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堂号简介大全(五)

 爱雅阁 2015-08-16
百家姓堂号简介大全(五)
     石姓-

  堂号:三典堂 郡望:-

  堂联:万石世泽 八公家声-

  《路史》记载:“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腊大义灭去叛乱的皇亲和自己的儿子厚,迎立卫宣公为晋之国君,被誉为忠烈之臣。卫宣公为嘉奖石腊,赐其祖父的字为姓,即石氏。”-

  春秋之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武威、渤海、上党等郡望,涌现了无数的历史名人。西汉时有石商望出武威人(今甘肃武威县)有石奋望出渤海,(河北沧县境内)。及四子俱官至三公,全家年俸超过万石,景帝号为“万石君”。-

  十六国时有上堂武乡族人石勒于公元391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历六位君主。五代时有沙陀部人石敬瑭于公元936年勾结契丹人灭后唐,建都汴京,国号晋,史称后晋,历二帝,这是历史上石氏的八位皇帝。集武威、上堂、渤海三处望族,氏人以“三典”为堂号,以“万石世泽、八公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石姓排第63位大姓。-

    崔姓-

  堂号:三戟堂 郡望:清河搏陵-

  堂联:五原世泽 四皓家声-

  崔氏出自西周齐国,齐国开国君主姜太公其子丁伋是二代君主,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该继承君位,但他却让给了弟弟叔乙,而自己住到崔地(山东章丘西北),后代以邑为氏,即崔氏。-

  季子的后代一直是齐国的卿大夫,自汉至宋官宦不绝。季子的第15世孙崔如意为秦大夫,其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今河北),次子崔仲牟为博陵太守,居博陵,所以《广韵》说:“崔氏出清河、博陵二望”。-

  崔氏在发展中人才辈出,商代有四皓之一的崔广,隐居夏里修道,故称夏黄公,西汉初四皓出游,消除了汉高祖改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的意图。东汉时有政治家崔寔,曾任五原太守,为官清廉,官至尚书。唐代有崔琳任开元中书令,崔珪任太子詹事,崔瑶任光禄大夫都是以戟护侍,当时人称“三戟崔家”,氏人因此以“三戟”为崔氏堂号,并以历史名人撰堂联“五原世泽、四皓家声”。-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崔姓排第74位大姓。-

    龚姓-

  堂号:渤海堂 郡望:武陵郡-

  堂联:荆楚世泽 渤海家声。炎帝启姓望出武陵-

龚姓来源较多说法不一,《姓氏探源》说:“黄帝时有共工氏为治水之官,他的儿子句龙承其父业把共龙合成龚字为姓。”《六桂堂丛刑》载:“宋代初年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六子俱中进士,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六命名,有六桂联芳之誉,其五子翁处兼为龚姓,也称龚姓六桂堂。”-

  龚氏早期主要在河北、河南、辽宁、山东、江苏、甘肃、山西发展,并在武陵形成强宗大族,史称龚姓武陵望。-

  龚姓在发展中名人荟萃,史不绝书。西汉未年彭城(徐州)人龚胜曾三举孝廉与武源(邳县)龚全均以名节著称,时称“楚两龚”。西汉时龚姓人最著名的是龚遂(?-公元前62年),宣帝时渤海附近各郡饥荒,农民纷起反抗,他任渤海太守,开仓借粮,奖励农桑,抚恤百姓,狱讼减少,农民归田,德政无限,被称为封建御吏的典范。-

  为纪念龚遂氏人以“渤海为堂号,以“炎帝启姓望出武陵”为堂联,也有用“荆楚世泽、渤海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龚姓排第99位大姓。-

    程姓-

  堂号:培善堂郡望:广平郡-

  堂联:怀仁世泽彝德家声-

  上古帝喾任命颛顼皇帝的曾孙重黎为管理火种的官,名火正,也称祝融,此后世袭其职至商朝封重黎的裔孙于程(河南洛阳一带)为伯舜,称程侯,周朝程侯(休父)入朝任大司马,宣王又把陕西咸阳市东一带封给休父,也称程地,休父的子孙以程为氏。-

  春秋时期,程氏主要在山西、河南、陕西发展,秦代以后始向江南播迁,并在广平(河北)形成望族,称程姓广平望。-

  北宋时程氏出了位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就是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程颢,学者称明道,在洛阳讲学10余年,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他依据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莫动”为四箴自警,一言一行以圣人为师,教学30余年,以《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而达六经,主张去人欲,存天理,自南宋始,二程受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诸多褒奖。为纪念二程,氏人以“培善”为堂号,以“怀仁世泽、彝德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程姓排第37位大姓。-

    陆姓-

  堂号:河南堂郡望:河南郡-

  堂联:云间世泽洛邑家声-

  黄帝的后代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正祝融(管理火种的官)有个儿子名终被封于陆乡(山东平原县一带),因此叫陆终,其后代以陆为姓。-

  战国时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子田通于陆乡,其子孙亦以封邑为姓。-

春秋时有陆恽国(少数民族部落),地在今河南,其部落族人以陆为姓,并发展成望族,史称陆姓河南望,是陆氏中人口最多的一支。氏人多以“河南”为堂号。-

  西汉时,田通的5世孙陆烈任吴县(江苏)令,迁豫章(江西南昌)都尉,任卒,吴人思之,迎葬于吴,子孙遂入吴郡,发展成望族,史称陆氏吴郡望。-

  三国时陆烈后裔陆逊,为孙策婿,官至丞相,其子孙陆抗为三国名将,陆抗有二子陆机、陆云,均为西晋文学家,太康末年,兄弟二人同到洛阳为官,文才倾动一时,诗重藻绘排偶,以华美深密见称,其《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时称二陆,也称二龙,为纪念陆机、陆云,氏人以“云间世泽、洛邑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陆姓排70位大姓。-

  段姓-

  堂号:忠烈堂郡望:武威郡-

  堂联:汧阳世泽丹笏家声-

  古代思想家老子(李聃)的儿子李宗,春秋时任魏国将领,被分封于段干,其后代以封邑为氏,即段氏。东汉以后少数民族中出现了两支段氏,一是云南段思平之后,二是鲜卑族段匹磾之后。-

  段氏早期在河南发展,由于官职的调迁,自秦代开始向外播迁,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郡尉,其玄孙段贞任武威(甘肃)太守,子孙留居当地,世代大官,发展成望族,史称段氏武威望。-

  到了唐代,段氏中出了位很受氏人爱戴和敬佩的人段秀实,字成公(719—783年),陕西汧阳人,祖先居武威,因官而迁汧阳(千阳),官至大司农。德宗年间朱泚反叛认为唯秀实能孚众望,胁迫到军中议事,他乘机以笏猛击朱泚,中其颡。遂秀实被害,留取丹心一片使后人称颂,后追赠太尉,谥忠烈,为纪念秀实,氏人以“忠烈”为堂号,以“汧阳世泽、丹笏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段姓排第87位大姓。-

    侯姓-

  堂号:上谷堂郡望:上谷郡-

  堂联:诗书门第骑射家声-

  侯姓是多源之姓。《汉上谷长史侯相碑》说:“侯氏出自仓颉之后。”《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名仓颉,是汉字的创造者。相传是河南人,姓侯冈氏。他的后代住在冯翊衙县(陕西的向水县东北彭衙村)简称侯氏。”-

  侯姓早期在河南、山西、陕西发展,汉代侯姓人在河北上谷发展成强宗大族,称侯氏上谷望,氏人以此地望为堂号。《中华百家大姓源流》说:“这一郡望堂号直到今天依然在侯姓中最为著名。”-

候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121人。南朝时曲江人侯安都,字成师,任南豫章刺史,工诗善书,长于骑射,为当时豪雄之士,后随陈霸先镇京口,定计袭击王僧辩,败徐嗣徽、王琳,为建立陈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纪念侯安都,氏人以“诗书世泽、骑射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候姓排第82位大姓。-

    符姓-

  堂号:绳武堂郡望:瑯琊郡-

  堂联:乐施世泽骑射家声-

  春秋时期,鲁国被秦国吞并后,鲁倾公(鲁国君主)之孙名雅,入秦为秦九卿尚宝司符尔令官,因工作认真,皇上赐雅为符姓,封为符氏始祖。-

  符氏早期在山东发展,并在瑯琊发展成望族。宋代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出生武将世家,十三岁能骑射,二十五岁当吉州刺史,官至天雄军节度使,入宋加封太师,封魏王。柴世宗后,宋太宗后皆其女也。为人有谋善战,谦恭下士,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士卒,所以,每有战事,上下团结,将士用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氏人为纪念他,以“绳武”为堂号作为一种门风规范,以“乐施世泽、骑射家声”为堂联。-

  符氏字派为:-

  天进汉伯继志希可子夫-

  思甫时君有日宗芝庆永-

  学仁诚登立修德家必昌-

  钟汝树炳培铭济模焜均-

  锡治植焕坤锦清朴灼增-

  刘姓-

  堂号:传经堂郡望:彭城郡-

  堂联:彭城世泽黎阁家声-

  尧在当天子前,先封于唐,后封于陶,史称陶唐氏,其后裔封于刘(今河南偃师南),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即刘氏。-

  汉代刘氏在彭城(江苏徐州)形成人多势众的望族,史称刘氏彭城望,-

  唐代有刘晏(718—780年),字士安,山东荷泽人,唐玄宗赴泰山,年仅七岁的刘晏到竹清宫献颂,玄宗听后大为称赞,举神童,授太子正字之职(秘书省官名,主管校正书籍),为唐代著名理财家。氏人为纪念刘宴,以“传经世泽、正字家声”为堂联。-

  西汉时有经学家刘向(前77-6)江苏沛县人。成帝时任光禄大夫受命校理宫庭藏书于黎阁。至夜太乙精星着黄衣持杖至,吹燃杖头火焰照明,与向谈古说今。俱是人间闻所未闻之事,使刘向学问大进。-

  因此氏人以“传经”为堂号,以“彭城世泽,黎阁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刘姓排第4位大姓。-

    黎姓-

  堂号:京兆堂郡望:京兆郡-

  堂联:西川世泽北宋家声-

  《黎氏族谱源流序》和《黎氏梅县族谱》载:“颛顼继少昊之后统治天下时,有位名北正黎的人受命担任田官,他的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黎为姓。”到了商朝末年黎姓中有人因功封侯建黎国(山西长治市境)世代相继。入周后,周武王又把黎国分封给商汤(亦说尧帝)的后代,仍称黎侯。春秋时黎国被晋国所灭,黎国的百姓俱以国名为姓,即黎氏。-

  《黎氏族谱》说:“战国时期黎氏族人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西入梁(陕西)、益(云南),东向青(山东)、徐(江苏),南迁交广(广东广西),北徙燕冀(河北)。唐德宗时,黎干任京兆尹,世代官僚,其后代传衍,在京兆(陕西西安)形成望族。”于是,黎氏便以“京兆”为郡望堂号。-

  北宋时,广安(四川)人,黎錞。以经术名震西川,以文章辉映北宋。宋英宗问欧阳修四川有哪些名人?欧阳修说:“文章和经术当数苏洵和黎錞。刚而仁明,正而不阿。”黎氏祠堂以“经术传家钦北宋、文章华国耀西川”为对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黎姓排第92位大姓。-

  步姓-

  堂号:紫金堂郡望:平阳郡-

  堂联:东国名贤西陵遗爱-

  《潜夫论》说:“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欲豹,字叔虎,他有三子,称芮、义、欲义生欲杨被封于步邑(今山西临汾市南),人称步杨,其庶子孙以祖上的封邑为姓,即步氏。”-

  步氏早期主要在发源地步邑(属平阳郡)发展,继而至汉代已发展成强宗大族,史称步氏平阳望。三国时东吴有名将步骘,字子山,淮阳人,避乱江东,种瓜自给,昼夜苦读,博览群书,被孙权召为主记,后封临阳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镇守西陵(河北易县)二十余年,敌惧其威不敢妄动,群众拥戴,后拜为丞相。为纪念步骘,氏人以“紫金”为堂号,以“东国名贤、西陵遗爱”为堂联。-

  沙姓-

  堂号:志颐堂郡望:汝南郡-

  堂联:汝南世泽苏北家声-

  《潜夫论》记载:“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徽子启封于宋,建立宋国,其后裔有封于沙(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其后裔以封地为姓就是沙氏。”-

  沙氏早期在河北发展,到了汉代在汝南(今河南)形成名门望族,史称沙氏汝南望。-

  宋代时有河北宜州太守沙世坚随高宗(赵构)皇帝移居钱塘(浙江杭州),后迁居如皋,其后裔沙元炳,1894年恩科殿试进士,援翰林院编修,时逢维新运动破产,义然辞官回如皋兴办地方实业和教育事业,取其“志颐”为堂号,意思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1904年沙元炳被推为如皋县商会会长,同年11月出任如皋县民政长,1913年被选为江苏省议长,任职期间,与南通张謇创办实业,创立公立医院,发展水利,兴建学校,投资大生纱厂、广生油厂、新生面粉厂、资生铁厂、大达轮船公司、广德中药铺等。为纪念沙元炳,氏人以“汝南世泽、苏北家声”为堂联。-

  蒲姓-

  堂号:绰然堂郡望:河东郡-

  堂联:柳泉世泽聊斋家声-

  相传,帝虞舜的后代夏朝被封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其子孙以蒲为姓。-

  蒲氏得姓之后主要在山西发展,望族居河东(山西夏县北)。明未有文学家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中年在江苏宝应做慕客,自拟堂号“绰然堂”告示世人,一生光明磊落。淄博城东有庄名“满井(因井水常溢,故得名)”,井水溢流成溪,垂柳夹岸,故有柳泉之称。先生设摊于“满井”,免费供茶水于路人,索轶闻异事,集各地素材于树屋“聊斋”而成书《聊斋志异》,名扬海内外,氏人为纪念蒲松龄,以“绰然”为堂号,以“柳泉世泽、聊斋家声”为堂联。
 

  赖姓-

  堂号:西川堂郡望:西川郡-

  堂联:鄢陵世泽松阳家声-

  周朝初年,周武王的弟弟叔颍受封于赖(今河南许州、陈州、汝宁、汝州一带)建立赖国,其后代以国为氏,即赖氏。鲁昭公四年,赖国为楚灵王所灭,赖氏被迫迁于鄢陵,早期的赖氏主要在鄢陵发展。因赖国旧址在秦时为颍川郡,为颍川望族,清康熙年间御制《百家姓》说:“周文王迁于岐山,即西岐。”叔颍追本朔源,将赖氏郡望列为西川郡。并以“西川”为赖氏堂号。-

  叔颍的25世孙赖忠诚,东晋兴宁元年任虔州知府,因见松阳(浙江遂昌)山清水秀,遂在当地安家,其曾孙赖遇任江东知府,奏请以所居松阳为府郡,晋安帝亲题“松阳郡”三字赐之,氏人因此以“鄢陵世泽、松阳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赖姓排第98位大姓。-

    乔姓-

  堂号:睢阳堂郡望:梁郡-

  堂联:婺州世泽梁国家声-

  《通志·氏族略》云:“黄帝葬于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桥氏。”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城北,有沮水穿山而过,山呈桥形,因此得名。桥山上有黄帝冢,碑刻“古轩辕黄帝桥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黄帝的姬姓子孙有一部分在桥山守陵,以山命氏,称为桥氏。-

  桥氏得姓之后,部分迁往安徽、河南。东汉时期河南商丘(古代称睢阳)桥氏已形成望族,由于睢阳在梁国所在地,后来更名为梁郡,所以史称乔姓梁国望或梁郡望。-

  东汉时有睢阳人桥玄随孝武帝,从魏时任平原内史。与大丞相宇文泰友善。一次,宇文泰很认真地对他说:“你的姓带木旁,过于笨重,不如去掉木旁,单姓乔。一则具有飞天高升之意,二则意味着桥姓人今后可以步步升迁,光宗耀祖。”桥勤见说得有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改为乔氏。-

  到了十六国时,桥姓人已不再见于史册,而乔姓人不断出现。-

  南宋时有大臣乔行简,婺州东阳(浙江)人,理宗时官至丞相,至平章军国重事,封鲁国公,氏人以“睢阳”为堂号,以“婺州世泽、梁国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乔姓排第96位大姓。-

  濮姓-

  堂号:启贤堂郡望:鲁郡-

  堂联:东海世泽西梁家声-

  《路史》记载:“虞舜为炎帝部落首领时,其子孙散被封于濮地(今河南濮阳),其子孙以封地为姓。”-

  濮氏得姓以后在鲁郡形成强宗大族,史称“濮氏鲁郡(山东)望”,汉代濮氏出了位了诗人濮仲翁,东海(江苏)人。宋代时,濮安懿王的儿子被宋仁宗列为太子继位(宋英宗),使濮氏更加风采,濮氏人鉴此取“启贤”为堂号。-

  明代时,大将濮英,以勇敢善战著称,官至西安卫指挥史,其所率之兵,称雄师劲旅,太祖命率部北征,大获全胜,凯旋途中遭伏击被擒,以佩刀剖腹自杀,表现了军人宁死不屈的精神。追封“忠襄”,赠“乐浪公”。为纪念濮英和濮仲翁,氏人以“东海诗传,西梁著绩”为堂联,亦书“东海世泽、西梁家声”。-

  廖姓-

  堂号:汝南堂郡望:-

堂联:襄阳世泽蜀汉家声-

  廖氏源于古代廖国(今河南唐河县南40公里的湖阳镇),相传黄帝己姓子孙叔安的封国其子孙以国名命氏,即廖氏。-

  另说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子孙,以祖先的字为姓。-

  《中华百家大姓源流》说:“廖氏早期主要在汝南发展,西汉时期,廖氏族人皆称,先世居汝南,并以'汝南’为堂号。”-

  《廖氏源流序》载:“三国时襄阳人廖化任蜀汉右车将军,其子孙在四川定居,廖化的四世孙廖子璋,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任左卫镇国大将军,定居江苏南京,其长子廖原定居洛阳,次子廖松宽居浙江永嘉,都以祖父业绩撰堂联'襄阳世泽、蜀汉家声’。”-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廖姓排第66位大姓。-

  白姓-

  堂号:香山堂郡望:太原郡-

  堂联:太原世泽洛水家声-

  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述白氏先祖世系时说:“白氏出芈姓,楚公族也。”楚太子健奔郑,居于吴楚间,公元前487被任为大夫,封于白邑(河南)称为白公,其子孙以封地为氏。-

  战国时白胜后裔白起为秦国名将,因功封武安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子白仲封于太原,世代大官,故子孙世为太原人。白仲的33世孙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龙门山(今河南),在此筑石楼,自号香山居士,以诗酒咏佛为事,和胡杲等九人共同组成香山诗社,去世后亦葬于香山,有人为他画“香山九老图”。到宋代,宰相文彦博把“香山九老图”挂于会馆中堂,以示追随。为纪念白居易,氏人以“香山”为堂号,以“太原世泽、洛水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白姓排第73位大姓。-

  文姓-

  堂号:庐江堂郡望:雁门郡-

  堂联:成都兴教蜀郡流芳-

  《姓氏考略》记载:“周武王继承父志完成灭商建周大业后追谥父亲为文王,文王遮子中有以谥为氏者,即文氏,这是文氏的主体。”-

  文姓在得姓之后在雁门(山西代县)形成强宗大族,史称文氏雁门望。-

  文姓中人才辈出,春秋时出生楚国的文种入仕于越(浙江),辅佐越王勾践中兴霸业,被誉为一代贤相。-

文姓中人才辈出,春秋时出生楚国的文种入仕于越(浙江),辅佐越王勾践中兴霸业,被誉为一代贤相。-

  西汉时有庐江人文翁,景帝时为蜀郡太守,兴修水利,重视教育,曾派小吏到长安就学于博士,又在成都办学,入学者免于徭役,并以优异成绩者为郡县吏,对当地文化发展很有促进,鉴此,汉武帝下令各郡都建立学校,培养人才。其后代在四川发展。为纪念文翁,氏人以“庐江”为堂号,以“成都世泽、蜀郡家声”为堂联。-

  文姓在当今中国以人口多少排列第100位。-

  丰姓-

  堂号:渤海堂郡望:松阳郡-

  堂联:松阳世泽蓬莱家声-

  《姓篡》记载:“周文王之遮子封于丰地(陕西长安沣河以西),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春秋时郑穆公(郑国君主)之子名丰,在郑僖公时任大夫,他的孙子施和卷以祖父的字为姓。称丰施、丰卷。”-

  丰得姓之后,在松阳(浙江)形成大族,称为丰姓松阳望。-

  宋代丰氏中出了位有名道士丰去奢,少年时为崇仙宫的道士,信奉老子、庄子的学说,对道教很有研究,传说居于茅山,从渤海向蓬莱仙岛成仙而去。而《百家姓探源》说:“氏人以此为荣,取'渤海’为堂号,以'松阳世泽、蓬莱家声’为堂联。”-

  诸葛姓-

  堂号:卧龙堂郡望:瑯琊郡-

  堂联:南阳世泽西蜀家声-

  诸葛源于葛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葛国灭亡后,葛氏有一支迁往山东诸城西南,因当地有葛氏,其后迁进的葛氏就称诸葛氏。”-

  诸葛早期主要在发源地(山东瑯琊)发展并形成望族,史称诸葛氏瑯琊望。-

  诸葛氏中最杰出的人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瑯琊人,东汉末隐居南阳隆中(湖北襄阳西)耕种自食,留心世事,人称卧龙。建安12年刘备三顾草庐,诸葛亮向他提出:占荆州(河北湖南)、益州(四川),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继而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的“隆中对”,从此便成了刘备的得力谋士。刘备根据诸葛亮的建议,联孙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据荆州、益州,建立政权,刘备即位后,拜为丞相,死后追谥“忠武”。鉴此,氏人以“卧龙”为堂号,以“南阳世泽、西蜀家声”为堂联,也有的写“南阳躬耕、西蜀辅政。”-

    冒姓-

  堂号:榜花堂郡望:-

  堂联:万卷世泽水绘家声-

  冒氏乃元末丞相马扎尔台之后。马扎尔台族孙,蒙古篾儿吉得氏,元末任两淮盐运使,张士诚称王苏州,邀请作妥督丞相,不就而隐居江苏如皋东陈镇好友郭道甫处。明朝建立,凡少数民族在中原者一律改用汉姓,因此篾儿吉得氏取汉字单音节冒氏,名致中,为冒氏一世祖。-

  冒氏得姓之后,自四世起即考取进士。按照唐宣宗大中以后,礼部取氏放榜,每年都取姓氏稀僻的人二三个称“色目人”,亦称榜花,冒氏首中进士,当然应在放榜时挂上红花,所以冒氏就取“榜花”为其堂号。-

  一世祖冒致中隐居东陈,其子孙亦就在东陈发展,并把其好友刘亮赠送的书籍建了一座楼予以收藏。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献于成祖朱棣,成祖亲书“万卷楼”扁额赠之。-

  到了公元十六世纪,冒氏第十六世祖,冒辟疆,号巢民,与其父冒起宗共同将九世祖冒一贯的逸园扩建成如皋水绘园,使之成为我国著名园林,加上冒辟疆与一代明妓董小宛的风流轶事,更使水会园名震国内。所以氏人以“万卷书富、水绘流芳”为堂联,也写“万卷世泽、水绘家声”。-

  关姓-

  堂号:武圣堂郡望:陇西郡-

  堂联:忠勇世泽仁义家声-

  《通志·氏族略》载:“颛顼的后裔董父为舜帝伺龙,被封为豢龙氏,上古时期关豢通用,所以又称关龙氏。夏朝时有个大臣关龙逢劝说夏桀帝勤政爱民,被桀帝处死,关龙逢的后代从此以关为姓。”-

  关氏得姓之后,在陇西形成望族,史称关姓陇西望。-

  三国时关氏出了位名人关羽,字云长(?—220年),山西临汾人,与张飞随刘备桃源三结义,恩如兄弟。下邳之战,为曹操所俘,曹操待之十分礼遇,封汉寿亭侯,他斩颜良,诛文丑,以报曹操之恩,后仍归刘备,守襄阳屡败曹仁,水淹七军,威名大震,为历史上最受崇敬和敬佩的人,被称为武圣,民间多有关圣帝君庙。氏人因此以“武圣”为堂号,以“忠勇世泽、仁义家声”为堂联。-

  曾姓-

  堂号:三省堂郡望:鲁郡-

  堂联:武城世泽鲁国家声-

曾乃以国命名的姓氏。大禹建立夏朝,传位其子少康,少康封其子曲烈于曾(今山东苍山县西北)建立曾国,历夏、商、周,到公元前561年被莒国所灭,曾国太子曾巫逃往鲁国仕卿。称曾氏,并在鲁郡形成望族。-

  在历史的发展中曾氏名人辈出,其中鲁国武城人曾参,字子舆,也称曾子(公元前505—436年),以孝著称,是孔子的优秀学生和孔子学说的重要传人,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的修养方法,每日反省自己,做到非礼勿视,非视勿信,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动静必须遵循礼法,成为一个至善至美的人。氏人以他的美德为自豪,取“三省”为堂号,以“武城世泽、鲁国家声”为堂联。-

  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曾姓排第38位大姓。-

  保姓-

  堂号:勤业堂郡望:-

  堂联:诗书门第孝友家声-

  保氏原系蒙古人,乃元朝宰相铁木尔之后。铁木尔之子元善,文武全才,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念其平寇有功,下旨免诛,赐姓保氏,封天官流寓南通。-

  保氏流寓南通后一直受到汉人的歧视,据此,保氏先祖奉行忍让、谦和,办事认真,并以自己的实绩来赢得社会各界的承认与朝庭重用。因此,保氏后裔保旗依据汉族人的习俗,以“勤业”为堂号,在其保中野大门上写上“诗书门第、孝友家声”为其堂联。即是保氏家风,也是保氏先祖对后裔的希望。-

  保氏十三世传人保嘉桢于公元1741年辑修《保氏宗谱》。从第十七世起定字派:“钦明文思、允恭克让,亲睦九族、协和万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