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诞生在1500多年前,但如今才是它们最好的时代。 前几天去北京看十一届国展,偌大的楷书厅,一小半被小楷占去,余下的大半中,八成是魏碑,零星有四五件褚,两三件欧,颜似乎只有一件,唐楷流行了一千年,如今却没落了。传说有位国展评委曾放言,“凡是写唐楷的一律拿下”,看来传言是真的;听说主办方这次也提倡百花齐放,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了那几件唐楷吧。 这样其实挺好玩的:走进中国美术馆的楷书大厅,仿佛迈进了北魏的公墓,还偶遇几个唐朝的游魂。 唐楷之所以式微,无外乎众人都写,出现了“俗态”;然而魏碑的风行,使得原本天真烂漫的魏碑现出另一种俗态:满墙满纸的伪烂漫,假天真。最多的形式,是一张大纸,打上红或黑的格子,把张黑女装进去,把张猛龙装进去,或者把张黑女和张猛龙结合而生的怪胎们装进去…… 话说多了,今天的主题其实是请北碑巨匠孙伯翔讲讲什么是魏碑,魏碑的每笔每画怎么写——
孙伯翔谈魏碑及笔画精解 孙伯翔写魏碑兼谈创作特点 孙伯翔,1934年11月生,天津市武清县人,当代北碑巨匠。自幼学书,临池不辍。崇尚碑学,兼涉隶、篆、行、草,书作雄强古拙,形散神聚,气质不凡。 (本期视频来自网络,由【书法日课】剪辑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