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海南民间就有对黄花梨有两种叫法,“花梨公和花梨母”,然而这些叫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误解。人们有了这样的看法,花梨公,树种名海南黄檀,花梨母,树种名降香黄檀。所以黄花梨公不值钱反而还没被列入红木类别,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从民间的叫法上来说黄花梨分公母是用来区别树木的木质特点,然而现在有很多人却把原来的叫法曲解变相的成为一种区分黄花梨的手段。其实他们都是黄花梨,只不过颜色深浅、纹理上的差异而已,所以那样的区分手段让很多行家和收藏者颇感无奈。 买者请上懂行的朋友一起,在树下转悠半天,不能钻孔,全凭经验判断海黄价值 花梨母心材较小,多呈红褐至紫褐色,边材多呈浅黄色。后者称为花梨母,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油梨”。 花梨公,心材较大,多呈深褐色,边材多呈黄褐色;海南当地人把前者称为花梨公,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糠梨”。 但是很多人会把花梨公当时还没人叫糠梨的黄花梨木材当成比花梨母第一档次或者不承认他是黄花梨,还得出这样的定义(花梨公,树种名海南黄檀,它没有列入红木国标,是普通木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