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曝光和测光,傻傻分不清楚

 泾渭书院 2015-08-17


我们想说的话


《原来这么拍》第一集昨晚上线,一天没到已经在腾讯视频上过万了!在穷游论坛的旅行摄影板块里也被头图推荐了,感谢大家!


今天在视频放出来后小伙伴们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有几位观众甚至写了长长的一大串的观后感,有这样的观众相信我们的节目一定会越做越好!





同学们提的最多的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表示太短啦看不够呀。其实这一集我们是带着几年前的问题去解决的。但如果一集内容面面俱到的话,别说五分钟,五十分钟都打不住!只能每期讲一个要点。表现形式有多种,还是片子中那句话:请期待下一次的摄影揭秘!(播放时间是每周一和周四晚哦)。


第二就是有同学表示对曝光和测光有一些疑问。对于刚刚学习摄影的同学们来说其实这理解起来确实有一些难度,我们也很难在5分钟的时间把这个讲清楚,毕竟在张老师的《旅行摄影圣经2——实战为王》里花了整整一章的内容去讲了这些。所以今天我们就简单就视频的内容对测光和曝光的问题作一些补充~



测光和曝光都是啥?


测光和曝光是两个概念。测光指利用某种方式对现场的亮度进行测量,其结果是曝光的参考依据;而曝光则指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参考或修正测光结果来对照片亮度影调的控制,也就是对测光结果思考、分析、主观选择的结果。前者是测量方法,后者是主观控制。


视频中小吴哥日出的场景中天空和地面的亮度相差很大(太阳光还未照射到地面)。所以对着这两个区域测光后得到的画面是相差很大的和人眼不同,相机无法将它们全部记录下来(对,再贵的相机也不行)。



如果对着天空(即明亮区域)测光,那么地面就会漆黑一片,这跟我们在背对太阳拍摄时拍出来的人物往往是剪影是一个道理。


▲测光区域不同,画面亮度也不相同。但在这种大光比的情况下两者很难兼得


如果对着地面(即阴暗区域)测光,地面的细节虽然开始能看到一些了,但你看天空已经完全过曝了,并不好看。想要两者兼得,最好的办法还是使用滤镜将它们全部保留下来。



18%灰与灰卡测光


什么是18%灰?自然界中的光线是千变万化的,同样的光线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反射出来的亮度也不一样,这就给我们判断曝光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让测光更具操作性,一些相机厂家联合起来做了个研究,发现蓝天、绿树、草地、房屋、肤色等许多常见的拍摄主体的反射率差不多都是18%的灰度,他们就把18%的中性灰作为测光的基准。


▲灰卡


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准一片中性灰的区域测光,测光结果将会是准确的,无需作任何补偿。如果对准的区域比中性灰更亮或更暗的话,测光值就需要做相应的补偿才能获得与现场一致的亮度效果。其实我们平常日晒下的亚洲人手背亮度也接近18%灰度,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对着手背测光结果还挺准!



为啥要用滤镜?


▲相机在光比较大的情况下太亮和太暗的部分都无法被很好地记录下来


人眼在观察很多场景时,可以很轻易地同时对亮部与暗部的感光。但在风光摄影中,测光往往是一大难点,因为不管是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亮度曝光。太亮和太暗的部分都无法被很好地记录下来。



滤镜来平衡光比后画面改善


最常见的便是拍摄带天空的风景时,不是天太白就是地太暗。我们需要各种手段平衡画面中的亮度差,来满足曝光的需求。GND滤镜便是其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武器。


如果对视频内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大家直接回复告诉我们哦~我们每一条都会看哒。能够解决大家摄影中的问题,本身就是我们《原来这么拍》诞生的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