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肾阳虚感冒100例疗效观察
2015-08-18 | 阅:  转:  |  分享 
  
笔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肾阳

虚感冒100例,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

如下。

本组辨证分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

16~75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4周~

10年。16~30岁22例,30~50岁52

例,50~75岁26例,体温在36.5℃~

37.5

生麻黄9g(先煎),细辛

4g,百合10g,仙灵脾18g,桂枝8g,

水煎分2次温服。气虚加黄芪25g,寒

湿头痛加蔓荆子12g,白芥子10g,流

清涕加薄荷4g(后下),辛夷5g,盗汗

加白薇6g,路路通6g。

痊愈(诸症基本消

失,随访1年无复发)60例;②显效(症

状减轻,半年内有复发者)

患者,男,58岁,

2001年11月4日初诊。自诉:入冬天冷

后经常感冒,已有3年余,加重1月。

症见厚衣裹头身,头痛恶寒,体温

37.3℃,喉痒,咳嗽,痰白而稀,形

体憔悴,困倦嗜睡,手足凉,流清

涕,动辄易汗出,怯寒,腰膝酸软,

腹胀纳少,目涩畏光,迎风流泪,舌

淡,苔白,脉沉迟。证属肾阳虚感

冒,治以温经解表,原方加仙灵脾

20g,黄芪20g,出汗多用白薇8g,地

骨皮12g,连服4周诸症皆除,继用金

匮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交替服半年,

感冒无复发。

感冒是临床常见病,作为医者都

会治疗普通感冒,用发汗解表治疗为

常法,大多数病人药后病除,但有一

少部分病人不易治疗。经常服用感冒

药、扑感敏冲剂、伤风感冒胶囊等酸

性药物,可奏效一时,但导致胃病者

并非罕见,甚至一感冒就须输液。尽

管如此,病情缠绵数周或数月不愈,

稍遇风寒不留意,则旧病重演。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为该病

多数为肾阳虚,卫外功能低下,先天

禀赋不足,平素肾气虚弱或年老、久

病、术后、房劳、小产、带下、感冒

后失治误治,反复发汗等,重伤肾

阳,肾气亏耗,阳虚失固而成肾阳虚

感冒。诊疗时始终抓住外感风寒,恶

寒无汗,怕风,下肢凉,头晕紧痛,

耳鸣,腰膝酸软,腰痛如折,甚至洗

头、洗脚就会感冒。动辄易汗出,背

部怯冷,打喷嚏,流清涕,口淡欲

呕,喜热饮,两目涩,畏光,迎风流

泪,大便溏,小便频数,夜尿尤甚。

倦卧,嗜睡,懒言,脉沉迟。因为本

病属少阴与太阳相表里的两感证,素

体阳虚,外感寒邪,津液亏损,阴不

及阳,阻遏阳气。治疗应助阳解表,

引邪外出。方中麻黄发汗解表,炮附

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

发汗解表,协炮附子外散阴寒,故用

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诸药合

用,共奏鼓动阳气,驱邪外出之效,

发汗不伤正,温阳不耗液,使邪去正

复而肾阳虚感冒治愈。

药物组成

治疗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临床资料

℃。



26例;③无

效(症状无明显改善)14例。总有效率

86%,治愈时间最短3周,最长半年。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肾阳虚感冒100例疗效观察

李洪功

475500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

名方验案

案1患者,男,42岁。自述近五六

日来头胀痛(太阳穴),时冷时热,口

苦,喉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两胁

发胀,服西药无效。查:精神不振,苔

白薄,脉弦。证属少阳半表半里之证,

治宜和解,小柴胡汤主之。药物组成:

柴胡12g,黄芩12g,党参9g,生姜9g,

大枣7枚,法夏9g,炙甘草9g。2剂后诸

症消失。

案2患者,男,58岁,农民。患者

有习惯性便秘史。一日晚收工时在溪中

洗手,后即感头痛恶寒发热,腹微痛。

服当地医疗站医生所处草药两剂,恶寒

稍减,而热更增,头痛不耐,口渴但不

多饮。另医又予竹叶石膏汤加减,并注

射青霉素混悬剂80万单位(1日2次),热

仍其旧。因其大便数日不行,作为腑实

予承气汤。遂下水便两次,初时热稍

减,逾时复蒸蒸发热,并增头晕、心

悸、虚烦、腹部不舒诸症。患者面部潮

红,无汗,微恶风,体温38.4℃。脉浮

微数无力,舌边尖红,黄苔不燥。此为

太阳经证,表汗不解,但未转入阳明。

从阳明经热和腑实证治疗,实未确当。

然此际再汗不宜,清热未妥,当从少阳

消息为是。处方:柴胡、黄芩、姜夏各

8g,太子参20g,白芍、枣仁10g,甘草

3g,栀子6g,姜枣为引。药进1剂,患者

颇感自适,因原方续进,后发热恶风心

烦均减,惟腹微胀,未转矢气,再加木

香6g,尽剂后热退净,神情顿爽,后以

六君子汤调理,旬日康复。

小柴胡汤治感冒2则

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第6期(第21卷总第276期)40

社区中医药

CHINESECOMMUNITYDOCTORS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