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八讲(文字讲稿)

 lin-lian 2015-08-18


讲课整理稿全文:

各位学员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来学体质的第二部分,体质分类和临床的关系

什么叫分类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事物共同点和差点将事物区分不同种类这就是分类中医体质传统的分类方法有五种:①阴阳分类法;② 五行分类法;③脏腑分类法;④体型肥瘦分类法;⑤禀性的勇分类法。当代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发展中医的五种体质分类法,增加了一个九种体质分类法,这是王琦主任的一个创新

中医对人类体质差异的分类法注意到:①人类体质存在生存空间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不同体质类型之间的形态结构脏腑的功能气血的盛衰、阴阳的矛盾运动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和特殊行中医对人体体质差异的分类方法是通过这些区域,以这些为依据进行分类的世界上没有俩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俩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体质的差异现象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遗传和后天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产物人类体质之间的一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就是每个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相同的地方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一样,只有在相对情况下差不多人和人之间实际存在的形态的结构脏腑的功能阴阳气血以及生存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就成为了中医对人体的体质的差异性进行分类的一个理论和方法学的一个基础

体质的差异性我上节讲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方向是重要的影响,体质的差异性在非疾病的状态下也是同样客观存在的而且我们就是非疾病状态下的角度去认识正常的体质和它的差异性我们现在讲的体质它不是在生病的状态下,而是每一个健康的人它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允许出现的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分析体质的差异性,对于分析人体之间的疾病的易感性的差异和其生病以后产生某种疾病发展方向的倾向的差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也就是哪种体质更容易受到什么样的外来邪气的影响,更容易生什么样的病,这个疾病更容易往哪一步走。它的重要意义是:一是预测疾病的发生;二是我们怎么去预防疾病;三是指导我们去养生。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正常体质的分类刚才讲了传统的分类方法有五种加上后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新近提出的九种体质分类法,也就是一共有六种分类方法我今天重点讲俩个一个是阴阳分类法还有一个就是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分类法

先看阴阳分类法阴阳分类法就是将人分成三种类型:①阴阳平衡状态的阴阳平和质;②偏阳质;③偏阴质中医的理论强调的是要阴阳均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样的一个思想那么最理想的体质当然是阴阳平衡的体质中国古代对人体的身体状态的一个追求就是说要达到阴阳的平衡

我们来看一下阴阳平和质所谓的阴阳平和质就是阴阳和谐形神合一的一种体质阴阳平和质具有怎样的特点和特性呢阴阳平和质的人应该具备下面五个方面的特性

(1)身体强壮 ,胖瘦适度 ,或者虽然偏胖,但是不会很壅滞,虽然瘦了一点但是很有精神。

(2)面色和皮肤的颜色,虽然说会有一些五色之偏,中医有五种颜色,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食量适中二便調畅对自身调节和对外的一个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3)不容易感受外来的邪气也就不容易生病即使生了病往往能够自己好或者是说比较容易治疗

(4)精力充沛工作潜力比较大晚上睡的比较安稳休息的效率非常的高

(5)阴阳平和质的人如果后天养赋比较到位没有暴力外伤性的疾患,并一直保持这种体质状态下去那么这种人的寿命一般都会比较长就是一种长寿的机制

阴阳平和质只是一种理想的体质状态现实生活中这种体质的人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即使是这样的一种体质的人如果后天调养不到位也会发展为偏阳质或偏阴质的这种情况也就是体质也不一定是完完全全固定的,是会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而改变。这也告诉我们,正常的健康的养生方法可以去调整不正常的体质状态,健康的体质如果不注意正常的去维护也会往差的体质方向走

第二种偏阳质之前我讲了阴阳的理论阳是向上的光亮的温热的这样的一个特性。偏阳质的特点是具有兴奋刚强好动火热的特性这种体质的人有什么样的特性和特点呢?表现在个方面:①这种人一般形体比较偏瘦,但是比较结实阳是化气的,它不容易成形,这种人阳比较旺,所以导致形体偏瘦,面色略偏红,或者就是偏黑,或者说成油性的皮肤。②这种人的性格外向,喜动,脾气比较急躁自制力比较差。③这种人的食量会比较大一点,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强有这种怕热,喜欢凉的,或者体温略微 比别人要高一点,稍运动一下就容易出汗,喜欢喝冷水。④精力比较旺盛,动作敏捷反应比较快,性欲比较旺盛这是偏阳质的人的特征。偏阳质的人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的几种倾向:①中医讲同气相求,偏阳的体质更容易感染阳邪风邪暑邪热邪 之类,发病以后多表现出热性实性的这种易发燥伤阴的一类的疾病。②阳偏质人皮肤容易生庎疮,伤的疾病多见火气比较旺阳气比较亢奋,或者说兼阴虚的这证候。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这一类的病症。质的人,如果操劳过度思虑不节又纵欲失精,就会加速阴伤,发展演化成为临床上常见阳亢阴虚等病理。简单的说,偏阳质的体质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偏阳性的,所发生的疾病也是偏阳性的一种疾病。

第三种偏阴质的具有抑制柔弱喜静阴寒特性的质,称之为偏阴质。偏阴质的体质的人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特性:①形体偏胖,但比较弱,容易疲劳。②面色一般是偏白,神采不是很好。③性格偏内向,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或者胆小容易受惊。食量一般偏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⑤平时怕冷,喜欢热的,喜欢喝热水,或者体温偏低。精力偏,动作比较迟缓反应要慢。偏阴质的人在发生疾病以后,容易出现以下的一些类型:①容易感染寒性的湿性的邪气,像感冒发生以后一般不容易发烧,即使发烧也不会很高,而且很容易往里面发展,就是说病情会逐渐加重。②冬天容易生冻疮,因为偏阴,阳不足。③内伤的疾病多见于阴气比较盛,阳气比较虚的这种类容易发生湿浊水肿、痰饮、淤血这类的病症。偏阴质的人阳气偏弱,易导致阳气虚,阳气不足,脏腑的功能也偏弱,水湿容易内生,从而形成临床上常见的阳虚,寒湿,痰饮这一类的病理性体质。

我们从个方面来简单对比一下这三种体质。从身体的胖瘦来看,阴阳平和质的是比较适度的,偏阳质的是偏瘦,偏阴质的是偏胖。从身体的肤色来,阴阳平和质的是五分明,明含蓄,偏阳质的是偏红或者是青黑,偏阴质的是偏白无华。③从消化功能,阴阳平质的适中,偏阳质的比较旺盛,偏阴质一般会比较低下。④从调节反应方面看,阴阳平和质的比较强,偏阳质也比较强,偏阴质的就比较弱。⑤从性格方面,阴阳平和质的比较随和开朗,偏阳质的外向喜动静不下来,偏阴质的内向喜静不活泼。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代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来的九种体质分类法,九种体质的名称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九种体质大家可以到网上搜一下,网上都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逐一去述了九种体质分类法现在已经在广泛的推广,而且很多医院,体检中心这里,会用九种体质这种评分标准去判断人体是属于哪一种体质。简单的和大家说一下,平和质相当于是我们刚刚讲的阴阳平和质,这种人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最优秀的一种体质状况。气虚质,是在正常体质基础上出现一些偏气虚的一些症状,但还是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的。阳虚质就是说出现偏阳虚的一些情况。阴虚质就是出现偏阴虚的一种症状。淤血质就是在正常体质基础上有血瘀的一些症状。痰湿质,就是身体里面偏痰湿的一种体质状况还有湿热,气郁,还有一个特禀质,特禀质就是有先天性的畸形或者是说先天性生理缺陷的这种王琦教授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医体质学,书里面对九种体质有详细的一个论述,内容特别多,我没有办法去给大家讲,去念,大家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再去看一看。九种体质分类方法是当下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分类方法,不同体的人更容易得哪些疾病,他们的心理特征是怎样的,常见的表现有哪些适应能力怎么样,形体的一个特质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比较全面。

我刚才已经讲了世界上没有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个相同的人,人和人之间肯定都是都不一样的。我们有五十亿个人就有五十亿个体质只是说大体在一个类型而已中医在古代还有25种体质的分类方法这个我也不跟大家具体的去介绍。大家感兴趣的去网上搜一搜,看一看。真正在临床上,阴阳分类法和九种体质更适合指导我们养生和临床治疗。

我们来看一下体质学说的一个应用,因为体质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的易感性,中医对它很早就有这种认识了。中医有一种观点叫同气相求,像这种偏阴质的人,平时就阳虚,比较怕冷更容易感受这种寒邪、更容易出现寒性的疾病。寒邪进入身体后更容易损伤脾肾的阳气。像偏质的人,本来比较偏阴虚的状况,所以比较怕热,容易感受热性的邪气。像湿气比较重的人,就更容易感受湿邪常因为外面的湿气,引动我们体内的湿气出现腹泻、水肿这一类的疾病。体质的偏差是造成我们身体容易感受某一类疾病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内因才是主要原因

再来看一下,体质和发病的关系。中医里面的发病我们在后面还要具体的去论述。中医发病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抵抗能力,就是身体体质的状况。还有一个外来入侵的邪气的强盛。我们自身抵抗能力中医称为正气。外来的所的导致疾病的原因都称之为邪气。身体比较虚弱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源,而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一个外在条件。内因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发不发生疾病还是要看身体的正气的状态。正气虚,则邪气就更容易进来。正气强盛,邪气自然也不容易进来。正气也就是身体的防御抵抗能力,决定了我们的体质,体质的强弱也决定了正气的虚实。因此外来致病因素只有通过和肌体内部致病因素的联合作用,才有导致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内在的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疾病发不发生。这里内在的因素指的是我们体质的因素。体质的好与不好决定了疾病发生与不发生,体质的强弱决定了疾病的发展走势。所以体质的强弱对疾病的发生有很关键的影响。体质不一样,发病程度也不一样。有些人一感染邪气就发病了,有些人暂时不会发,然后潜伏在那里,回头再发。体质比较好的正气比较旺的人一般很难生病,体质比较弱的正气比较虚的人就容易生病。打个比方,很多人脾阳比较偏虚的人,一喝冷的,一吃冰的就容易拉肚子。但是脾比较正常的人吃冷饮,喝点冷啤酒也不会出问题。所以不同体质决定了疾病是否发生。

总的来说,人体感受了邪气以后,因为体质不一样有些人会生病,有些人不生病即使生病了,在临床上类型和发病的经过也是因人而异。也就是说体质决定了我们疾病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个都跟体质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是最主要的原因。说个最简单的例子,突然降温了,有些人体质比较好,就不会感冒。也有一部分人体质不太好,天气一降温就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其实真正的原因发不发病不在于细菌病毒,在于你自身的正气状况,自身的体质状况。在后面的内容里面,对疾病的发生、病机这块,我们还要详细的去讲这些内容。

今天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突然出现简单的气候变化,或者像西医讲的细菌或者病毒入侵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病的中医称这个是普通的六淫邪气。如果出现普遍发病的情况,比如西医讲的流行性感冒之类的,中医称这种邪气为时行。如果是外邪一来绝大部分人都会生病,甚至会危及到生命,也就是西医讲的烈性的传染性疾病中医称这种外邪为疠气。不管是哪一种东西来了,发不发病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身体自身的状况第二个原因就是外来邪气的强弱。像我刚才讲的邪气是逐渐增强的、越来越厉害的一种邪气,到最后很多人都生病,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会生病因为这一部分人是体质特别特别好的所以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你自身的体质强弱,你自身体质非常强,你就不怕这个。这也是当年为什么在广州那边有一部分中医他们在对抗SARS的时候不去进行隔离,而是靠口服一些中药去预防的一个原因。因为他改变了身体的一种体质状态或者说提高身体抗邪能力,把自己的正气提高了。所以说治疗疾病一定要考虑这个,不管是什么疾病,内因才是根本原因,自身的身体状况才是最主要的,这个外来的病毒也好、邪气也好、细菌也好它只是一个外在的原因,决定的因素还在你自身的身体状态,这个就是为什么中医有扶正祛邪的方法所谓的扶正,就是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所谓的祛邪,就是把外来的病毒、细菌赶出去。

我们再来看一下,体质和病机的关系。那么要看体质和病机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什么叫从化。中医学里面病情体质而发生变化,这个就叫从化。个人感受了邪气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的性质往往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就像同样感受了风寒这种邪气,体质偏阳的往往会从阳去化热,出现热性的性质。体质偏阴的人,那么从阴去化寒。还有同样是感受湿邪,那么阳热的人容易从阳化热,成为湿热症候,阴寒的人感受湿气,容易从阴化寒,成为寒湿症候。因为体质的不一样,我们感受邪气,个体具体表现出来是不一样的,有化寒的,有化热的,有化湿的,也有化燥的区别。因为个体的体质不同,那么病变过程中也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在中医里面传变是指疾病的变化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个是疾病的传变。传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异的。体质强、邪气比较轻,正气能够抵挡邪气,一般病自己能够好。如果邪气比较强,身体又比较差,身体具备疾病传变的条件那么疾病可以迅速的传变,迅速的加重疾病的传变虽然跟邪气的强盛、疾病的强弱、治疗是不是正确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最大的决定的因素还是你的体质状况。还是那句话,体质强、自然就能够化解,体质弱,即使很弱的邪气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总的来说,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特征。

我们再来看一下体质和辩证的关系。体质是辩证的一个基础,体质决定了我们临床的一些症候类型。致病的因素或者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一样,临床上的症候类型就有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间的一些不同,比如我们刚刚讲的,同样受凉了,有的人出现这种发热恶寒、头痛、浑身疼痛、舌苔簿白、脉浮这种风寒表证的类型。有的人发病以后就出现,寒肢冷、纳呆食减、腹痛、泄泻、脉象缓弱脾阳不足的证型。所以说体质和证型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和我们辩证是有直接关系的。

再来看一下体质和治疗的关系体质是我们治疗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按照体质去认知是因人制宜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特色。临床上我们所见到同一种病变,同一治疗方法,对这个人,但对另外一个人没有效甚至反而有害,根本原因就在于病是相同的,人是不同的,体质不一样,所以疗效也不一样。所以体质和治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质决定了我们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人自身体质状况。先来看一下因人论治。体质有强弱之分、偏寒、偏热之别,因此必须结合体质辩证论治。像偏阳虚的体质,本来是寒湿的体质,那么感受寒湿邪气以后,就必须要种温的药物,像生姜、附片、人参、茯苓类大热性的药物这个邪气才能够去除。如果感受湿热的邪气就必定缠绵难愈很难治好,必须用通阳化湿的药物,药物不能太凉,药物凉湿邪就容易闭在里面,阳气就更虚了。相反,阴虚火旺的体质,内火易动,湿邪从热化就变成湿热,容易伤津治疗和阳虚体质是不一样的。所以阳虚阴虚之体,同样感受湿热邪气,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总得来说,阳气盛、阴气虚的这种体质,我们要谨慎的使用温热伤阴的药物。阳气虚,阴气比较盛的体质,我们要谨慎的选用寒凉的伤阳的这些药物。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体质差异。我们先看一下年龄,比如小孩,体质,不管是用温热的药还是苦良的药,都应该中病即止,就是治疗完毕了马上停下来,不可长时间使用。因为苦寒性的药容易损害小孩子的生生之气,太热性容易损坏小孩的阴。像老年人大部分都是肾气已经虚了,中气也比较虚我们在用药的时候特别不能过分去使用这种耗气、耗阴的药物。一定要注意年龄不一样的人用药是不一样的从药物的选择和剂量方面都要去评判。再一个性别方面,女人和男人也是不一样的。女人是以肝为先天,男人是以肾为先天。女人血常不足,因此临床治疗要特别注意肝郁、血虚这一类的情况。再一个生活条件特别好的人和特别劳累的人是不一样的,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再一个地理环境,上一节我们也讲过了,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人的体质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在治疗是也讲究因地制宜这里还引出了一个问题,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问题。由于体质的差异,即使同一种疾病,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症候,所以他的治疗是不一样的另外一方面,即使是病因或者疾病不一样,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证型随着体质去从化,往往会出现相似或相同的症候,那么治疗方法就会出现相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微信上给我发一些疾病的状况,我一般都不会应诊,就是没有看到患者本人,很多情况是不了解的没有四诊合参,特别是缺少了脉诊,是没有办法去进行辩证的。中医看病是和西医是不一样的,西医只要疾病诊断清楚了,知道是什么病,那么用药不管是主任还是下面的小医生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课本上已经说得请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中医看病并不是按照病名来的,中医看病是按证型来的。这个我们前面讲了这个病、症、证他的区别,我们中医讲的是辩证论治,即使是两个一样的病,两个人可能是证型不一样的,证型不一样的话,治疗的方法和所用的药物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不是说你发个检查单过来,告诉我你得了什么病,我就可以给你用药了。 中医看病和西医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而且这个区别就是因为体质不一样决定的。 因为体质决定了疾病发不发生,疾病往哪个方向走。也因为体质的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看到本人去判断他身体的一个基本的状况,也就是说去分析他的体质状况,这样我们才更好的去处理问题,处理他的疾病,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说中医看病一定不要在微信或者网上看,这样是非常不好的,一般效果肯定会偏差。实在没有办法的,确实是比较熟悉的才可以动手,最好是面对面当面看,这样医生才能够真正去分析你的病情,才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才能够用对合适的处方,才能够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要不然即使花费了功夫也是徒劳的。我再次强调最好不要在微信或者网络其他方式去看病,这样是对病人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医生自己不自重的一种表现。所以说中医看病一定要当面去看。

用药的宜忌方面,即注意方面因为体质不一样,会出现阴阳偏差的差异所以临床用药也要注意药物的性味,一般来说,体质偏阳的人,用寒性的药物,如甘寒的、酸寒、咸寒的、清润的,忌用热性的温性的药物。当然,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像体质偏阴的人,阴比较旺、阳不足,要用温补的益火的药物,苦寒的凉性的药物就要特别注意了不能过分的使用。

用药的剂量方面体质强壮的,剂量要稍微偏大一些。就像100斤体重的人和200斤体重的人用药的剂量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可能200斤体重的人用10克柴胡,100斤体重的人也用10克柴胡,达到的治疗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要看病人的体格的情况。一般来说体壮的人用药量要大一点,体弱、体瘦的人用药剂量要偏小一点。再一个针灸思路也是一样的,针灸刺入的深浅也要根据体质的情况,根据病人的胖瘦情况,根据病人身体强壮和虚弱的情况去用针,也不是随便乱用的。每个人的刺入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以补为主,有些人以泄为主。通常来说,肥胖的、体格比较壮的,我们刺入偏重一些,一般以泻法为主。身体比较消瘦的一般刺入会比较浅一些,一般也是以偏补的方法为主。

另外一个,判断个人体质可以指导他人怎么去养生,使他的体质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一个状态。那么这个涉及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简单的来讲,《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论》讲过些调养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去做,比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根据体质的不一样,体质偏阳的人,比如火气比较偏重的人 ,吃东西一般就吃偏凉性的,不要吃太燥的如果体质偏寒,吃偏温的东西,不能吃寒凉的。像身体比较胖的,这种人身体痰湿比较多一点,应该吃清淡一点,不能吃太肥太腻太甜的东西。胃酸偏多就不能吃太多酸性的东西。像如果是阴虚的,那么饮食就应该多吃甜的、比较有滋润、有水分的东西 也要忌讳偏肥偏腻偏燥的这种东西。像阳虚的就应该多吃偏温性的、 温补的这种东西。

在精神方面,要根据我们体质的特征采用各种心理的调整方法以保持我们心里的平衡。 气郁质者,精神方面多抑郁神情经常闷闷不乐,性格比较孤僻多愁善感心胸比较狭窄那么在感情上我们就应该去疏导他,消除这些不良的情绪防止他出现病变。这方面课本在212页有一个详细的论述,大家也可以好好的看一下。如果非常感兴趣的也可以看一下王琦教授写的关于九种体质的《中医体质学》这本书,里面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中医讲的体质现在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就是中医体质学。可能以后逐渐的往前发展会成为更加独立的一个学科。会更好的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养生方面的指导,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当然是来源于我们的临床,最终也要服务于临床,并从临床实践自身的一个发展。中医体质学不光可以指导我们治疗,可以更多、更全面本质去揭示我们人类和疾病的一个关系,从而可以指导我们的养生,指导我们的衣食住行,指导我们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指导我能对疾病的治疗,指导我们在疾病恢复期的调养 。体质学说可以贯穿我们人从母胎里面孕育以后到生、长、壮、老、已到死亡的一个过程。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应用,如果能把这个学好,你即使不是一个医生,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养生家,这个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所以大家可以把这个章节再好好的看一看,课本上有非常详细的论述,有余力的也可以看一下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学说这方面的内容。

各位学员,今天晚课就讲到这里。下一讲开始讲病因的一个学说,关于中医里面致病的一些因素,希望大家提前预习一下,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是可以直接指导我们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