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造自己的房子”话题作文升格

 江山携手 2015-08-15
“建造自己的房子”话题作文升格
(山东)冠县一中 潘洪刚 


【写作话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老板舍不得他走,就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目瞪口呆。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请以“建造自己的房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套作、宿构或抄袭。

【学生原作】
            做自己的建筑师
              徐春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为我们留下的铮铮誓言。面对国家的危亡,他挺身而出,出巡北营却不幸被拘,面对高官厚禄他不为所动,面对百般折磨他不为所惧,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贞不屈,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忠诚的人生大厦……(叙写文天祥为自己建造人生之房的事例,语言优美流畅,不错。美中不足的是事例太单薄!)
  是啊!人生犹如摩天大厦,又如亭台楼阁,有的金碧辉煌,有的馨香雅致,有的简洁质朴……人生之房各不相同,但都需要自己建造。(巧妙归结,提出观点。)
  房子是由一砖一瓦建造的,人生亦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有人说过,你不能培养优秀,因为那是一种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改变人生。做自己的建筑师,应该抓住细节,把握瞬间,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创造平凡中的伟大。(从“抓住细节”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建造自己的房子”。)
  建筑自己的房子需要脚踏实地。少年时学习就像打地基,是为将来的生活做铺垫的,而事故往往是由成千上万个小漏洞累积而成的。做自己的建筑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地铺好每一块砖,垫好每一片瓦,不偷工减料。当你的房子稳稳地屹立的时候,你会发现,坚强的人生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从“脚踏实地”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建造自己的房子”。)
  居里夫人和丈夫醉心于镭的研究。他们夜以继日,坚持不懈,不知经过了多少天的努力,才最终从两吨原料中提炼出一克纯镭。也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勤奋,居里夫人才得以发现镭而史册留名。有人说过,除了阳光和雨露是上天赐予的,其他的都需用劳动来获得。勤奋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都很勤奋。就算失败,勤奋后的失败也是问心无愧的失败,也是伟大的。巍峨高峻、雄健挺拔的人生之房同样离不开勤奋的汗水的浇灌。(从“勤奋”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建造自己的房子”。)
  “预言未来的最佳方法就是去创造它。”每个人都有他的最佳才能区,试着在每一个公理、定理上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房子在众多的房子中脱颖而出,幸运当然会降临你的住所。(从“创新”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建造自己的房子”,美中不足的是,此段论述的层次不够清晰。)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困难,不畏惧,去征服它,让它为你的房子增添新砖新瓦,而不是让困难毁了你已建筑好的房子;面对荣耀,不自满,进而谦虚进取,让它为你的房子涂抹更亮的色彩,而不是让房子在成功中轰然垮塌,而这,则需要我们有一个乐观、积极而又谦虚的心态。心态定位人生。建造人生之房,离不开心态的左右。(从“心态”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建造自己的房子”。)
  做自己的建筑师,以勤奋为砖,创造为瓦,和上乐观、积极而又谦虚的泥,踏踏实实地建筑自己的人生之房,我们才不会像老木匠那样后悔,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最后巧妙归结,呼应标题、开头,再点观点,不错!)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内容17分+表达15分)+发展等级12分=44分

【作者自评】
  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紧扣话题,围绕“做自己的建筑师”从多方面来展开论述,观点鲜明、首尾呼应、论述角度全面,应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同学点评1】
  对徐春燕同学的说法,我基本赞同。我觉得她的这篇文章,由文天祥的事例入手来提出观点;接着,围绕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结尾也归结巧妙,显示出论述结构的严谨来,应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但细加思考,觉得文章还有可待“琢磨”的地方。如举文天祥、居里夫人的事例之外,可再举几个,以便加强论述,事例也不用这么详细。
【同学点评2】
  我觉得该同学的文章,在论述层次上不够清楚。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如何“建造自己的房子”,虽然有了不同的角度,但在表达上却不够清楚。如果能把每段的分论点明确出来,并放在段首或段尾,以便形成整齐的论述结构,会大大增加文章思路的明晰性。
【师生对评】
  师:徐春燕同学,你的这篇文章能紧扣话题来写,且围绕观点展开多方面论述,语言也富有文采,结构亦谨严,总体说还算一篇不错的文章。但仍有可以提高之处。
  生:老师,您能具体说一说吗?
  师:一是对于文天祥、居里夫人的事例,你可再简洁些。同时,增加一些事例,以三个为好,形成铺陈排比之势,这样就可增强文章论述的力度,也可彰显文采。
生:再者呢?
  师:第二方面就是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在围绕“建造自己的房子”来论述时,可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明确提出分论点,让这几个论述段落形成“分列”式的排比论述结构。这样,既可使论述思路清楚,又可使论述力度增强,从而加大论述的深刻性。
  生:谢谢老师的指导。我再修改一下吧!
【升格作文】
            做自己的建筑师
              徐春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忧国忧民建筑了自己博爱的房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铮铮铁骨建筑了自己自尊的房子;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坚贞不屈建筑了自己“人民的战士”的房子;
  ……
  (排比式运用三个事例,形成整齐匀称、富有气势的格式,既丰富了内容,又颇有气势。)
  人生犹如摩天大厦,又如亭台楼阁,有的金碧辉煌,有的馨香雅致,有的简洁质朴,人生之房各不相同,但都需要自己建筑。
  建筑自己的房子需抓住细节。房子是由一砖一瓦建造的,人生亦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有人说过,你不能培养优秀,因为那是一种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改变人生。做自己的建筑师,应该抓住细节,把握瞬间,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创造平凡中的伟大。
  建筑自己的房子需要脚踏实地。少年时学习就像打地基,是为将来的生活做铺垫的,而事故往往是由成千上万个小漏洞累积而成的。做自己的建筑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地铺好每一块砖,垫好每一片瓦,不偷工减料。当你的房子稳稳地屹立的时候,你会发现,实实在在的人生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建筑自己的房子需要勤奋。曹雪芹让《红楼梦》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而留名青史,靠的是他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陈景润造就我国近代数学的辉煌,靠的是他青年时的两麻袋稿纸和忘我的多年苦钻;居里夫人和丈夫从两吨原料中提炼出一克纯镭,靠的是他们的汗水和不懈……有人说过,除了阳光和雨露是上天赐予的,其他的都需用劳动来获得。勤奋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都很勤奋。就算失败,勤奋后的失败也是问心无愧的失败,也是伟大的。巍峨高峻、雄健挺拔的人生之房同样离不开勤奋的汗水的浇灌。(此段排比式运用事例,亦起到了结构整齐、富有文采的效果,也使论述变得雄辩有力。)
  建筑自己的房子需要创新。“预言未来的最佳方法就是去创造它。”每个人都有他的最佳才能区,试着在每一个公理、定理上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房子在众多的房子中脱颖而出,幸运当然会降临你的住所。
  建筑自己的房子需要正确的心态。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困难,不畏惧,去征服它,让它为你的房子增添新砖新瓦,而不是让困难毁了你已建筑好的房子;面对荣耀,不自得,进而谦虚进取,让它为你的房子涂抹更亮色彩,而不是让房子在成功中轰然垮塌……而这,则需要我们有一个乐观、积极而又谦虚的心态。心态定位人生,建造人生之房,同样离不开心态的左右。
  (上面几个段落,均把分论点摆在段首,几个段落形成了排比式的“分列”格式,彰显出思路的明晰、论述的整齐。)
  做自己的建筑师,以勤奋为砖,创造为瓦,和上乐观、积极而又谦虚的泥,踏踏实实地建筑自己的人生之房,我们才不会像老木匠那样后悔,也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18分=54分

【升格感悟】
  文章稍加修改,便在内容、表达与发展等级上均有所提升,从而变成一篇内容充实、层次清楚严谨、论述深刻的佳作。由此可见,讲究内容上的整齐匀称与句子、段落等的排列,既可丰富内容、加强语势,又可增添文采,从而使论述显得深刻有力。
【升格总结】
  比较二稿与一稿,二稿对事例进行了简化,同时又新添了事例,使事例形成了整齐匀称的排比结构;同时,又把各论述段落的分论点进行明确,并放在各段的开头。
  经过修改,文章就变成了一篇内容充实、富有文采、思路清晰、论述深刻的佳作。
  其实,“分列”技法是写作中一种很实用的技法。所谓“分列”,即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几个段落由几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并列成分构成,分层次或分行排列。采用分列的形式可以使文意层层波及、井然有序地推进。分列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整齐畅达,颇有节奏感和气势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就议论文的“分列”而言,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形式的整齐。“分列”出的句子、段落间要形式相似,形成匀称有致的结构才行。
  2.用于“分列”的句、段不少于3个,一般不超过5个。少于3句或3段,则不能形成铺张排比之势;多于5句或5段,则显得繁琐冗长。
  3.“分列”的各句、段在内容上要各有角度或侧重。如二稿开头的事例就是“从古至今”摆列,中间的几个事例则是“古今中外”摆列,而几个小论述段落则各围绕一个“小观点”来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