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大霄的问题出在哪里?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8-18

大霄的问题出在哪里?

今天在网上看了李大霄一篇文章,题目叫:"投资就是修行,十倍市盈率就是钻石底“,有点想法就写写吧。

李大霄三年之前提出了“钻石底”,现在来看是很正确的;股灾之前提出了“地球顶”,也被市场验证了。按理说,对市场做出如此准确的预测,理应被投资者奉为神明,大加称赞,但是事实上李大霄在投资者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甚至被广为诟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投资者对指数涨跌很关心,但是更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赚到了钱。李大霄言底与言顶确实没有错,错在他看好的蓝筹股没有让投资者赚到什么钱,而被他斥之为“黑五类”的股票却大涨特张。我想,这恐怕是投资者对他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李大霄的最大问题就是把复杂的股市简单化、绝对化。估值对于股市趋势有很大影响,但也只是判断股市趋势的一个因素。李大霄却把估值作为分析和解决股市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一般来说,用估值来判断股市的趋势,问题不是很大,这是李大霄言底和言顶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具体股票是众多的个体,充满差异性,如果简单地用估值来衡量股票的价值,就很难把握个股的趋势。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股票现在的估值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来的估值。现在估值低并不等于将来估值低,现在估值高并不等于将来估值高;估值是发展的、变化的。这应该是我们对待估值的一个基本的态度。李大霄显然不是这样看待估值的,他基本上以眼下估值的高低作为衡量股票价值的唯一标准,这样做很难准确地把握股票趋势,大大增加了投资失败的可能。

低估值也是可以变成高估值的。前些年,一些资源股估值很低,典型的是煤炭股,股价高高在上的时候估值很低,但是股票跌了百分之七八十以后,股票估值却变得很高了,有的甚至亏损。而一些过去过去估值很高的品种,三年时间股价涨幅超过十倍,而估值反而低了很多,比如东方财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股票低估值也并不意味着具有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而高估值也不是都意味着风险,正确地做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李大霄在对待股票上,显然不是这样做的,把静态估值的作用绝对化,简单地用这一标准去粗暴地判断股票的价值,来了一个一刀切,放言:不要碰黑五类,理由就是估值太高,他本人高喊了两三年了,但是这些“黑五类”,却给了他一记又一记的耳光,而他本人极低推崇的低估值股票,却总是萎靡不振。

一个研究股票的人判断出股市趋势固然重要,更重要是要让投资者能赚到钱。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股市总的来说带有典型的结构性行情色彩,更偏重未来的成长性,而李大霄显然没有认识到股市的这种特点,在股票配置上,过分重视估值,却忽视成长,这是他致命的问题。

李大霄据说是一个老股民,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经验这个东西,比较感性,往往会导致看问题片面化、绝对化。他言顶和言底,主要是靠的是经验,比方所谓的“十倍市盈率就是钻石底”就带有很浓重的经验主义特点。经验这个东西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论和认识修养作为支撑,认识事物往往会导致以便概全、夜郎自大的弊病。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要原因吧。

一般人来说,以经验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都很自负,都有死不认错的特点。李大霄身上就很充分地体现出这种特点,比方,提出黑五类之后,黑五类大涨特张,他本人罔顾事实依然嘴硬,不认为自己错了,反而认为市场错了。这一点比较要命。是投资股票之大忌。(转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