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就能在飞机上任性吗?发布时间:2015-08-14 20:20:00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民航局近日发布通告,明确机场内和航空器内严禁的11种行为。民航公安机关表示将从重从快打击危害民航运输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据悉,7月底至8月初,民航公安机关已查处15起旅客“任性”行为,分别给予罚款和拘留等处罚。 说实话,细读这项通告,昭示的无非是一些常识、一些早就列于法规之内或者多次重申的内容。比如,坐飞机不能吸烟,不能使用手机,不能带打火机,不能威胁机组人员……这些难道不是坐飞机的基本常识? 然而,遗憾的是,如此常识,竟需民航局特别“关照”,以通告形式一而再、再而三地昭告天下。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法治和文明在飞机这片方寸之地遭遇的现实尴尬。它相当尖锐地彰显出少数公民在蓝天上的“任性”行为,给飞行安全带来的秩序之忧。 就在前几日,一名10周岁女孩因辱骂乘务长被机长请下飞机的新闻,还闹得沸沸扬扬。小女孩辱骂乘务长,倒也罢了,监护人竟也拒绝道歉;拒载发生后,同行10人也要求下机。颇有戏剧色彩的是,涉事的厦门航空起先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罚机组,反倒是网民们不干了,还有民航自媒体吐槽“惯坏了熊孩子”,如此舆论之下,厦航最终选择力挺机长的拒载行为。 此事说明什么?说明了一种社会情态。那就是,公众已经对一些人在飞机上逾越底线的行为大为不满,对一些人的无理取闹看不下去。从严塑造“空中之旅”的法治和礼仪,成为绝大多数公民发自内心的呼唤。从这个角度看,民航局的此次通告,倒也顺应了社会期待。 飞机,弹丸之地,安全却特殊。别看飞机方便,但安全上的丝毫疏忽,都将是灭顶之灾。乘客的一次小任性,无异于将别人生命置于险地的冒险。动辄辱骂机组人员,动辄占据机场跑道,变着法儿带打火机上飞机,机上抽烟、不关手机,如此任性,置他人生命安全于何处?起码的规则意识、尊重他人的意识,不可少。 对这些行为,一方面严格执法应是常态。其实所谓的“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无非是回归法律本有的力度,今天的严厉倒反映出过往对这些行为的纵容。另一方面,公众应该站出来发声,力挺执法,共同谴责。法律的威慑、道德的高压,双管齐下,才能剿灭任性。 实际上,任性的空中之旅,不过是当下中国种种旅行病的缩影。为什么以前飞机上的任性见得少?无非是如今日子更富足了,远行机会增多了,坐飞机更普遍了,良莠不齐的行为也就多了。何止飞机上如此?异国他乡公共场所的喧闹中,热点景区的争抢中,无不如是。 如何消除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粗鄙习惯和自由散漫?富裕起来的中国,还需继续上法治和礼仪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