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遇在动物世界 美国游记(74)

 野山的呼唤 2015-08-16
(原创于2007-09-10 )

到黄石公园,除了看景外,就是看野生动物。据有关资料介绍,黄石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在黄石公园栖息的主要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有9种:

    1、美洲野牛(Bison);2、马鹿(Elk);3、灰狼(Wolf 4、大角羊(Bighorn Sheep);5、黑熊(Black Bear);6、驼鹿(Moose);7、郊狼(Coyote),又译美洲野狗;8、美洲长角羚羊(Pronghorn);9灰熊(Grizzly Beer)。

    我们在黄石公园见到的第一个动物就是一头母马鹿。它和我们见到的第一个温泉同时出现在我们眼前,可以想象出我们当时的兴奋心情。该鹿从河对岸过来,要过河,看见我们在对岸,就转向下游过河。从相片上我发现,它脖子上套了一个圈,估计是套在动物脖子上的GPs定位装置,可以追踪动物的踪迹。

图1、鹿的脖子套着GPs定位装置

     马鹿雄体体重平均295公斤,最重可达500公斤。雌体较矮较轻。雄鹿两角雄伟,常有五个或六个分叉。这种动物的特征是拉长着脸,尾部有一块明显的白斑。马鹿基本上是草食动物,夏天通常迁徙到高山地带,冬天又回到山脚下的草地。

    后来,我们多次见到成群的马鹿,但几乎见不到雄鹿的身影。马鹿在冬天是雄、雌成群结队地活动,夏天则是雌鹿带领幼鹿一起觅食,雄鹿则组成“单身汉”的群体。到了发情交配的季节,雌鹿就会集成大群,多达七八十只。马鹿有着戏剧性的交配仪式,整个秋季,都可听到雄鹿的吼叫,它们表演出以角撞击树木,在泥中打滚,甚至相互角斗等壮观举动,以达到博得异性垂青,能够控制一群母鹿的目的。

图2、夏天是雌鹿带领幼鹿一起觅食

     如果你想近距离地观察马鹿,猛犸温泉旅馆是个理想地点,那儿有一片草坪,聚集大量的马鹿。游人不得进入这片草坪,但可近距离地看它们。在黄石,许多草食动物出现一种趋势:它们感受到人类对它们的友好和保护,而且它们的天敌——棕熊、狼等肉食动物都是回避人类的,所以它们就主动向人们聚居的旅游区靠拢。

 

图3、猛犸温泉旅馆草坪上的马鹿

除了人们旅游和生活区域以外,公路的某些线段也是很多动物爱去的地方。因为森林公路的两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修路时,在稠密的森林中开出了一条漫长的开阔地带,就为杂草和灌丛留下了生存的余地,因此也招来了昆虫、鸟类和小兽,它们又携带来许多新的草食动物爱吃的植物品种。这里除了来往的汽车以外,很少行人,再加上旅游的人热爱动物,公园规定只能远观、不许干扰,所以许多草食动物都爱来路边吃草,就是汽车停下来,人走出来拍照,它们也不走。我们就是在去黄石湖的路边看到一只吃草的雄马鹿,那美丽的大角,太可爱了。我们纷纷下车和它合影留念。它该干嘛干嘛,丝毫不受影响。

图4、路边的雄马鹿

我们在公园内碰到最多的是野牛。美洲野牛是北美大陆上最大的动物。一头成年公牛可以超过1.8米高,3.6米长,体重超过900公斤。野牛全身覆盖厚厚的棕色卷长毛。无论公牛、母牛都长着一对向上弯的小尖角,虽说不够威猛,但没人会怀疑它们的威力。和其他种类的牛比较,美洲野牛的前肢特别发达,前半身显得格外高耸健壮,仿佛健美选手般的体形。

图5、没人会怀疑它们的威力

野牛虽然体大骠悍,实际上性情比较温和,从面相上看,长毛披肩,角短头方,双目圆睁,憨厚而不失威猛。它是食草动物,你不惹它,他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我在钓鱼桥上,曾看到两头大野牛在悠闲的过桥,许多人站在桥边给它们照相。我当时处在野牛的后边,很想跑到它们前面照个迎面相。我跑步想追上野牛,没想到,野牛发现后面有人追它,由散布变成小跑,当我快追上它们时,它们撒开腿狂奔,我根本追不上。由此看来,野牛还是怕人的

图6、从面相上看,憨厚而不失威猛

夏季,温泉所处的洼地里通常水草特别繁茂,是野牛聚餐的好地方。每天早晨,野牛群从山坡上的宿营地出发,穿过丛林,小河,公路…… 前往草丛丰盛的河湾地带;傍晚时分,野牛群原路返回。所以,一早一晚,公园内的公路都会因野牛过公路而准时塞车。我们赶上数百头野牛过公路的情景,大概警察掌握了时间,来到这段路维持交通秩序,指挥车为野牛让路。我们纷纷下车,在警察规定的距离内和野牛合影。在城市上下班时间塞车是惯例,没想到在黄石公园里也是这样。

图7、野牛过公路

说起下车和野牛合影,我还是我们当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72日下午,我们第一次见到野牛。一头野牛正过公路,我们看到后欢喜若狂。出发前,我在网上看到许多旅友们在公路上和野牛的合影,知道野牛比较温顺,所以胆子大些。我跳下车走到路中央,让林先生为我照一张和野牛的合影。我平安“吃了螃蟹”后,队友们受到鼓舞,因此4日碰到大批野牛横过公路时,大家纷纷下车和野牛合影。

图8、已过了公路的野牛

野牛曾蔓延整个美洲大陆。来自东部的拓荒者目睹了千万头野牛大迁徙的壮观景象,并且记录:“当野牛移动时,大地宛如铺上了一块黑色地毯,三天三夜,绵延不绝。”但是,人类一场场的猎杀,使野牛几乎绝种。黄石公园是很少的几个野牛保护区之一。1902年,黄石公园中仅剩23头野牛。随着保护野生动物措施的实施,野牛的数目逐渐回升,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超过3000头,遍布在黄石公园内的山地和平原上。

图9、数百头野牛在一起

野生动物在国家公园里是被保护的,可是一旦它们越出公园范围,便有可能被猎杀。虽然公园面积很大,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更大,而且它们不可能知道人为的国家公园范围,因此会频频走出国家公园。一到打猎的季节,猎人们到离国家公园边界很近的地方,等待不知情的猎物步出公园,一枪把它击毙。

小牛总是被重点保护的对象,无论到哪里,母牛都会跟在后面。毕竟狼群的存在是现实的威胁。

图10、吃奶的小牛

狼是我们在黄石公园里最想看到的动物之一。狼每小时能跑32公里,除了养育子女期间,每天都在自己方圆数百公里的领地内,往返奔跑,寻觅猎物。狼是野牛的天敌,但它们不敢轻易攻击强壮的野牛。狼会耐心地等待年老孤单、幼年的或因病掉队的野牛。狼在食取猎物时,不可能吃得干干净净,总要剩下一些骨头、皮肉和残渣剩屑。很多的肉食兽类和鸟类,如狐狸秃鹫乌鸦等等正是依靠狼的残羹剩饭来维持它们的生计。如果没有了狼,这些动物很难度过难熬的冬天。所以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

图11、公园里的狼

80多年以前,黄石公园的高原丘陵地带,栖息着很多的狼群。人类为了保护濒临绝种的野牛,大量狼群被驱除或射杀。据说在1884年至1918年之间,仅蒙大拿州就枪杀和毒杀了8万只狼。黄石国家公园的狼也在这个时期完全绝迹了。没有了狼,自然界生态平衡被破坏,鹿的数量不受控制的大量繁殖,消耗更多的植物资源,并引发出一连串的生态危机。

公园决定引进灰狼,希望以“大自然食物链”的方式,来达到控制野牛和鹿数量的目的,并把狼列为濒临绝种动物。黄石公园里的灰狼数目正在慢慢恢复中。我们看到的第一只狼是被称之为美洲野狗的郊狼。它大摇大摆地在公路上散步,还坐下来挠痒。可惜我们隔着车窗远远的给它照相,不是很清楚。

图12、被称之为美洲野狗的郊狼

75日,是我们运气比较好的一天,我们看到了一只正在吃食的灰狼。与土狼比起来,灰狼的体形较大,腿稍长,脸比较方且耳朵较小,毛色以黄褐色为多。据黄石国家公园的资料介绍,狼的体重一般有40多公斤。连尾巴在内,身长平均为154厘米,肩高有1米左右。雌狼比公狼的身材小约20%。灰狼的数目如此少,却被我们遇到,有缘啊!

图13、狼

狼是一种极聪明的、高度社会化的群居动物,连觅食也是成群捕食,不知为什么这只狼在吃独食。狼在印地安人的眼中是神圣的,是大地的灵魂。在印地安艺术家的作品里,狼常常是不可或缺的创作题材。

熊是公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游客以看到熊作为旅行中最精彩的机遇。而熊又潜在着对人的危险,所以对熊的管理,是公园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对熊,我们是又爱又怕。渴望见到熊,又有点忐忑不安,怕遇到不测。毕竟熊是黄石公园里最凶、最大的食肉动物。黄石公园以为象征。园内约有200多只黑熊100多只。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棕熊的皮毛浅棕色,肩部隆起,熊爪长约6英寸,长于挖掘,留下的脚印明显。成年熊一般不再爬树。黑熊是黑色,也有棕色的,比棕熊小一点,肩部不隆起,脚爪短而弯曲,走路很少印痕,善于爬树。

在黄石公园,不论是停车场还是露营地,到处都是警告牌儿:此处乃熊生活区,法律规定所有食品,有味道物品必须存入防熊箱(BEAR-PROOF STORAGE LOCKER)。让你感到熊的处处存在。黄石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熊,但分散在广阔的山野间,并不容易见到。我们在黄石的头几天就无缘一见,但机会总是在无意中到来。3日清晨,我们在去黄石大峡谷的路上,忽然看到前面有几辆车慢下来,驶近一看,只见路边密林里有个毛茸茸的大家伙。大龙用望远镜观察后兴奋地说“是熊,是黑熊。”可惜熊离我们远了点,我们用三倍的变焦照相,有些模模糊糊。

 

图14、一大一小两只棕熊向路边探头探脑

来旅游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位旅友总结的经验:可以根据交通的情况判断路遇野生动物的种类。如果只有一边马路边停了好几辆车,那会是野牛;如果两边马路上都停了车,那可能是马鹿或者驼鹿;如果马路上都停满了车,而且车门四敞大开,那一定是熊了。

3日下午,我们很快就遇到了最严重的交通阻塞,许多人下了车,站在马路边,向坡上的树林里张望。果不其然,这次是一大一小两只棕熊,熊妈妈带着熊宝宝依在土坡上的一棵树下,向路边探头探脑,甚是可爱!因距离较近,能看得比较清楚。没想到在公园里最难遇到的棕熊和黑熊一天内都让我们遇到了。

    我打开车门,跳下去拍照。其他人劝我别下去,说带着熊宝宝的棕熊最危险。其实,我在车上已对形势作了判断:对面的山坡虽然不高,但坡度很大,约60度,熊据高临下,没有那种来自人类威胁的紧迫感,熊要保护宝宝,因此不可能放下宝宝冲下坡来向人进攻;公路外侧,站了许多观看的人群,其中有妇女、儿童,如出现紧急情况,他们最危险。他们不怕,我还顾虑什么?别看我在我们团队里年级最大,大概是当过兵的缘故,有点冒险精神。

前面停满了车,我们的车只能停靠在较远的地方。我下了车,拼命往前跑,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熊妈妈看到有人在公路上跑,叼起小熊离开了公路旁,我不失时机地拍下了熊妈妈叼小熊的镜头。真好玩!回到车上,把照片给大家看,都说好。

   

图15、熊妈妈叼起小熊离开了公路旁

公园告诫远足的游客,如果万一撞上了熊,千万别撒腿就跑,应该装着若无其事地慢慢走开。爬上大树也是逃避棕熊的一个办法。如果这一切都来不及了,就只好躺在地上装死。卷曲着身子,挡住自己的脸部、脖子和胸部。只要具备勇气,就可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9种主要动物我们在短短的五天里遇到了6种,也算有缘分。还有其它小动物,也值得一提。

鹈鹕(Pelican)是我拍下来的唯一水上鸟类。74日,我们来到位于黄石河与黄石湖的交界处钓鱼桥。这里是鳟鱼逆流产卵的必经之地,在桥上钓鱼,毫不费力便能满载而归。由于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鱼濒临灭绝,1973年禁止在桥上钓鱼。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安宁,成了鱼儿的乐土,自然也是食鱼鸟的天堂。

当我们的车驶过钓鱼桥时,远远看到湖面上有一些白色的水鸟向桥这边游过来,有人说可能是天鹅。车在湖边的停车场停下来,开车的林先生问:“有没有人想下去看看?”大概是经过一上午的游览,大家有点疲劳,只有我一人下车来到桥边。

白色的水鸟越来越近,是鹈鹕,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的是嘴下面的那个大皮囊。我照了许多照片,最喜欢的是背景有野牛的这张。

图16、鹈鹕

鹈鹕的嘴长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是它们存储食物的地方。鹈鹕是捕鱼能手,它们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黄石公园的野兔很可爱,比我们居住地的野兔胖一些,不怕人。我看见一只野兔在吃草,悄悄走近它。它已注意到我了,但并没有恐惧的表示,一边斜视看着我,一边继续吃草。

图17、野兔

    随处可见的花栗鼠(Chipmunk),非常可爱,而且很大胆,敢跟在游客脚边讨东西吃。

当我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时,无论何时都要牢记:我们只是这儿的来访者,而这些动物全都是此地天生的居民。千万要尊重它们的生活方式,维持它们的野性;跟它们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它们保留与生俱来的对人类可能威胁其安全的警惕。大自然数千年来在黄石公园所造就的一切,以及人类近百年来在这里真诚地保护着的一切,仍需要我们所有人继续努力去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黄石公园对今后越来越多的赞赏者永葆激荡人心的无穷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