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婆婆落泪倾诉, 洋媳妇实在是hold不住

 菜根坛 2015-08-18

 

儿子国外留学,学成顺便娶了个外国媳妇。如今,混血小孙子Toby已经3岁了。婆婆欢欢喜喜跨洋来享天伦之乐。但是在待了三个月后这位中国婆婆惊呼,洋媳妇Susan教育孩子的方法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事实上,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摩擦碰撞也日益明显。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1只有自己认识到错误,再改正才是有效的



每天早上Toby起床后,Susan只是把做好的早餐往桌上一放,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只有3岁大的小Toby会乖乖地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吃完早餐后,他就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裤子,袜子,并且自己穿上。事实上,认知能力还未发育健全的Toby甚至都搞不清楚袜子的左右脚,正反面就一股脑儿的套了上去。


有天,Toby再一次把裤子穿反了,中国婆婆正想上前帮他换,却被Susan阻止了。Susan说,如果Toby觉得不舒服,他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但如果他没觉得哪里不舒服,那就随他去。我们没有必要去帮他换。那一整天,中国婆婆纠结的看着反穿裤子的小孙子跑来跑去,而Susan就权当不知情。


事情并没有结束,几天后Toby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耍,但是没过多久就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对Susan说:“妈妈,Lily说我裤子穿反了,这是真的吗?” Susan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Toby点点头,回到房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正反,再重新穿上。


从那以后,Toby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小编感悟

其实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在中国,大部分的独生子女都被家庭过度保护。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五六岁不会用筷子,上小学了还不会系鞋带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实,育儿专家指出,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人格才是父母教育孩子时应优先考虑的


2不想吃饭那就饿着



有一天吃午饭,Toby因为闹情绪,所以不肯吃。Susan先是说了他几句,但没想到愤怒的Toby竟然一挥手将盘子扫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Susan有些生气了,看着Toby说道 :“看来你今天确实是不想吃饭!那么你记住,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明天早上,什么食物你都不准吃。”Toby想也没想,倔强地点点头,回答:”Yes!”。


吃完午饭,Susan找婆婆商量,准备一会儿的晚餐,最终决定晚上由婆婆做中国菜。事实上小Toby最爱吃中国菜,婆婆猜想,Susan一定是因为中午没让Toby吃中饭感到心疼,想在晚饭时好好补偿他一下。


带着这样的想法婆婆在晚餐时大展厨艺,做了一桌子Toby爱吃的菜。像什么糖醋里脊啊、油闷大虾啊,还有中式的凉面。特别是那凉面,Toby最爱吃了,小小的人通常可以吃满满的一大盘。想到这里婆婆也情不自禁的开心地笑了起来。


儿子下班了,终于晚饭开始了,小Toby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慢慢一桌食物高兴的手舞足蹈欢。刚准备爬上凳子,却被妈妈阻止了。Susan不但不让Toby上餐桌还拿走了他手里的刀叉,一本正经地说:“ Toby,你还记得嘛?吃中饭的时候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是不能吃饭的,你自己也答应了。” Toby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这才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哇”地一声在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饿,我想吃饭。” 但是Susan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对泣不成声的儿子说:“不行,自己说过的话要算数。”


那顿晚饭,从始至终, Toby都没有吃到一口饭,一口菜。一直可怜兮兮地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享用那顿可能在圣诞节才会吃到的中式大餐。


直到临睡前Toby还在小心翼翼地问妈妈 :“我很饿,现在就吃一点点中国面,可以吗?”


不出所料,Susan依旧坚决地说:”不!”


Toby幽幽地叹了口气,再问:”那等我睡完睁开眼睛时,可以吃了吗?”


“当然可以。因为我们的约定是到今天晚上。”Susan笑着温柔地回答。


小Toby如释重负,亲吻了妈妈,甜甜地睡去了。


夜深了, 中国婆婆也陷入了沉思,尽管他很心疼小孙子,但是她竟然也开始理解媳妇,她也相信,如果下一次,Toby再有发脾气扔饭碗的状况,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小编感悟

生活在国外,我们很少会看到外国孩子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哭着喊着追着端着饭碗跑来跑去喂孩子吃饭的情景。西方人教育孩子特别注重孩子的天性,强调顺其自然的教育法则,从不约束和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但他们在对待孩子的行为规范上,却是毫不含糊的。其实,在最初的教育引导方面,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远比中国家长严格得多。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吃饭姿势要端正,嘴里嚼东西时要闭上嘴巴不得出声;出门购物或乘车时要自觉排队,在公共场合讲话须放低声音而不要妨碍他人等等。因此,我们眼中的西方人通常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尊老携幼,体贴女性等等。这些令人愉悦的良好习惯,决不是生而知之的,全是得益于最初的严格教育。


3以其人之道还治彼身



有一次周末,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带Toby去近郊的公园玩。很快,Toby就和另外两个女孩玩起了过家家的厨房游戏。塑胶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玩的不亦乐乎。可是忽然,淘气的小Toby拿起了塑胶小锅, 往其中一个女孩儿头上使劲地敲了一下,女孩儿先是愣了一下, 随后感觉到了疼痛放声大哭起来。在旁边的另一个年纪更小的女孩儿,看到这样的情形,也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其实Toby只是淘气,并没有恶意,但是没想到事情的后果会有這么严重,站在一旁,也愣住了。


看到这样的状况,Susan急忙走上前去,在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她一声不吭,随即拿起刚刚那个塑胶小锅,使劲敲到Toby头上, 毫不手软。Toby怎么也不会想到妈妈会有这样的举动,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Susan不依不饶问Toby: “疼吗?下次还这样吗?”


Toby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


小编感悟

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责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应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往往没有责任感,因为许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承担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成长。父母是应该保护孩子,但不是盲目地保护,孩子犯错了,不要一味地把他拉进自己的“保护伞”里面,要“狠心”地将其推向前台,让他勇于面对现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4建立社交能力,就要学会分享



Toby生日的时候,爸爸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Toby及其稀罕,当成宝贝,连摸都不让人摸。邻居小姑娘Lily是Toby的好朋友,也很喜欢那辆小车。几次央求Toby,希望Toby可以借小车给她玩,但是Toby都没答应。


一天午后,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Lily趁Toby不注意,偷偷骑上了梦寐以求的小车。Toby发现后,大发脾气。气冲冲地跑来向Susan告狀。当时Susan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下午茶,就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決,妈妈可管不了。”


Toby无可奈何地走开了。


没过一会儿,Lily骑着小车回来了。正在生气的Toby看到Lily,一下子就将她推到了地上,抢过了小车。Lily坐在地上大哭起来。Susan走来抱起Lily,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Lily也缓和了过来,和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又玩起了游戏。


Toby呢,自己骑了会儿小车,觉得有些乏味,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开心,也想加入,但是又因为刚刚和Lily的摩擦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Susan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Lily他们一起玩。”


Susan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吧!”


Toby央求道:“妈妈,你陪我一起去。”


“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Lily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那你就要自己去解决啊。”


Toby骑着小车慢慢靠近Lily,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來。来回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Toby和Lily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还大方的把最心爱的小车借给Lily和别的新的小伙伴玩。


小编感悟

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 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由此常常发展成家长间的争端或摩擦。其实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间发生争持就马上介入调停,甚至有时候可以刻意制造资源短缺的局面。让孩子在冲突和解决冲突中学习和建立彼此之间的交往原则。发展分享观念和分享技能。


5管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别插手




Susan的外公外婆听说孩子的奶奶来了,两人就开车前来探望。小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家里来了客人,就会特别兴奋,按照中国人的话叫“人来疯”。小Toby因为外公外婆的到来显得很兴奋,跑上跑下乱蹦乱跳。他还把玩沙子用的小塑料桶装满了水, 跌跌撞撞地提着小桶在屋里到处跑。尽管Susan警告了他好多次, Toby依旧不听,把水洒到地板,一片狼藉。玩在兴头上Toby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光着脚丫玩起了踩水游戏,把衣服裤子完全弄湿了。中国婆婆连忙想找出拖把收拾残局,Susan再一次阻止了婆婆。抢过拖把交给Toby,对他说: “先把地拖干,再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


Toby不愿意,又哭又闹。


没有多说什么,Susan直接把Toby拉到黑乎乎的贮藏室,关了起来。


Toby最怕关禁闭了,储藏室立刻爆发出了Toby惊天动地的哭喊, 喊了足足20分钟。嗓子都哑了。中国婆婆实在是心疼坏了, 想进去把他抱出來。这时,Toby的外婆却拦住她,很淡定的说:”这不是我们的事,管孩子是Susan的事。”


没过一会儿,Toby见没有人帮他,也不哭了,开始大声喊:”妈妈,我错了。”


Susan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我知道。”


Susan终于打开了门,Toby从贮藏室里走出来的时候,红扑扑的小脸蛋上还挂着两行未干的泪迹。他乖乖地拿起了足足有他两倍高的拖把,吃力地把洒在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Toby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婆婆,意味深长地笑了。



小编感悟

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拦,爷爷奶奶护,夫妻吵架,鸡飞狗跳。但在西方人看来,孩子是父母,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虽然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來更多别的问题。同时,一旦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題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