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楚楚整理 初诊:2015年4月2日。陈某某,23岁。“停经48天,头晕胸闷”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现停经48天,无明显诱因下常自觉头晕、胸闷、气短。辅助检查:血E2:2267pmol/L,P:87.69nmol/L,HCG:15867 U/L,D-二聚体:0.33mg/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子眩 西医诊断:早孕 治则:调气安胎。 方药:香苏散。 香附9g 紫苏6g 炙甘草5g 陈皮9g 太子参12g 杜仲10g,5剂。 二诊:2015年4月7日。上症均除,今B超检查:宫内单活胎(约6-周)。舌脉如上。 方药:安胎汤加减,4剂。 按语:患者尚早孕期,时时头晕,胸闷气短,即胸中如坠物,气不足以息,其病机在“气”也。妇人怀胎十月,载胎者是气,养胎者为血。气虚则不能输精,血弱则失于濡养,气血不足,清阳不升,髓海不养,则眩也;而患者气血未虚,舌脉如常,若因情志失和,脾虚肝旺,气滞痰阻,亦可作眩,此为气郁也。《局方》之香苏散,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郁之证。马老用此方治疗妊娠病,理气散滞,颇见奇效。原方用紫苏,是散寒解表以祛邪,而此处取其“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摘自《本草正义》)之性,合香附行气开郁,君臣药共奏调畅气机之功。陈皮理气祛湿为佐,甘草健脾调中为使。药仅四味,疏肝健脾,扶正解表,多有兼顾。加太子参清补脾肺,杜仲补肾安胎,以固胎元。药后气郁得舒,上症均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