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点阳光就能发电用不完的卖了赚钱

 埂溪书楼 2015-08-15

给点阳光就能发电用不完的卖了赚钱

家里建发电站, 30平方米太阳能模块年发电收益1948元;稳赚不赔的好事因四“不”而叫好不叫座,两种办法可用于推广


在农博会上,一架可以喷农药的无人机进行展示 新文化记者 郭亮 摄






家用光伏发电模型 新文化记者 史磊 摄






    

A04版

  农博会上永远不缺亮点。在新能源展区,能给手机充电的背包、自给自足还能赚钱的私人“发电站”……一个个新能源产品让来参观的人们惊奇不已。

新鲜

能给手机充电的背包

  一个黑色书包放在展台上,从外观上看没什么出奇之处。“这是一款可以为手机、充电宝、iPad等小型电器充电的户外运动包。”工作人员说,背包的外侧实际上是一层太阳能薄膜,面积有15厘米见方,在阳光底下,可以为小型的电器进行充电,“在背包上有个USB插口,只要能插入这个插口的小型电器,都可以为其提供能源。”工作人员说,不过,这款书包在市面上售价也不菲,要1488元。

双赢

家里建发电站 余电能卖钱

  在这个展台上,有个模型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一个农村大院,类似别墅的房顶上,多了一些太阳能模块。“这就是为有条件的用户设置的太阳能薄膜发电,安装一些太阳能模块,除了自家正常用电外,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不仅用电不花钱,还能赚钱。”工作人员说,比如在一个房顶,安置一块30平方米的太阳能模块,一年即可发电2279千瓦时,每年发电收益1948元,按照25年来计算,即可收益48700元。

  “安装30平方米的太阳能模块,也就两万多块钱,加上其他成本,一般家庭也能接受,最适合在农村以及城市里有阳光照射空间的单位、企事业使用。”工作人员说,实际上在长春以及我省汪清县农村已经有使用先例。

好处

私人建光伏电站稳赚不赔

  实际上,在2014年11月,松原市莲花泡农场村民郝国财率先安装了一组光伏组件,他成为省内首个建起私人屋顶光伏电站的农户,所发电量除自用外,余电按每度约0.8元的价格向国家电网出售。郝国财说,有了光伏屋顶电站,家里每年可以省下上千块钱的电费,卖电也能增加些收入。

  “太阳能取之不尽,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以前因光伏发电的成本很高,都是欧盟、美国等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光伏电力。”现场的技术人员陈力说,近3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近一半,而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鼓励国内应用光伏发电的政策越来越完善,私人建光伏电站已稳赚不赔。

尴尬

咨询的人多 订购的少

  在现场,前来咨询太阳能发电的人很多,但一听到投入的成本,往往没了下文。“这东西是好东西,放在农村的房子上也不错,可就是有些贵,担心收不回成本。”来自公主岭农村的张先生表示,起初听到工作人员讲解,他确实有些动心了,但很快又有所担心,“如果我家那边有人先使用了,我们就都知道效果咋样了,要是让我第一个实验,我真得考虑考虑。”

分析

四“不”影响节能产品推广

  “节能产品接受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不知、不肯、不能、不会。”省社科院研究员,节约网创始人李晓群表示。

  不知,是指在寻找节能产品时,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尽管社会上有许多节能产品和技术,但接受者却找不知到哪里去找,如何找,这是不知而不为。

  不肯,是指知道有先进节能产品、技术,但没有需求动机,明知而不为,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往往是由管理体制、政策和法令等方面原因造成的。

  不能,是指由于接受者的经济、技术条件所限,心有余力不足,例如买不起新产品。

  不会,就很好理解了,因为不会而望而却步,想为也不能为了。

办法

新能源产品推广有两策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需要人们有个熟知的过程。”李晓群说,对于节能产品的推广,办法有两个:一要依靠科技进步,生产和提供物美价廉新能源产品,解决买不起的问题;二要靠管理进步,即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观念和认识,还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很多种节能产品初期对企业和用户都有优惠政策。

■扫码

关注“农博+”得农博会门票

  关注“农博+”专栏报道,按照下面的规则来做,就有可能得到农博会的门票:

  扫码,关注《新文化报》公共新闻部公众号“人民广场”;今天“农博+”报道的是新能源展区的内容,你逛到这个展区,拿起手机拍一张与新能源展区合影的照片,发给“人民广场”,只要你的照片够创意、够美,农博会的1张门票就属于您了。发照片时,一定要把你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写清楚。

   新文化记者 刘中全 实习生 王心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