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均瑶”们为何前赴后继-今日头条

 昵称23101190 2015-08-16

自王均瑶去世后,不时地看到“又一个王均瑶走了”的报道。著名画家、企业家、导演陈逸飞于2005年4月10日上午8点44分在上海突然病逝,年仅59岁;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于2005年9月18日去世,年仅38岁;拥有数十亿元身价的民企山东德州晶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苗建中,2005年12月1日上午,猝死家中,年仅53岁;拥有5亿资产年仅37岁,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2006年1月21日18点10分,在上海浦东仁济医院逝世;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2007年4月,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200 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榆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天津联合钢铁集团董事长张祥青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8月9日去世,享年47岁;南阳通宇集团董事长王庆来43岁身价43个亿,2014年8月13日,因为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死亡;2014年7月15日御泥坊吴立君因突发脑疾逝世,年仅36岁!他是中国电子商务高级专家,湖南三创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湖南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吴立君预料到电商的繁荣,却没有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以上这些都是名人,大家大多知道,而许多普通企业家,英年早逝的则数不胜数。那么这些企业家们为什么会前赴后继呢?

笔者认为是下面的一些原因造成的。

企业家们搭上了一辆高速奔驰的列车,怎么也下不来。“最累”是王均瑶们的宿命。王均瑶16岁辍学到38岁去世,22年间他不断奔波,不仅操心集团事务,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谓“能者多劳”。有人曾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这种责任,说到具体,也就是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王均瑶如此,前赴后继的“王均瑶”们同样如此。企业家中间流行着一个顺口溜“吃得好,营养少;喝酒多,吃饭少;陪笑多,欢乐少;住店多,回家少;人前风光看似潇洒,其实内心孤独无人知晓。”这种不分白天黑夜,不顾饮食健康,以及长期奔波劳累的生活,怎能不得病?也有的企业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改变现状。可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阻力太大,事与愿违,不得不继续维持现状。

企业家们的智商、财商、情商高不容置疑,然而他们的“健商”却普遍低下。中国流行“前半生用生命挣钱,后半生用钱换命”,可真正等到事业有成、家财万贯时,身体已严重透支,一切都为时已晚,命已经不能用钱能换回来了。王均瑶英年早逝,我们痛惜不已。可我们在痛惜的时候,更应反思自己,是不是还抱着“用命换钱”的观念,糟蹋自己的身体,争取 所谓的“明天”。王均瑶的过劳死,绝非个例,而是普遍性的现象,有多少人还在步其后尘!其实明知道金钱名利之类,对人生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却一直滚滚于名利场而不能够自拔。“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这是王均瑶临终时的感悟。当下许多的企业家,还没有应有的认识。往往事情还未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难有如此的感悟。可当具有这种感悟时,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企业家们身边不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唯独缺乏呵护他们身体健康的专业人员。在国外,企业家身边绝对少不了两种人:一是律师,二是私人医生。在我国再大再富有的企业家,也鲜有私人医生专门为其服务。国外的私人医生在我们国家称为家庭医生或是健康管理师,他们主要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维护他们的健康,尽可能让他们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能够看对病、用对药、少花钱。这就是“治未病”。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家们缺乏预防保健的意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关注不够或者是认识不清,平时不定期体检,身体出现问题不及时处理,非到支持不了时才去就医,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十分严重,甚至是病于膏肓无可救药。

直至今天,还在不断报出悲剧性的类似事件。该到此为止了,我们不能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前人的悲剧,应该多点“健康智商”,少一些功名利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现在,从此刻起,我们要关注身体健康,健康地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