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健四十:不鸣则已,一明觉厉

 昵称535749 2015-08-16
2015-08-13 04:01 | 豆瓣:銳利修蕊

李健四十:不鸣则已,一明觉厉

李健

五年前我给李健写过一篇很短的评论。当时他还不红,人们对他的印象还仅停留在“天后王菲复出,春晚演唱歌曲原唱”的身份上。我也没开始写评论,那篇文章甚至都不能称为“乐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分析的内容。但09年那张专辑让我觉得还有人在好好唱歌。我忘了我在文章里是怎么写他或写对他歌的爱慕,但我记得我当时觉得,这个人有朝一日红了也一定不会随波逐流。

如果说李健开始被认同,居然是在金曲奖拿了奖之后。可是那张重新编曲的专辑并不算“新”,制作编曲的赵兆拿奖时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之后他通过《我是歌手 第三季》的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于是这个喜欢看老电影,说起Leonard Cohen(莱昂纳多·科恩)会异常开心,变得健谈的男歌手被大众熟知。直到现在看到他微博评论和转发轻轻松松过万,我还是有点不可相信,李健几乎就是“红”了。不靠王菲唱《传奇》,不靠孙俪还是姚晨唱《风吹麦浪》。几期比赛看完,李健的选曲可以列一个歌单,冷门十分,但是绝对可听。

2011年,李健发了第五张创作专辑《依然》。之后的四年时间里,他出了那张入围金曲奖的《拾光》。然后今年的最新专辑,他用同名做专辑名字。文案里开头就写了,古人说四十不惑,可是已到四十的他心里面还是充满了困惑。

如果把这张专辑当作对人生答疑解惑的概念专辑,那无疑要令人失望。单看歌名,这些被网友笑称类似班得瑞作品的名字实在不是“答案”。那李健到底是想借用这张专辑说什么呢?

专辑的前五首歌都用四字为名。第六首歌《众妙》是转折,之后的几首更像是李健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冷眼旁观”。

实际上我最喜欢的也是《众妙》这首歌。歌的开头就是大提琴和新式编曲的交替穿插,之后几个重重的强音拨开迷雾。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带你走入一个仙境。而歌手娓娓道来告诉你他对信仰和崇拜的理解。“我拜见过许多的神仙,可我的信仰还是没看见”歌词开头就是一句迷津,此为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句话也可以表面理解为,拥有过很多不同的经历,到现在也还是将信将疑,“这”是否是值得信赖的?还是不确定。这首歌描绘的不仅仅是歌手和听众,而是在传递这个时代人们信仰缺失的现状,起承转合,发表他对于宗教的理解和判断:“不是所有的庙宇都洒满恩惠,就像不是每个人都有灵魂”这是一句指点,也是一句哲学上辩证的思维。而歌词到了“我宁愿神灵存在给我些安慰,尽管它总让我觉得不完美”的吊诡。

“众妙”一词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这种‘道’)玄妙又很高深,是一切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开端。这种有形状还是没形状,有名字或是没名字的奥妙,“道”就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路径。而所谓的“道”在现代看来就是人的信仰,这种信仰是要修炼得出,但是究竟要信什么,或是该不该信,都没有答案。这首歌的意义是人在一生当中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功劳和收获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和忘掉烦恼的“虚无”,就是你的“所得”。

《迷雾》是一首思乡的歌。它借由北漂的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出”家“的珍贵。李健这次专辑里是呈现一种开阔、大方之意。所以歌词开始的“有人在等你回来 念念不忘”就是中心。但这首歌并非只是写思乡之情,而在其中包含了年轻人对“寻梦”的渴望以及现实的苦境。期待尔冬升导演在《我是路人甲》里为这几年过热的“梦想”二字泼上一盆冷水。却终就化成这样一首歌。

“有人挣扎沉向海底从此无声无息 层层迷雾仿佛是弥天大谎 不敢怀疑因为走不出你的善良”几句毫不相干的句子其实就还是回归了这张专辑对于“不惑之年”感悟的主题。一个人也许到了最后也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可是这一切是否重要。改变或者随遇而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但其实达到一种“自在”的状态就够了。

《风吹黃昏》是写老人。李健很会写父亲,他之前的每张专辑里总离不开一首父亲的歌,借由物或借景抒情表达对父亲的思念。这首歌和《迷雾》都可看作是《异乡人》和《松花江》之后的呼应。李健这样的歌手总有这样的情怀,可以是创作的惯性。这首歌的词他用了写作手法上的白描,单纯的用叙述口吻刻画了这样一个老人。但是老人的不幸其实就是每一个新闻上,社会被困者的不幸。这首歌是写黄昏,不免让人联想到秋天,背影这样文学的回忆。台湾音乐人可以借由歌曲写时势,写校园霸陵到民主政治。内陆音乐人只能用流行歌曲写一写社会新闻,题材也是广泛中的受限。

《消失的月光》和《假如爱有天意》是专辑里唯一两首不由李健作曲的歌。前者是改编自苏格兰的一首民谣。后者是韩国的同名电影。这两首歌都写了爱情,后者被电影《太平轮·彼岸》拿去当先行宣传曲,多多少少染上时代的烙印和大格局的悲壮。“相爱的人啊 怎能不悲伤 我可以为了你放弃所有欲望 可我又如何逃脱上天的安排 亲爱的只要你把我记心上”这样的誓言,经过了岁月的生离死别和一再错过,迷失。记忆就在身体里了。

写爱情的还有一首《日落之前》。这首歌一看就是岁月的积淀。有种“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激之情,也是我专辑里最喜欢的一首情歌。因为它不是那种青春时代疯狂说喜欢和爱的冲动之举,而是成熟经过了而立之年终于历经沧桑的迷途知返。这是告白,也是对过去不甘不懂,无畏无惧的告解。最打动我的一句是最后的“亲爱的这一切还不算太迟” 那些写过的君生我未生 无数错过的诗篇,都是在等待这一刻携手相伴的感恩戴德。日落之前,有君常伴,得一人心,胜过朝朝暮暮。

从专辑第一首《深海之寻》到《雨后初晴》就是李健本人的旅行杂记。《深海之寻》是为非洲环保议题而写,歌的最后又回归了“宇宙万物”本身。歌词里的“我”其实是全人类。“我已经深陷迷途还不清楚 竟义无反顾”是讽刺,但有多少人能听懂。但愿听得懂吧。

作为专辑的主打歌,《美若黎明》李健说借鉴了一些小说家马尔克斯的魔幻主义。半梦半醒,似懂非懂的意象。脱离了梦境,迎接一片富含希望的阳光。手风琴的配搭伴上和声部分的美声。这首歌代表的是意大利的旅行途中。融合了歌剧元素,又带着浪漫的气息,是一首情歌,但更像是拨开云雾之后的豁然开朗。

《沧海轻舟》应该是最简洁明了的一首歌了。这首歌写的是命运。中国人很信命,信风水。希望所得皆为所求,欲望都被填满,噩运都是过眼云烟。但这是不可能的,而过几年之后才发现很多苦难才是明镜,会映照出生命的轮廓,灵魂的重量。也许很多人追求的,到后来只是一场空,那最好释然,这就是你的运气。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像之前《风吹麦浪》的结构。结尾处提起来的哼唱也回归到了李健最擅长的浅吟低唱,原来这么多年歌手的风格还是没变。

《雨后初晴》的词写得很美,算是专辑里意蕴最好,最工整用词最美的一首。代表京都的一首歌,歌的开头却用了欧洲的乐器。我最喜欢的还是结尾。“我不在意世界多绚烂 我只相信古老的情感 你会出现在我想你的地方,所谓永远不过如此这般”这恐怕也是专辑制作人兼编曲赵兆最得心应手也最动听的一首歌。编曲看似简单,其实用了非常多的乐器伴奏,但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顺序节奏都井然有序,非常好听的一首情歌。

王菲97年出过一张同名专辑,副标题是《快乐 不快乐》。这张专辑有点像那张的概念,而专辑里的一首《扑火》和《云端》也代表了王菲女性自由洒脱,“自在”的感受。如今王菲年过四十,李健用一种全新的开阔视野,用自己的专辑命名自己的四十岁。也不再是王菲2001年又发的一张国语同名专辑里的《迷魂记》。

见山见水容易,见天见地就要靠时间的累计。李健用这样一张新专辑琢磨研究,参透了时间的针脚和命运的印记。终有一天,他会在“见自己”时轻松无碍。人的厉害之处,都在于“放下”。

不惑,是为执念。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