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日剧的时光】心水日剧片单推荐(下篇)

 真友书屋 2015-08-17

进入2000年后,日剧开启了类型化多样化的尝试,纯爱剧不再是最受欢迎的日剧(起码不再长期占据收视率榜首),职场剧、推理剧、残障剧都曾各领风骚,成为一时话题之选。


这辑不会推荐这些大热门。我私心想要推荐的是,那些当时并没有什么话题炒作,却深深刻在我心里的剧集,他们或温暖或深刻,或舒缓或纠结,无一例外的,都是对现实生活有所体悟和抚慰的佳作。于我来说,治愈,是看日剧的最高表达。




▼ 不需要爱的夏天 2002年


因为太爱这部剧了,也因为这部剧最适合在这样的夏天看,所以私心将它放在第一位推荐。


虽然剧名点出了这是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但其实这部剧的前三分之二都透着一股冷冽的气息,没错,它不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纯爱剧。男主和女主的邂逅并不是源于美好的爱情,而是藏着巨大的谎言,随着故事的进程,我们才发现女主早就生活在一个充满背叛和欺骗的漩涡中,所以“不需要爱”是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此剧邀请了渡部笃郎来担纲带着邪魅气息,残酷又温柔的牛郎一角。这里要好好说说渡部笃郎这个演员,他不是那种能够让你一眼心动的帅哥,却是个魅力十足的演员。我对他最早的印象是来自于美丽人生女主的逗逼哥哥,没想到再次看到居然是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角色,而和当时带着一脸少女颜的广末凉子搭戏,居然毫无违和感。后来看了好几部他的剧,继续、First love,永远的仔,包括老徐的最初的爱,最后的爱,还有张导的金陵十三钗,无论主角还是配角,他的表演从来都在水准之上(哪怕对手很烂,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


而在此剧中,一直被谎言纠缠着真心的白鸟礼治,绝对是渡部叔(啊当时还不是叔呢)最亮眼的一次发挥,前一秒还是妖娆妩媚,风情万种的牛郎,下一刻就扮演起了值得依靠信赖的好哥哥,这一瞬的眼神暗藏杀机,一转头却又满溢着温柔宠溺,各种情绪转换,角度拿捏,精确至极。


13年听说韩国也翻拍了这部经典日剧,还是大长腿赵寅成欧巴和乔妹演的,去看了几场戏,只能说颜是好,景是美,然而本该是爱恨纠葛进退两难的感情戏却成了一帧一帧的时装大片,请原谅我这种更加注重人物情感命运的日剧粉实在get不到韩剧的point。




▼ 朋友 2002年


说起日剧和韩剧,其实是很微妙的一种关系。2000年后,即使是死忠日剧粉,肯定也会记得韩流对日剧的冲击。风靡全亚洲的那部蓝色生死恋,不仅捧红了乔妹和宋承宪这对CP,还跳出了一个韩版的木村拓哉,元斌。

于是,趁着这股热潮,日本和韩国两地的电视台有了初次的合作,开始了日韩合拍剧。而这部剧集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催生的。


彼时恭子姑娘稍稍褪去了一点婴儿肥,而元斌还带着招牌式的清新笑容,甚至在活力四射的恭子姑娘面前还有那么一丝腼腆。可在我这样的观众看来,这两个人搭戏简直配一脸,把日后竹野内丰&崔智友,宋承宪&菜菜子这几对大牌组合甩在1400光年以外啊。


这一部日韩合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画面继承了韩剧一贯的唯美风(其实日剧也不输啦),而剧情却是非常日剧,即使只有短短的2集,女主热情努力积极,为所爱之人自学韩语,攒钱去韩国都是为了他,即使分手也总想离他更近一点。至今回忆起两人冲破语言和国籍的樊篱,最后相拥相吻的场景,还是那么怦然心动。



元斌还没有升级做大叔,肥恭也还是一脸少女颜


▼ 我的生存之道 2003年


现在人们提起催泪励志剧恐怕第一个会提起一公升的眼泪吧,但我想说这本生存之道才是鼻祖(咦,不应该是血疑嘛)。


剧中草剪刚饰演的高中老师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想爱而不能爱,有梦却不敢追,只是庸庸无为地活着,直到医生的一纸死亡判决书才将他一拳打醒。日剧的真实在于,所有人都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于是剧集的前半部就是展现他的害怕、后悔、挣扎,而日剧的戏剧化也在于,把人放入绝境之后,却更容易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渴望。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直面探讨生命尾声的剧作,有剧评说此剧是让观众旁观了一场死亡。虽然主角的生命在不断进入倒计时,故事却是越往后越是充满了生的希望和乐趣。什么是好剧,我想,像此剧这样,教你读懂生活领会生命意义所在的剧就是好剧。




▼ 砂之器 2004年


此剧是社会派推理作家松本清张的小说,70年代曾改编成电影,80年代和人证等片一起引进国内。小说本身寓意要深刻得多,揭露了更多的战后日本的社会问题。但是改编的电影则去掉了很多旁枝末节,将焦点集中在主角的命运悲剧上。


而04年的这部日剧,显然受电影启发更多,也去除了繁杂细碎的生活片段,精巧布局成一部推理剧。故事沿着两条主要线索展开,主角和贺杀人之后的心路历程和刑警今西的侦破过程,杀人者在一开始就让观众知晓,所以整部剧所要揭示的并不是“凶手是谁”而是“凶手的动机何在”(会不会是受古畑大神的启发)。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最后引出该剧的主题,正是和贺创作的那首名为《宿命》的钢琴曲。


最值得一提的,此剧中帅气钢琴家男主的扮演者是中居正广(话说队长真爱演这种苦大仇深的角色),而另一重要人物今西刑警则是由大后来成为跃上好莱坞大银幕的大明星渡边谦饰演。也许是角色所限,当时渡边谦的表演只能算作中规中矩,但说起中居,那简直是演技爆棚啊。前半段的阴沉,最后车站里的嘶吼和面对生父时泪如雨下,都让人特别地揪心。


后来才发现,本剧和白色巨塔是同年级生,在年终日剧大赏的角逐中,中居正广从唐泽寿明手中抢走了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中居阴沉纠结的“眼”技是此剧灵魂所在


▼ Orange days 2004年


日剧最典型的校园剧,有一点特殊的是,女主是个听障患者。不过此剧没有向着残障剧的方向发展。女主是一位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大学女生,执着任性骄傲,男主也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大学男生,善良迷茫温柔。


没有撕逼,没有堕胎,没有炫富,可照样能把学生时代的爱情讲得感人真挚,就像剧名一样,充满了酸酸涩涩却又甜甜暖暖的回忆。


剧中当时还在做大配角的瑛太和树里MM,在若干年后也是借北川悦吏子的手,谈了一场无法坦诚相对的恋爱。可是比起那样纠结的情感,我却还是更喜欢柴姐和妻夫木聪这部没有语言全凭眼神和手语交流的定情之作。



有爱有泪有欢笑的大学橙色岁月


大爱Mr. Children的主题歌


▼ 没有玫瑰的花店 2008年


和不需要爱的夏天一样,每到冬天都会想要重温这部虽然寒冷却透着温暖的剧。然而如果你看到此剧的编剧是野岛伸司,那就会了解在温情脉脉的背后必然包裹着人性的阴暗面。如果说不需要爱的夏天是一个由恶意转化为爱的故事,那么没有玫瑰的花店应该说从一开始就是爱意包裹着恨的故事。


玫瑰代表着爱情,花店不出售玫瑰,也就是不为恋人提供贩卖爱情的道具。然而玫瑰也是男主深爱的,愿意为其付出一切的那个女生最爱的花朵,于是这也就成了男主为她保留的那个独特的位置。无论是雪地里绽开的那把红雨伞,还是结尾那一朵盈盈盛开着的玫瑰花,从始至终,玫瑰的意象在剧中反复出现,直到最后才揭开它的另一层含义。


在我看来,这是野岛大神这么多年集大成的一部剧作,他不仅讲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更试图去探讨亲子关系、童年阴影、人格形成等等人生深层次的问题,当然天性浪漫派的剧作家还是赋予这个故事最最温暖和善解人意的结局。


再来说一说此剧的演员,一如既往温柔如水的结子姐姐和长相并不那么温柔的香取慎吾,乍一看有点美女与野兽的味道,却也是意外地不违和(甚至觉得比和大神更搭)。然而最出彩的却是剧中小演员八木优希(连大神都一顿猛夸),在剧中有着超乎成人的演技发挥。


最后推荐主题曲 山下達郎 ずっと一绪さ



玫瑰才是贯穿始终的主角


▼ 深夜食堂 2009年、2011年


开头说了本来这个系列不打算推特别大热的剧集,但同样的,也是实在掩饰不住我对此剧的深爱,就把它放进来了。这剧恐怕不看日剧的童鞋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顺带还将muji平底锅的销量在中国市场上拉升了好几倍。


可以说,再没有比日剧这种艺术形式更适合这样娓娓讲述关于美食和人情的羁绊了。一家只开在深夜的小饭馆,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端出的每一道料理,都牵出了一段带着温度的故事。小品式的剧集,不长,正适合睡前窝在床上看一集。戏中的他们品尝着店主精心烹制的料理,而戏外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借此在品味这冷暖人生呢?


菜根谭有一句,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深以为这是对于此剧的最佳解读。



最适合临睡前看的小品,带着满满的温暖和感动安然睡去


▼ 横山秀夫悬疑剧 2010年


如今说起日剧推理剧,恐怕无人不知东野圭吾的大名,且不说伽利略新参者等几个长篇,就算用他几个短篇故事集结的东野圭吾悬疑故事那套剧,都是当年日剧的大热门。


但我更推崇这套横山秀夫的悬疑剧。科普一下,横山秀夫也是日本当代优秀的推理作家,最擅长的是警察小说,之前也有改编的临场以及自己做编剧的颜,都是口碑不错的剧集。日本媒体称他是“平成的松本清张”,“一笔入魂”的推理小说家,大概是当过十多年记者的缘故,他的笔下有更多对社会的体察和反思,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构思严谨,笔力遒劲,故事同人物性格刻画都很有深度。


此剧就是选取了横山秀夫四个短篇改编,不若东野桑编织情节的精巧缜密,却胜在刀刀入骨的心理刻画。悬疑气氛和节奏只是外壳,写实的笔力和四大主演精彩的演绎才是撑起整部剧集的灵魂故事中吸引人的,永远是人物的命运。


四则故事中,尤以渡部叔为最佳(没错我就是掩饰不住对他的爱),隐忍的性格最后酿成的悲剧,抵不住内心煎熬,层次分明的表演,让人心生悲戚。



最爱渡部叔演绎灰色人生


▼ 七个会议 2013年


13年大热的剧集无疑是半泽直树,但恐怕很少有人关注到同一原著作者其实有另一部更加出色的改编剧集,就是这本几乎同时期推出的,同样是描绘组织内部的权利倾轧斗阵的职场剧。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集(长度还不及半泽的一半),然而比起半泽扁平的人物性格和平铺直叙的方式,这是一部更加深刻厚重的剧集,故事的起承转合很扣人心,角色塑造也是多面立体的(半泽这个人物真的比较单薄,然而这并不代表雅人叔演得不好),对于人和制度以及组织关系的反思很有力,更别说还有强大的配乐和完美的演绎。


有人说这剧好看的原因是在于导演堀切園健太郎精准调度和掌控力,这我第一次听说日剧导演凌驾于编剧之上的。果不其然,后来去翻了导演的外事警察、漫长的告别,都是统一的暗黑的影像,阴沉的氛围,人性与制度的角力,嗯,也算是一个风格化的导演。



摄影、配乐、演绎相得益彰,我心中的2013年度最佳


▼ 一吻定情 东京篇 2013年


又忍不住又破例了。13年另一位大热的直树桑,不过这个直树在日本国内并没有什么大的反响,却在我国收到无数赞誉和追捧。


坦白说把古川小哥的颜放在美少年成堆的日本,的确排不上号,但其海外求学的经历和优良的家教赋予他的温润气质,却成了直树这个经典角色的不二人选。而同颜艺赛高活泼性格好相处的穗香妹子一搭戏,就是说不出的舒服,活脱脱漫画里走出来的CP啊,连身高差都成了萌的对象,谁敢不买账?


此片更强大的地方是在于,电视台请了多田熏老师当年笔下描绘的那个冷淡难搞孤高傲娇的直树,的原型,也就是多田老师的老公西村茂来担当监制,有别于十年前那版不明不白的爱,这一次直树坠入情网的轨迹可谓相当清晰,他对琴子一点一滴的爱护,跟金酱的争风吃醋,以及呵护那份小小的萌芽的爱意的用心,在剧中一览无余。而这一版的琴子也比前一版更努力更用力更执着地走入了直树的内心世界。在沿着爱情奔跑的轨道上,琴子因为追逐着直树的步伐,从一个无知少女开始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原来,爱上他其实是因为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卡尔维诺对于经典定义,首当其冲的就是“重读”,沿用到影视剧上,便是“翻拍”了。在如此之多的翻拍版本中,我们仍可以从这个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中看出新意看出心动,也许这就是此剧最大的成功了。



这一幕甜腻了几多少女心



=============历时一年完结后的碎碎念=========


本来这个推荐只是私人性质的,然而日剧实在是个太大的剧库,年份又长,精品又多,众位在留言里提到了好剧,我都还来不及列进去,也是怕自己写不好。现在写完了上中下三篇,可以考虑出个番外,来写一写你们中意的剧集,请各位表客气,尽量砸list过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