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汉广》:距离产生美【琴颂诗经】

 百了无恨 2015-08-18

《汉广》里的男子,用如叹息在耳的、一遍遍回绕反复的深情,传达着一种普世真理:距离产生美。

而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成全。成全了距离之下的双方,用朦胧的“好”来善意相对,而从不曾用真实的痛来彼此伤害。



《汉广》 画家·于水



诗经原文】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白话译文】

南方有树高又长,不可歇息有荫凉。

汉水有位游泳女,我要追求没希望。

好比汉水宽又宽,不能游过登那方。

好比江水长又长,划着筏子难来往。

杂柴乱草长得高,砍下荆条当烛烧。

有朝这人要嫁我,接她把马喂喂饱。

好比汉水宽又宽,不能游过登那方。

好比江水长又长,划着筏子难来往。

杂柴乱草长得高,割下蒌蒿当烛烧。

有朝这人要嫁我,先把骏马喂喂饱。

好比汉水宽又宽,不能游过登那方。

好比江水长又长,划着筏子难来往。




【文化解读】



汉广》——距离产生美

(一)尊重距离


诗经里的篇章名称,大多是取其开篇中的一词作为诗名,并无特别的点题之意。如《关雎》取篇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词语,《卷耳》取篇首“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中的词汇,《桃夭》取篇首“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字词。这些诗篇,诗名还只是一种单纯的指代,不像后世文赋的题目往往在揭示主要内容,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赤壁赋》等等,题目本身就具备思想感情的透露,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文学的发展和成熟

而在文学艺术尚未发展完备的先秦“诗三百”时代,一篇同样简单选取第一段句子中词汇命名的《汉广》,题目却并非仅是一个单纯的指代符号。“汉广”这个名字,它同时也总结出了整篇诗意,就是“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水如此宽广,令人无法度过。“汉广”这个词表达的,是一种无法逾越的距离。

所以《汉广》这首诗主题诉说的,就是距离。

汉水的太过宽广使心中佳人也被隔离得分外遥远,“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在汉水上有位出游的女子,是我求慕不来的,我与她之间的距离,如同这汉水之广,是无法跨越的。

《汉广》,不是简单地仅说汉水之广,而是“汉之广矣”作为诗的起兴,以水河漫漫的虚指,诉说距离遥遥的实情。

“汉广”,似乎只是在隔着江河的距离看那佳人,其实,也许更是隔着身份的距离、隔着年龄的距离、隔着家族的距离、甚至是隔着生死的距离看心中的那个人。

这样遥不可及的距离,使人格外心灰意冷吗?不,如果读《汉广》只读出心伤和沮丧,就实在是单薄了这支咏叹调那悠长的韵味。《汉广》这首诗,其实传达了古人对待“距离”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叫做尊重。

距离,让再热切的情也无法冲动,距离,带给了人时间和空间上的足够思量。而谨慎过后的依旧坚持,才显示出对“距离”的充分接纳与敬重。因为不易,所以不弃,因为不可得,所以不可忘。因此《汉广》面对“距离”时的感情,绝非怨天尤人、怨声载道,在这慎重的仰望里,《汉广》懂得的,是尊重世间必然存在的距离。

正因古人体尝到的距离感太强烈了,反而生出一种从容坚定,使距离之中生发的情意绵长隽永。古人无法靠电脑、手机令联系无所不在,他们要在各自不成眠的夜里细数“春蚕到死丝方尽”“相见时难别亦难”,距离远了,反而生出“晓镜但愁云鬓改”那般宁肯一夜白头也不离不弃、以心传神的专注;古人无法靠飞机、汽车使翻山越岭畅通无阻,他们要长年在人生奋斗的路上“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故乡远了,家中的亲朋好友、记忆里的童年净土会让人倍加珍护,所以才会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那样绝不愧对故土家园的洁身自好。距离,有时候教会了人不草率。

尊重过后,对待“距离”,是要以赤诚之心、去对抗无力之举。即使是相思难聚、即使是有家难回、即使是人力不可回天,但是对这份“距离”只了然、不埋怨,是对自身、对对方都给予的一份敬重。有些距离或许无法挑战成功,但也从未输过。就像王维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自重,他虽未能回乡团聚,可他已赢过了万水千山。

“距离”化成了一道敬意,让人与那目标之间,需要一步一步认真走完。纵不能至,也存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彼此互敬。

如《汉广》里曾在汉水之畔遥望彼岸的那个人,他永远会记得,有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女子,令他思慕至深。而这份深刻,正是距离带给他的。即使多年后,他也会对自己曾经的这份心意肃然起敬,因为他在不可跨越的距离面前依然用情用心到一丝不苟。

距离的缓慢而悠长,是给生命态度的一份洗礼,扭转了当一切太容易获得时,那些不负责任的匆忙与善变。




(二)有梦如神


适当的距离是成全。《汉广》中的女子,未尝不是正因有了两人之间难以消弭的距离感,才愈发美好得令人感觉难以企及。距离产生美,这美被不断夸张扩大,于是,在爱慕者的眼中,那女子不仅是人,还是神。如果要丈量这爱与被爱之间的距离,那就如同是凡人与天神之间的距离。

所以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三家解释《汉广》时,都将这位“汉有游女”解释为汉水的女神。视距离之外的女子为神,这种思路,在中国文化中始终都有传承。

比如到了魏晋时期,《汉广》中那对于汉神的遐想和寄托,终于丰满成了一位艳冠古今、出没于水边的完美女神,她就来自曹植所写的《洛神赋》。曹植爱慕自己的皇嫂甄宓,但斯人已逝,此生将永不可再见,于是情感失意又政治失落的曹植,在从京师返回驻地的路上,恍惚间似乎看到了有一位洛水女神出现,而这位女神,正是他朝思暮想又始终不可得的甄宓。在记录这一梦幻场景的《洛神赋》里,他写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能配上这样风华绝代的形容词,不是人间女子,是世外仙姝,但就算是仙神的形象也无法如此准确而细腻,所以那是作者的一个梦,与其说是在写对方的美好,不如说是在写自我的期盼。

正如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说:梦境是愿望的达成。人们信神,是信仰一个在现实中找寻不到的愿望中的世界;人们爱神,是爱慕在身边没有的一个梦境里的人物。那个人物,并不简单是情欲的对象,而是“至美”的化身,是每个人心灵中都有的最圣洁、最可贵、最美好的那一部分的神性转化。人们爱神,是爱那个在神的照耀之下,那一瞬间圣洁无暇、不染俗务的自己。所以做祈祷的时候人们感到被净化,爱神,是爱被神净化了的自己的状态。

而《汉广》里的神往也是净化自我的过程。当诗中的男子面对河那头他的汉水女神时,心中想的全是他力所能及的美好事情:“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他想到的是,喂马、劈柴、守护他的世界春暖花开;而当曹植面对洛水女神时,内心呼唤的也会是他所期盼的所有美好人生,得佳人赏识、被认可才华、生命绽放得光辉灿烂。所以人们对神的向往,代表的其实是对自我梦境的向往,在这个过程里,神本身并不是人们的目的,神只是一种对人的唤醒,是一个引领人走进美好世界的媒介。

距离,表示某样事物是在人的现有生活能力之外——有一个人,她永不在你的掌握里,她在你的生活之外。所以那距离之外的、梦中的女子,她唤起的力量不仅是对爱情的追慕,更是一种对不同于眼下生活状态的追求,她会激发人去想:如果有她,就会有更好的生活;如今为她,要成为更好的人。

于是,《汉广》中那一位女子如仙神,在诗人精神的寄托里熠熠生辉,即使汉水再广、即使自己的生命再卑微,也让人激发起一份绮丽灿烂的心灵追求。

是梦的力量,让黑夜不沉寂;是梦想的力量,让生活不断超越精彩。




(三)理想非美


距离,让那心中的女子升华为女神,而神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一个纯美的梦、不仅是纯粹对美感的体验,还象征着一份理想的生活,是对那神所代表的、一个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所以“美好”这个词,是可以拆开来看的:

“美”是精神层面的、欣赏式的愉悦;“好”是物质层面的、功利性的获得。

因而,一个女神引发给人的美好向往,除了她个体的魅力,还不免有她背后的力量。

比如战国时期宋玉的文章《高唐赋》和《神女赋》,描写了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传说。文中那才是真正的女神,朝为云、暮为雨,由此留下了“朝云暮雨”的成语。而楚襄王与神女交欢,可使山河万物更兴旺、家国社会更富强、个人身心更强健,神女可保佑江汉之畔的王族子孙世代昌盛,所以襄王在欢好之后,对神女始终都念念不忘。然而神女却寄梦襄王,告诉他前缘已了。纵使是富贵如楚襄王,也只有怅然无奈。

这里的楚襄王,他爱慕的,就并非简单是一份女性美,他眷恋的,更是神女所能带来的那些实际好处,对个人、对家国、对山河的福利。宋玉写文赋的态度,就是鼓励楚襄王与神女交好,以便福泽人民。可惜,这个传说还留下了另一个俗语,就叫做“襄王有梦,神女无心”,襄王企盼通过神女而获得的理想人生,终究还是因为人神之间无法消弭的距离而不可得。

由于古代婚姻历来承担着“结两姓之好”的家族使命,所以婚配双方彼此的动机里本就有着天然的功利性,不可能纯粹是发乎情、而不考虑身外物。直到今天,婚姻也还在发挥着改变个人命运的作用。而动机不单纯,不能笼统批评为动机不美好;向利之心,也是一种向好之心。这个“好”的内涵很丰富,包括感情、包括财物、包括当下、包括未来。

只不过这种向好之心,无论是对情感的追求更多还是对功利的在乎更多,都要拿捏合度。“好”是一种合理,是双方的平衡,否则就会出现《左传》中所说的“齐大非偶”的局面。

在春秋时,齐僖公曾希望把女儿嫁给郑国的太子忽。面对齐国这样一个实力、血统都高高在上的诸侯国,郑国无疑是高攀的,若与之结成秦晋之好,便是增加了一个有力的盟友。然而在利诱面前,郑国太子却清醒地选择了拒绝,而且是前后拒辞了两次。他的理由是:齐国虽大,齐女虽好,却不是属于我的良配,实力不等、高低难就,“齐大非偶”。他理智地看到了橄榄枝背后潜藏的隐忧,郑国一个小国会因大国的强势下嫁,而愈发处于被动。如一片寒微的土壤,接纳不住过重的苍木植入,如果勉力承受,可能反而惹来家国不宁。

承受得住的高攀,叫“飞上枝头变凤凰”;承受不住的高攀,就叫“齐大非偶”。彼此太不平衡,不能玉成好事。

而唐初名臣房玄龄,就深谙这个道理。当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嫁给房家的二公子房遗爱时,房玄龄并不欢喜,反而表示不敢接受皇家抬爱。果然,心高气傲、个性自主的高阳公主根本看不上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丈夫房遗爱,而房家也对公主战战兢兢、无所适从,毫无身为皇亲国戚之喜。后来高阳公主与玄奘的高徒辩机和尚有情,身为丈夫的房遗爱反要为他们遮蔽掩护。

其实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重要的权臣之一,房家的门楣并非就匹配不上耀眼的公主。在这场婚姻中,“齐大非偶”的,并非仅是地位,还有心智、性情。高阳公主的性格如一抹亮丽炫目的红,房遗爱的个性只是温吞软弱的灰,他无法跟得上高阳的步伐。直到高阳公主私情泄露,辩机和尚被盛怒的唐太宗下令腰斩,高阳对房遗爱还是丝毫没有情意。一双怨偶、一世悲哀。所以,攀登捷径、步步高升,并不一定就是表面看到的“好”,高高在上的背后,有更沉重的背负。

“好”,是要双方对等的。分量相当,才结成合力;高低失衡,便是不稳定的开始。

虽然,距离之美的背后,开启了一个令人遐思的理想世界,但这距离如果太过悬殊,也许那遥远的世界就不该再进入、也许那理想就不该再勉强实现——往往,实现的同时,也是破灭。




(四)不可而可


每一首诗,都会有它灵魂性的诗眼,一首《汉广》,最意味悠长、最不能释怀之处,其实就是一句“不可”——“不可休思”、“不可求思”、“不可泳思”、“不可方思”。

虽然有高耸的树木,但是不可在其下休憩,就像虽有理想的靠山与港湾,但生命却不可停驻依靠;

虽然有那出游汉水的女子令自己心之所动、魂之所归,但是却不可求娶,就像寻寻觅觅之后,有些缘总是无份,有些遇见总是枉然;

汉水是如此宽广,令人不可登渡彼岸,就像两人的距离如此之遥,不可走近牵你的手,不可走进彼此的生活;

江水是如此漫长,使人不可乘筏渡过,就像思念如此深重、前路如此茫然,而不可有丝毫办法助自己渡此心劫。

不可,就代表着永远走不到结局,甚至从来没有过开始,因为那“距离”让人无可下手。

而在《汉广》的不可为、不可得里,最难得的,是抱有不埋怨的心态——对于命运不责怪,对于失落不迁怒。读《汉广》,或许能读出无奈、读出叹息,但绝不会读出恼恨、不平、焦躁、抱怨。深深向往而不抱怨,这正是《汉广》用循环往复的一遍遍咏唱,反复强调传达出的最可贵精神。

人生只要有所追求,就说明当下与那目标是存在距离的,无论追求的对象是人、是物、是理想、是事业、还是爱情……那么站在距离的出发点上,就应抱以无怨无悔、无忧无惧的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以最好的可能为目标,以最坏的结果为前提。而后:幸,亦乐;不幸,亦乐。

能接纳“不可”的现实结果,才能懂得“可有可无”的心理妙处,才能在“不可为”的状态里,就实现了“可为”的乐趣。

就像《汉广》中的男子,他爱过、他梦过、他追寻过,他就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体验,已经在投入的过程中同时拥有了收获。体验本身,就是一次耕耘与收获。未能结出果实的土地,经历了浇灌与培植,也与未曾开垦的荒地有了本质的不同。

只要无悔,就是值得。纵然无果,也是修行。

再吟一遍《汉广》吧,它是如此意味深长。《汉广》里的男子,用如叹息在耳的、一遍遍回绕反复的深情,传达着一种普世真理:距离产生美。因为隔江隔水的遥远、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因为梦想现实的落差……使得,那女子,不仅是人,还是神;那理想,不仅是真,还是梦;那追逐,不仅是爱,还是未来。距离让人看不清楚,距离让人无限遐想,距离让人怀恋终生。

终生有梦,不可忘也不可灭;遐想有美,不可得亦不可失。不可,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成全,成全了距离之下的双方,用朦胧的“好”来善意相对,而从不曾用真实的痛来彼此伤害。

因此,《汉广》的吟唱,是进入了一种梦幻的状态,那是一种不愿醒来的沉醉,醉倒在河岸,对彼岸深深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