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浩的行草书《桃花源记》

 文山书院 2015-08-17

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为兰亭奖新媒展题字


“王浩的行草书宗法二王、孙过庭《书谱》、章草、魏晋残纸、对倪元璐更是顶礼膜拜。故其书法亦古亦媚、亦密亦疏,颇有晋人之风。”

-李啸(中国书协理事)



王浩

王浩(笔名王灏),1965年10月生于江苏沭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之乡联谊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宿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获得者。


书法作品获奖: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


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权威性展览并获奖,并被国内、国外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出版《王灏书法艺术》;受中国书法家协会表彰,授予2009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称号。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区域发展,2013年,荣获政府三等功、特别贡献奖。



王浩行草《桃花源记》欣赏

书法思考/袁群

缓缓打开王浩老师长卷《桃花源记》时,晋人风韵帧帧扑面,忽而浓墨重笔,忽而矫健奔放,二王的法度、唐草的洒脱、书谱的张弛,构成了整幅作品的酣畅淋漓。在这里炎热夏日,观王浩老师《桃花源记》,似乎真能消暑。



《“快乐书法”的缔造者》(节选)
李啸(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2005年王浩当选沭阳县书协主席后,他便提出了协会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千方百计挖掘培养人才,和谐共进,团结包容,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提出了“快乐书法”的理念,强调突出书法艺术的人文性,用书法来团结社会各界,凝聚人心,升华情感。茶社雅集、酒肆小聚等沙龙式的艺术交流,书友们畅谈学书心得,针砭当下书风。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交流了感悟。



我曾半开玩笑地对王浩兄说:“兄当为“字如其人”的范例。身高185米,魁梧潇洒,气度不俗。其为人诚实敦厚,侠肝义胆。其书风朴茂俊逸,仪态多姿。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的专业展览,诸体皆善,是个“多面手”他的楷书遍临初唐诸家,行草遍涉二王一系,后痴迷于倪瓒、北魏墓志、熔古铸今,借碑入帖,形成了自家的面目。更为可贵的是,近年来他尝试以行书的笔法调和楷书,使楷书越写越生动,令我刮目。



他的行草书宗法二王、孙过庭《书谱》、章草、魏晋残纸、对倪元璐更是顶礼膜拜。故其书法亦古亦媚、亦密亦疏,颇有晋人之风。或许王浩也受倪元璐“抒胸中之逸气”的书风影响,作书时纵笔挥洒,吴带当风,其情其性,令人击节叫好。


其隶书胎息汉碑、掺以汉砖、汉简韵致,并从清代隶书中汲取营养,颇有味道,无丝毫之俗气。在快乐中创作,在快乐中创造,在快乐中体验,这是王浩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为人、为艺的信念。受米卢“快乐足球”的启示,王浩来了个“快乐书法”,居然也让这批书法作者快乐地冲进了“世界杯”。



《任性而发的王浩》(节选)
高翔


王浩对“王字”情有独钟,把对“王字”的研习拓展到整个魏晋时期,以及所有二王体系的历代经典,特别是平复贴、魏晋文书残纸,深切感悟那个时代的气息。而魏晋以后,他则选择鲁公的“三稿”、“三表”和张旭、怀素、黄庭坚的大草以及怀素小草千字文。同时,王浩还从苏轼行书的萧散、倪瓒小楷的高古、倪元璐草书的新异与超逸中吸取营养。因此,欣赏王浩的作品,你能既能感受到他作品的深厚底蕴、不凡功力,同时能又品味到他“随性”的自由发散和洒脱大气。



《书以载道-王浩书法初探》(节选)
贺疆


王浩重视线条,着力于线形、线质方面的探索与锤炼。其作品既有纤细秀美成分,又不失雄奇苍辣。从而使得每一个字以及每一笔之间都充满了空间感和立体感,一股力量在字里行间激荡奔突。虚实苍润相生、疾涩刚柔并济的书法笔意,如同千钧之力的轻描深划,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字里行间,生发各种矛盾的因子,而又协调于通篇大局之中,浑然一体。


纵观王浩书法,可谓博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在锤炼中求新求变是他一路轨迹。三十年临池不辍,重视用笔用墨,须得千锤百炼,方得个中奥妙。从唐宋直追魏晋,从二王清雅俊逸到倪瓒的逸气横舒,从魏碑的沉雄到怀素的狂草。从他的书法作品中似乎可以看到许多历代经典名作的影子。糅取各家之长,兼容并蓄,更兼魏碑、隶书、行书、章草、飞白等笔意于自己书法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