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有幾毒?
如果有以下的徵狀,很可能是身體受到毒物連累。 徵狀愈明顯,表示中毒愈深: 1. 舌頭長苔,口腔感到黏膩 2. 皮膚出疹、痘子 3. 換季時皮膚痕癢 4. 牙周病不易治癒 5. 臉部皮膚粗糙 6. 口臭、體臭、放臭屁 7. 經常有酸性物質由胃部升上口腔,影響唾液 8. 尿液混濁 9. 胃部經常不適 10. 口部湧出酸唾液 11. 經常輕瀉或便秘 12. 失去胃口,食物無味 13. 經常失眠,夢多 14. 無緣無故脾氣暴燥或抑鬱 15. 梳頭時脫髮嚴重 16. 早上起床好辛苦,四肢無力 17. 長期無故疲累、沒精打采、提不起勁做事 18. 免疫力下降,時常感冒 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毒呢? 原來我們身體裡的積毒,主要有四大來源: 1. 環境污染--空氣裡的化學毒物、周圍的輻射物質、西藥及手術過程使用的毒性物品等等。 2. 食物污染--人工添加劑、農藥殘餘、食水的污染物、燒烤及微波爐產生的毒物、煙酒等。 3. 新陳代謝的廢物--身體正常運作所產生的毒素。 4. 負性情緒--每當我們不開心,特別是被強烈的怨恨、恐懼、憤怒、無助感充斥內心之時,會引發體內激素產生劇毒物質,迅即傳遍全身。 知道自己吃進了多少毒物嗎? 如果你在現代社會生活、像大家一般那樣做人那樣吃的話,你就 v 天天由早到晚吸入環境的污染空氣(包括鉛、石綿、一氧化碳、硫化物、甲醛、二手煙裡的幾百種致癌物等) v 不斷喝有毒的水和各式各樣飲品; v 每年約吸收5.5公斤化學食物添加劑(合法使用的近30,000種)、3.7公斤殺蟲藥。 為甚麼要排毒? 排出毒素與吃甚麼進肚一樣重要。 人之所以會生病,毒素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試問充斥一身毒素的身體,又怎會健康? 今天,你每天吸的空氣充滿毒性化學物質,你喝的水、吃的食物亦然,你在辦公室裡、在街上、在家裡均長期被這些傢夥重重包圍。此外,你長期吃不該多吃的食物,吃進肚裡的東西往往未及好好消化便吃下一餐,代謝廢物又不能及時排泄出體外,最終難免留在腸道淤積,成為毒物。 所以,現代城市人不該擔心營養不夠,反而應該關心過多的毒素可以怎樣排走。 想康復為甚麼要先排毒? 所謂「排毒」,就是指清除人體內的「有毒物質」,即一切干擾身體功能正常運作的東西。 人體本來就是一副高效能的排毒機器,理應能夠不斷清理體內的毒物。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清理的工夫做得不夠好,久而久之體內累積的毒物產生了游離子(不穩定 的粒子),它們入侵及破壞細胞,造成全身功能受損,體內生態失衡,病就是這樣形成的。因此,要爭取康復,必須讓身體恢復乾淨,好讓各器官再次正常運作。 此時此地我們個個不斷在體內累積毒素。 生活越違反自然,積毒越多。 我們每一餐吃熟食和其他垃圾食品飲品,都令身體震驚、不知所措,進入緊張狀態,大腦分泌緊張激素。 我們每次喝咖啡奶茶汽水吃甜食來「提神」,只是令大腦分泌更多緊張激素,導致整個人處於作戰狀態。 於是,我們很快就疲憊乏力又沮喪無精神,但是為了維持工作能力,不得不加倍「服毒」來刺激神經,勉強撐下去。 結果久而久之,我們的身體 (a) 從來得不到鬆弛回復正常狀態運作,更累更無精神更需要刺激造成惡性循環; (b) 天生的各種機制功能受到破壞,大腦中央掌控逐漸運作失常; (c) 體內由於緊張、食物不消化、情緒欠佳等原因大量積毒。 整個人越來越緊張、抵抗力越來越差、工作能力下降、病患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終於有一天崩潰,大病甚至悴死。 這,正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也可謂功能無量:養活了大批根本不應該培訓的醫生、令藥廠和它們的股東發大財)。 如果這個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結局(大病甚至悴死),現在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做補救工夫的時候—-早一分鐘都有著數。 改變生活方式就是從此過綠色生活(聽阿祥講過不少囉)。做補救工夫就是排毒:盡快清除自出娘胎以來在每個細胞內的積毒。 甚麼時候最適宜排毒? 一年的開始── 讓身心靈重生,而在寒冬裡清理有形無形的垃圾,一定更方便春天來到全面復甦,欣欣向榮。 生命新的開始──例如結婚(或離婚)、換工、遷居、移民、修道(受洗、受戒等),清身又清心送走往日的舊漬舊患,於是一切將更美滿順利。 辛勞時段結束── 例如大project趕工完成、經過了十多小時飛行或長途遠足,排毒可令身體大休息,幫助恢復元氣。這時做斷食、單一飲食、洗腸都是愛自己的表現。 疲倦情緒低落── 排毒是最有效的減壓解鬱方法,每當整個人能量低、甚麼都不想做又覺得好不舒服,或是心碎、沮喪、悶悶不樂之時,做了排毒之後奇蹟即告出現。 開始作病── 想減少辛苦,減低風險,馬上做排毒。因為病就是身體再沒有其他方法送走積存的毒物不得已採取的激烈最後手段,排毒就是自己主動去做同一種功夫! 最快速又徹底的排毒方法是什麼? (a) 食生 + (b) 斷食 + (c) 洗腸。
為甚麼排毒是治病的唯一方法? 身體有病,皆因體內毒素太多,需要進行激烈的大掃除,移走毒素。這個不舒服的過程就是生病。 一天未將毒素移到稍為可以接受的水平,一天就繼續病,斷斷續續下去。 不排毒,不會真正康復。 排毒有了相當效果,就不會病──身體無須去病。 * * * * * * 比喻:一家人住700呎的一層樓,每天製造垃圾一小袋,晚晚臨睡之前,由媽媽或家務助理拿到門外供專人收集。向安無事。 可是由於難以置信的原因,這一家人生產垃圾數量劇增,由每天1小袋變成100大袋、甚至1000大袋,於是各人一天到晚忙過不了,將大袋大袋又臭又重的垃圾搬出屋外。 即使他們怎麼努力,甚麼也不做,疲於奔命去搬,屋中仍然有以千袋計的垃圾積存,廳房廁房走廊堆滿了大袋大袋,令大家連躺下來睡覺的空間也沒有,不可能繼續生活。 他們計算過,必須維持2000袋以下的數目,這層樓才可以住人,否則活不下去。 有一個辦法加速高效能搬走垃圾:召請外勞──就如香港人聘用年青力壯的印巴裔尼泊爾裔壯丁,一於call他們進屋勞動。他們就是所謂的惡菌、病毒。 這一招果然奏效。勞動期間,屋內天翻地覆,那就是發炎、發燒。個人感到疼痛、暈眩、乏力、作嘔作悶,那就是排毒引起的反應癥狀。 等到激烈勞動那種搬運垃圾到外面的過程有成績,終於全屋只餘不及2000袋,暫時收工,將外勞打死(白血球吞噬這些所謂「入侵」的客人,然後排走──鼻涕痰涎膿就是白血球和細菌病毒的屍體),「戰爭」停息,病情退下,「病醫好了」,身體虛弱。 但是很快垃圾又巨量囤積,超出2000袋的可接受數目,人即再次病倒。如果數目過高,這次需要更厲害的外勞(更「惡」的菌)來幫忙。生病的過程,連同「激烈戰況」所帶來的不適,又再演一趟。 如此周而復始,人一天一天孱弱下去,直到死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