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书法之“韵味”

 太极水 2015-08-17

在人们的艺术活动中,常常被挂在嘴边的两个字----“ 韵味”,说起来是一个深奥的话题。

人类发展到有了精神,便有了艺术。有了艺术,便产生了风韵、神韵。这风神之韵进入会心者的视觉或听觉便产生了“韵味”。

书法中的韵味是书法作品在美学意义上的极致,是一种恬淡到深远的精神和内在气息的溢泻,呈示着人的性情本真。一件有韵味的作品,在品咂把玩中咀嚼无滓、耐人寻味。书中所蕴含的类似于诗的余味,观后如音韵一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蓄藏着某种余味,唤人掘其内在精神,应该说也是对“韵”的一种解释。因为大“韵”均表明在形质之外,所以说“韵”是人的风度才情、精神境界、品位格调、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

东坡曰:“以钟王之迹,萧散淡远,妙在笔画之外。” 很显然,他的意思是,“韵”不在形质与技巧之间,而是一种入神的状态,这种简远的“淡”境是臻于修悟的心境,是一种高度自觉的独立品格。

黄山谷在论晋人说:“观魏晋人论事,皆语少而意密,大都犹有古人风泽,略可想见。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在他看来,“韵”是潜藏在风流名士心中的那种高尚的内在品性,象征着人精神的极致。

如此说来,人的精神何以能进入笔端,并横生出某种妙趣,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功力的修炼和品格的培养。通过外显的线条来表达内在深处的蕴涵、情致,没有功底没有蕴涵作支撑,也就没有韵味可品。大凡品格有多高,就会呈现相应的韵致。纵观书法史中的先贤大家,哪一位不是博学余暇,游手于斯,而更具有超乎常人的探索精神。他们所留下的诸多神妙之作,表达着各自的心境和性情,那些彰其学识、释其哀乐之“韵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激发情感的力量。看:羲书萧散俊逸、天姿神纵,如烟菲露结、凤翥龙蟠;颜书龙蛇腾掷、气韵沉雄,如项羽挂甲、岳立渊停;褚书铅华卓约、婉媚遒逸,如美人婵娟、舞笑歌台;苏书质朴无华、挺立士风,如儒林雅士,得道高人……。这些表象皆向欣赏者传递着潜藏在作者心中那种超凡的精神独创。

说了这些,似乎还未能给书法“韵味”下定义,这正是书法的玄妙之所在。正如袁宏道所称:“世人所难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一些人对书法顶礼膜拜,甚至在一点一画中往往耗尽一生也不得,这正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

一般说来,具备了功力和才情,趣味自生。也就是说当理想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成中达到高级升华时,风韵(即韵味)就会从作品中显露出来。怎样才能到达这“高级升华”时,应该说是书法人一辈子所追崇和努力的目标。

余学书数十载,心灵上仰“空山无人,流水花开”之心境,性情上慕“气吞寰宇,解衣盘礴,视大山为土丘”之气度。只叹才学疏浅,至今只能说还处在对书法形质的揉化阶段,书作还未能真正进入形象创造的精神领地。但深谙惟学之理。清人王绂论书云:“通经学古,适性闲情,其本也。书之为技、末之末也。胸无数百卷书,不能作笔。心无敬畏意,无真实体道意,虽笔画结构精妙入神,其品可以不传。”他告诉我们,“作笔”不是单靠精熟的技巧,不广泛读书,不深入体会,那种“道意”(境界)是难以企及的。思想境界的提升是有个孕育过程的,也就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现代人应在传统精髓中汲取养料,在精博的古韵中去理解人文精神。在探索中去把玩前人的独创意趣。只有从字内字外全方位的修悟,才能培养出超然的情致,才能逐步使艺术臻于高格,书作才能让欣赏者感觉有点“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