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都钟鼓

 wps0321 2015-08-14
商都钟鼓

玩笑与搞笑

高玉成

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人喜欢开玩笑。会开玩笑的人机智幽默,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把人逗乐,大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之趣,不管是对于消除疲劳,还是缓解压力,或是打破僵局,都有奇效。所以,大家都喜欢和会开玩笑的人在一起,和会开玩笑的人在一起总能使人感觉轻松愉快。

玩笑放到舞台或者电视娱乐节目中,被称为搞笑,相声小品演员就是这搞笑中的笑星。于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侯宝林、马三立类型的演员,他们不动声色,风趣内敛,自己不笑却把别人逗得不亦乐乎,笑完之后还耐人回味,再看不厌。而另有一些节目,内容本身没什么笑点,也没什么内涵,全靠演员极尽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取悦观众,手舞足蹈,半疯不颠,好像你不笑他就要跑你胳肢窝下挠痒痒似的,让人觉得未免太牵强、太功利了。

但这还不是最极端的。最极端的是那些张口粗鄙,不是“自黑”,就是“黑人”,亲娘老子也拿来当笑料,甚至没了底线的演员。最近的例子是,某笑星搞笑花木兰,“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一个传扬千年的巾帼英雄,被颠覆成一个好吃懒做、贪生怕死的恶俗女人,搞得丑态百出,令人倒胃口。显然,这样的表演已经不是搞笑,而是恶搞、恶俗。那位笑星过后也觉得“辜负大家”,公开道歉了。

玩笑要有玩笑的分寸,搞笑也要有搞笑的底线。玩笑开得不当,反倒惹人生气;搞笑没有底线,只能自取其辱。前些时,某央视主持人吃饱喝足哼小曲儿,轻侮自己的领袖和前辈英烈,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如今这位笑星恶搞花木兰,恐怕也很难再受人追捧。不要以为只要把人搞笑就可以不计其余,搞笑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可笑,有些还可能是可悲、可叹,甚至可恶;也不要以为把人搞笑的都是精彩表演,有时真正可笑的,倒是那些急功近利、头脑发热、不识时务的笑星本身!

但也有人反对这位笑星道歉,甚至认为《木兰辞》是“高大全”,让笑星道歉是“上纲上线”,是拿“道德大棒”和“舆论绳索”打压人。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有“乱扣帽子”之嫌,难道只准有人颠覆英雄形象,就不准别人提出异议?只准你讲“多元化”,就不准别人讲核心价值观?只准你“言论自由”,就不准别人反对你的“言论”?别闹了,现在的社会很需要凝聚正能量、凝聚共识,你什么意思你懂的!何况当事人已经道歉,你还愤愤不平,是不是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了?

最后还想说一句,搞笑也好,“言论自由”也罢,在任何国家都不是没有底线的。电视节目因说过头话而公开道歉的,国外也非个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查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