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空调必须先看铭牌:警惕“僵尸空调”危害大!】-

 成功属于俊 2015-08-17
[摘要]虽然,“僵尸肉”事件已经过去,可是“僵尸肉”事件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了谈“肉”色变恐惧。对厂家来说,能够做到以销定产、理性管控,就可以从源头降低“僵尸空调”出现的,以定制化下单进行生产,基本上可以避免“僵尸空调”现象的产生。

虽然,“僵尸肉”事件已经过去,可是“僵尸肉”事件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了谈“肉”色变恐惧。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僵尸”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食品领域,其实在家电领域也有。

“僵尸空调”有危害

譬如说,技术发展迅速的彩电,出厂3年后没有销售的话,系统配置已经大大落后。如果赶在产品迭代的关键节点,用户在商店买到的已经是被淘汰产品。彩电还算是好的,起码还能够使用,也无需过多考虑安全问题。如果换做空调,积压3年或3年以上的产品到了消费者手里,很可能是一个不能用或者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产品。

因此,有专业人士就指出,空调3年或3年以上还没有销售出去,就如同是一台“僵尸空调”。专业技术人员分析认为,第一,在积压3年期间压缩机从来没有工作,聚集在系统内的制冷剂,有泄漏、凝固、变质等或腐蚀系统配件的可能性。这样的空调再投入使用,如果不进行安全检测或专业维护,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了上述的空调产品自身技术安全问题,对经销商来说“僵尸空调”的危害也不小。一是占用资金。经销商经营需要大批流动资金,如果存有大批“僵尸空调“,就等于资金沉淀。不仅需要支付利息等,还有资金贬值的风险;二是“僵尸空调”如果产生危险后果,虽然生产厂家要负主要责任,但经销商的连带责任也是难以免除的;三是经销商直接面对用户,因此可能与用户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甚至会因经营“僵尸空调“名誉受损。

因此,“僵尸空调“对空调行业来说,不仅是厂家的难以启齿的隐痛,也是经销商的潜在经营风险。同时,也给用户、消费者带来利益损害。

产能过剩是主因

近年来,空调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各个空调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顾市场需求实际,拼命加码生产释放产能,结果导致行业库存高企,竞争加剧。

据专业市场监测机构数据显示,2014冷年结束行业库存达到2800万套,2015年这一数据创纪录的达到3700万套。如果这一数据可靠,那么就意味着2015年库存接近国内年销售量。

换句话说,接近4000万套行业库存,就是行业企业一年内不再生产,也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可是,如若叫哪个厂家一年不生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先放下机器生锈、产值没有不说,熟练技术工人谁来养活?企业怎么正常运转?不是面临倒闭吗?

因此,厂家就是能够意识到产能过剩的巨大危险,还是不愿意自己率先停产、限产,反倒是加码生产,在行业中以“价格战“清场,以打压、挤压竞争品牌的生存空间。2015冷年行业内掀起的价格战,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产能过剩有关。

问题正是在于,这种强势的以扩大产能的清场行动,造成了渠道、终端产品积压严重,积压长久终究会出现“僵尸空调“现象,不得不令业内引起重视。而这又是一个悖论。

定制避免出“僵尸”

在国内空调行业,欲避免出现“僵尸空调”现象,不是没有可能,这不仅需要厂家的自律,还需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如果能够按照市场状况,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科学的排产、进货、经营,“僵尸”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对厂家来说,能够做到以销定产、理性管控,就可以从源头降低“僵尸空调”出现的,以定制化下单进行生产,基本上可以避免“僵尸空调”现象的产生。

当然有人会说,空调是季节性的产品,如果厂家、商家不压货,旺季销量出现暴增,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压货是空调行业经营特点。但是,要考虑到,空调行业出现这一特点,是建立在产品更新迭代周期长的时代,而现在产品迭代快,2、3年就是一个产品迭代周期,再以压货的经营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规律也会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

其次,对于渠道、经销商来说,改变经营方式也是新的课题。以需求向厂家定制作为新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强化经营的针对性,既可以提高产品周转速率,还可以规避经营风险。毕竟,现在随着空调逐步成为生活日常用品,其季节属性越来越淡化,而迭代加速的才是新的特点。

再次,对消费者、用户来说,在产品更新迭代周期缩短的情况下,要学会辨识购买产品的技巧。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在购买空调之前,上网搜索最新的空调概念、流行趋势,只要是购买最新概念的产品,基本都不会是“僵尸空调”;另一方面,就是看铭牌。每个产品出厂时都会有产品检验员盖章的检测铭牌,铭牌上都会标明生产或出厂日期,看了名牌就会知晓产品是新还是老,会不会沦落为“僵尸”产品。

总之,在产品更新迭代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厂商不能总是抱着老经验办事,与时俱进才能基业长青。对用户来说,也要能跟得上时代步伐,这样才能消费个明白。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