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能冲破沉默的螺旋

 风虎神韵114 2015-08-16

从政治到娱乐,从文化争论到媒介宣传,从公众领域到私人社交,总有一些声音被湮没。

德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其经典著作《沉默的螺旋》一书中对社会公共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在公共舆论中,基于人的社会属性人们害怕被孤立,在发表意见前会估计多数人的观点,当自己的意见与主流观点一致时会高声表达,而出现不一致时会选择沉默,从而进入螺旋循环——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裹挟更多的从众追随,持其他意见者缄口不言,这样便形成了“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政治到娱乐,从文化争论到媒介宣传,从公众领域到私人社交,总有一些声音被湮没,一些观点被无形放大。例如在一个协作分工的组织中,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语言模式会不自觉地大趋同,当人群中有一个主流声音涌现之时,周围人群会主动应和,当人声一浪高过一浪,其他的人则失去了自我意识,鲜有人敢于质疑。在一个高度聚合的组织里,不仅置身其中的个人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连群体智慧也会日趋下降,是非意识渐趋混淆。这样的群体在面对来自外部的质疑与挑战时,往往会表现出惊慌失措,无力招架。这与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异曲同工,没有天敌的生物其自身机能会逐渐退化,直至招来灭顶之灾。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议程设置”在主导舆论风向中的作用,而美国的顶级媒体推手瑞安·霍利迪在《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一书中,便用更多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媒体推手如何运用“议程设置”,框定媒体声音,令沉默的螺旋发生强劲的吸力,最终酿成一桩桩波及全国的大事件。此时沉默的螺旋便如同一个恶毒的诅咒,令真相被掩埋,群体被愚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沉默的螺旋在公共舆论中广泛存在,但并不等于群体便是“乌合之众”,当群体中的每一个独立个体可以单独进行决策的时候,他们集体答案的平均值确实接近于真理,只有他们被隐形的领导者即“主流”声音控制的时候,集体智慧接近于集体无意识,更容易被控制或利用。

当沉默的螺旋无处不在的时候,个体的精神便开始在坚持自我与从众如流中分裂冲撞,站在台前表演的是“公共逻辑”,而在私人空间则表现出的是另一套逻辑,长此以往,一个戴着面具的人,会在双重空间中迷失自我。

该书的写作初次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后续10年间有所增补完善。近10年来,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里,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某些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作为一种促进人与人之间链接的高效工具,它仅是现实社会的放大化投影,并无法改变现实社会生态。即使人们可以戴着几张面具在网络间行走,但能够得到充分重视获得更多链接资源的人仍是少数,大部分人在网络中仍然保持沉默,或者其微弱的发声泯灭于互联网大潮中。以网络微博为例,那些一条微博便能得到成千上万次转载的关键链接点,而微博的主人多半仍是在现实社会中拥有较多资源的知名人士。

沉默的螺旋揭示的是舆论传播的普适性规律,在互联网的声音越来越喧嚣的今天,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在纷纭复杂的信息大潮中读出真实的民意,去挖掘引导那些主动沉默和被动沉默的声音,构建一个理性争鸣的社会氛围,弃除舆论暴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