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2013年4月3日。郑某,27岁。经期延长3年余。平素月经尚规则,8-10/22量少,服用药物治疗,现在月经紊乱,服用西药治疗7-8/28-29,停药后月经不能自净,服药后才能净,LMP:2.25,3.3服用结合雌激素3天,月经干净,量可,鲜红至咖啡色,血块(-)痛经(-)伴腰酸(+-)。3.13阴道有咖啡色分泌物,量少,至今未净,胃纳可,夜寐安,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未婚。否认药物过敏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 BUS:子宫体三经10.8cm,En:2mm,LOV:36*16mm,ROV:27*25mm。 中医诊断:崩漏(冲任失调) 西医诊断:功血,子宫偏小 治则:填补肾精,固冲止崩 方药:何首乌20g 二诊:2013年4月13日。经水今净,口糜,口干。舌脉如上。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旱莲草30g、麦门冬12g、石斛12g、玄参12g,7剂。 按语:本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马老认为肾气不足,肾精虚弱,封藏不固,冲任失约,故经来无期量多或淋漓。方中用枸杞子、何首乌、山茱萸、甜苁蓉、阿胶补养精血,其中山茱萸味酸,既补肝肾,又具收敛,能治肾虚不能封藏之崩中、带下。阿胶,《本草元命苞》称:“补血安胎,止女子崩中下血”。再加荆芥炭,海蛸以收敛止血。二诊经净,热邪上荣,血热伤津,故口糜,口干。患者阴虚热盛方以滋阴降火为主。故知柏地黄汤为主方,加墨旱莲,古书《本草正义》记载:“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麦冬,石斛,元参以养阴清热,生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