱工稳印风。他自觉本身性格不大适合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这种大开大合的空间配置。

桑建华想打破平衡,一方面想要工稳,一方面又要避免工艺化,因此不断探索左右偏移或者调整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当然,传统的规模不可缺,但也不能很刻意地脱离传统创新。各个朝代都有艺术家尝试探索,但最终留下来的作品,肯定在技术和精緻度上都有水准。任何一个流派的发展,都和当时整个社会的环境,以及该印风的风靡程度有一定关系。近年的展览中,流派印章很少,不容易看到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这种印风的篆刻,因为他们特徵明显,而且学习的难度大。今人学习的方式,时常过多添加一些工艺性的技巧在篆刻作品裡,明显偏离了流派印风的传统。桑建华的篆刻创作和王福庵、韩登安很接近,不同之处,在于他探求一种偏离浙派的不同要素。汉印裡有一些烂铜印,这种印面线条的破碎感是他很喜欢的,因为可以让印面显得不那麽纤细和完整,在创作中避开一些美术化的倾向。这是由于工稳的篆刻容易走向美术化,而一旦美术化了,那麽所谓的工稳印风就将成为角度定式。要破除这样的定式,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以打破现有的平衡。原本的汉印是很标准的,只是因著年代久远,它在水裡、土裡被腐蚀了,因此变得有斑有点或破损,这种自然破损所形成的破碎感和古意,正是他想要借鑑的。在电脑上画印稿、画分割线,确实能够做到准确和漂亮,但是这种极致精巧的追求,便成了一种美术化倾向,缺乏艺术创造性。铁线篆也一样,现在有些人在刻铁线篆线条时,绝对对称,像拿一个镜子一样,看了左半边就无需看右半边了。我们在写篆书的时候,中轴对称不是用尺量的,而是凭心手眼的感觉写出来,因此绝对不可能一丝一毫不差,而就是那一点点相差,重心不一样,才会产生美感。艺术创造性和人的性格的确有关系。有些人比较开放,或者性格较活泼,就不容易做到工稳,但相较上却适合做一些开放型或者有创意的东西;有些人能够静下来就能做得比较精緻。艺术和自己的性情要一致。桑建华不想在这个年纪就把一个风格固定下来,因此有很多探索性的思路。因此,除了借鑑一些破碎感,他还借鑑过鸟虫篆,把印边去掉。至于他对无边印的尝试,是他目前做得比较好的一种探索。由于鸟虫篆本身就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只是装饰的艺术一旦精緻,就容易图案化,因此鸟虫篆很难把一些工艺的因素摒弃于线条变化中。工艺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距离,是一步,又是千里,在印风呈现上,桑建华认为,更多地注重雅俗共赏是其篆刻艺术的归属。以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为例,画家画了这样一个老农民,专家们看笔法、看技巧、看光影,但是一般寻常人就要看这个人画得像不像。桑建华希望他的篆刻艺术也是这样,不只让大家能够喜欢,收藏印仍旧是精致的,好比以往皇帝用的一些藏印,也是以美为标淮的,不是以大开大合来追求艺术效果。他所作的《虎生珍藏金石书画印》、《浦阳融庐鑑藏金石书画记》、《法雨所见书画铭心神品》、《西霞画舫珍藏金石书画记》、《澄希堂李氏文龙珍藏书画》等鑑藏印,均属在工稳精致中,又力求变化的满白或全朱印风,完全地去装饰化、去程式化。

论及浙派印章的特徵,桑建华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线条的处理方式,而用刀则是最后体现的方式。对于冲刀、切刀以及刀路的长短,虽然会有一些小技巧,但其实还是手随心意,无需过度追求。正如书法用笔一样,呈现在人眼前的是书法作品优秀与否,而不是刻意去强调使用的是大笔小笔,抑或中锋侧锋。浙派有切刀,但并不是很明显。余正老师授课时曾说,石头握在手中时,从右面向左边冲刀是最舒服的,走别的方向手势和力度都不够,所以桑建华也都是这样横著切刀去冲。但是,刀路长短则需根据石头,以及自己对于篆刻的熟悉程度来把握。桑建华不喜欢用很複杂的说法来解释简单的技巧。大部分印人在治印过程中,都会对印稿进行修改,以达到最终的艺术效果,在这过程当中所涉及、使用的各种刀法和刀路,都得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而不需要刻意沿袭特定的用刀方法。桑建华篆刻作品的边款,就是从小楷中来的,很多字都是单刀,并尽可能把刀竖直了去刻。


桑建华与余正老师(左)

桑建华虽以印人名世,但也不忘印从书出,既习浙宗,书法亦法乳后浙派名家。他喜欢没骨花鸟画,书法主要是隶书和篆书为主。他在美院学习的时候,写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行草书,后因个性原因,改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临习和训练隶书上,写过《乙瑛碑》、《曹全碑》等碑帖。对于王福庵工稳篆书的学习,他自谦做不到这样的平稳,而且时常会在笔画中出现花俏的动作来,这种有意无意中的不自主,想要摆脱不容易。


从浙派的延续来说,民初以来,很大一批人对浙派的推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沙孟海,他是从浙派延续过来,但风格面貌很强烈。在早期时,他是篆刻家名世,他的那本《沙孟海印谱》中,印风很多,是在为浙派篆刻做传承。除此之外,方介堪、韩登安、吴朴堂、顿立夫、叶潞渊等,他们都是延续了浙派。



桑建华身为当今浙派经典印风的践行者,以浙派为旨归,在尽得浙派风范的同时,努力自出机抒,将浙派技法与古玺、汉封泥等古意相结合,印风淳古清雅,俨为时下浙派篆刻之翘楚。


书法作品


图文:王叔重、陈含素

制作:戴梦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