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券研究院| 证监会给A股吃定心丸券商点赞救市资金处理方式

 北书房2014 2015-08-15


证券研究院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张忆东


8月14日证监会公告: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证金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汇金公司转让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长期持有。对此,我们认为,对此次证监会公告中提出的救市资金处理方式应该给予高度赞赏,短期稳定市场预期,长期为建立资本市场长效机制筹谋。


证监会公告明确,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在本轮救市中,证金公司“输血”万亿资金,媒体公开信息显示这些救市资金多数是来源于同业拆借等有明确期限的渠道,股灾之后的投资者情绪本来就犹如惊弓之鸟,对于这些几乎超过自由流通市值5%的筹码何时退出的揣测就如同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我们一直呼吁,证金公司救市资金需要在很长时间内分批有序处理,不能有明确的退出时间表。国家经验显示,没有哪个国家的救市资金在短时期内迅速退出,往往都需要4-7年,等市场重归繁荣之后再逐步退出。


具体来看,证金公司将救市资金“化整为零”。一部分股票转让给汇金,由于汇金本质上是“长期投资者”,比如汇金持有银行股的股权等都是长期持有,而汇金公司也公告了“将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努力实现受让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证金公司将股权通过有序、健康地转让给汇金,而非在二级市场减持,将股权化整为零。


不止是被动救市,成功引入以汇金公司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救市资金退出成为了资本市场长效机制建设的一部分。有了长期资金承接救市的股票这个方向的话,类似的措施可能还会拓展,如社保、养老金都有可能将此作为可参照的方案,从而也实现了投资者结构的改善,引入并扩大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占比。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更完善的有助于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和定价效率提升的方案。参考其他国家救市基金的退出经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平稳地处理救市资金的退出问题。比如:1)引入更多的长期投资者;2)重要指数的成分股如沪深300,可以用于构建指数ETF,仿照香港盈富基金的模式进行发售,分批收回资金;3)融资融券标的由证金公司长期持有,作为融券业务的券源;4)鼓励上市公司回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