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基础知识(转)

 翔山 2015-08-19

京剧基础知识(转)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的形成


一.1790年徽班进京,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诞


二.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三.徽汉合流 1828年以后


四.1840年以后,京剧形成有五大显著标志


1. 西皮、二黄声腔确立,曲调极式比较完善


2. 在唱白的字音声调上融入北京语言特色


如:十三辙,四声,上口字,尖团字


3. 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出现,确立极腔体的音乐结构形式和分场的剧本结构形式


皮黄:极腔体确立(音乐结构);分场确立(剧本结构)


4.角色行当出现新的变化


5. 第一代京剧演员出现,代表人物老生演员:程长庚,余三胜



有文戏武戏之分


1. 文戏有以唱功为主的戏:《二进宫》《三堂会审》等;有以做功为主的戏《拾玉镯》《群英会》等;有以唱做念并重的戏《锁麟囊》《四进士》等


2. 武戏有长靠戏《挑伴车》《长坂坡》等


有短打戏《三岔口》《武松打店》等


有出半戏《盗仙草》《虹桥赠珠》等


3. 有唱念做打齐备的戏《野猪林》《杨门女将》等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的唱功


    京剧是以唱为主,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


    1. 词情


    京剧的唱是由词情和声情两部分构成,京剧的唱词具有诗化的特点,它具备了中国诗词中乐的韵律,文的华彩,画的构图


    例:京剧《白蛇传游湖》一场


    京剧的唱词格律:七字句(二二三排列);十字句(三三四排列);不规则长短句


    2. 声情


    京剧的唱是以节奏的变化(极式的变化)为结构表现抒情性与叙事性


    字多声少或词情多生情少 属于 叙事性唱段


    字少声多或词情少生情多 属于 抒情性唱段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的念白


      京剧的唱是与念白、做功和武打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念白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解释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红灯记》中“痛说革命家史”一场的大段念白


      京剧的念白有独白、旁白等各种形式,独白大多通过【引子】【定场】【坐场白】【下场对】等形式来表现的,是剧中人物用念白表现自己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是一种自我介绍,舞台属于俗称‘自报家门’


      京剧的旁白,多半以背供方式出现,它承担了戏剧人物内心独白的外化作用


      京剧的韵白采用胡广和中州音韵,京白则基本是方音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的做功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包括身段,形体动作和表情


        1. 依靠做功演活人物


        2. 运用服装、道具刻画人物


        3. 运用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4. 遵循美的原则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的武打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1. 武戏文唱: 武戏也要重视唱念重视做功,重视人物的刻画。从内容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以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思想情感决定起打形式的繁简浓淡,因剧而异,使技巧为人物服务。


          2. 武打套路: 枪对枪;刀对枪;剑对枪;打档子(群众场面武打);耍下场(打胜仗后耍枪);打出手(表现神仙。。飞舞)


          • 12
          京剧的表演程式


          在京剧表演中,唱念做打都有自己的程式。因为在京剧舞台上不允许有纯属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都需要按照美的原则加以提炼、概括、夸张、没话、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即程式


          凡是把生活里的动作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提炼、概括、没话和一定程度的装饰、夸张、形成有一定规律加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表演程式




            • 榜眼
              12
            程式源于生活,美于生活


            表演程式来源于生活,所以首先要根据生活动作加工提炼。京剧程式就是把各种生活动作长期的琢磨提炼,变成为节奏化,舞蹈化的动作,固定成为一种定型的有规格的表演程式


            格式是从创造具体角色中产生的


            比如京剧舞台中常见的【起霸】,源于明代沈乐所做传奇《千金记》中的一折


            表演程式的写意性


            京剧表演程式不仅有真实生活做基础,它更能以写意的方法将生活真实加以高度提炼,美化和舞蹈化,它不要求一举手一投足都完全像生活,而在于捕捉住感受和印象深刻的瞬间,给予观众会意的蕴藉美


            以圆为美


            京剧的身段动作遵循着一个圆的基本原则,好像“太极图”运转一样,所有运动都是以圆周运动为规律的


            程式的规范与自由


            京剧的唱念做打都是受了诗词格式的规范勾陈过了京剧艺术程式性的表现形式


            京剧的表演是遵循着一定的程式来进行的,然而在运用时它又是灵活自由的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法——虚拟
              一.空间的流动性


              京剧要求反映生活的情景是无限的,而舞台的空间确是有限的。戏剧情景的时间跨度往往很大,而一个戏的演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在解决空间与时间的矛盾时,话剧采取三一律的基本时空结构形式:即时间一致,地点一致,情节一致;三一律被封为西方戏剧的美学原则


              京剧是以中国传统说书,讲故事的叙述作为原则,要求演出以不间断的连续流动场面来加以展现,情景的变换随情节进展而变化,演员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运用歌唱和动作来展现一幅幅活动的场景,通过虚拟的表演使观众看清楚人物是在怎样的特定环境上活动着


              Ex京剧《秋江》


              二.多重空间的营造


              京剧舞台空间的超脱,不止于空间的流动,还表现在多重空间的营造和运用自如


              例如 《一匹布》




                • 海马333
                • 榜眼
                  12
                三.时间的压缩与延伸


                京剧表演以虚拟的手法使舞台上产生出特殊的时间形态。一个是时间的压缩,一个是时间的延伸


                1. 时间的压缩 ex:剧中常见的行车过程


                2. 时间的延伸 ex:京剧《挑滑车》中从观阵到上车的思想过程


                四.京剧表演的虚拟性


                京剧表演中的虚拟性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模拟生活的一些动作。


                二是在此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夸张美化的舞蹈组合


                1. 模拟生活动作,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喝酒、写字等


                2. 变形的舞蹈组合,例如“起霸”“耍下场”等



                  • 海马333
                  • 榜眼
                    12
                  京剧的行当


                  京剧行当有双重含义;既是京剧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


                  京剧表演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既要求性格刻画的真实、鲜明,又要求从程式上提炼和规范,因此习惯上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基本类型,每行又有若干分支。


                  以京剧为例,如生行,又分为老生、武生、小生;旦行,又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净行,又分为铜锤花脸、架子花脸、舞花脸;丑行又分为文丑和武丑




                    • 海马333
                    • 榜眼
                      12
                    行当划分的依据和作用


                    行当划分的依据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人物自然属性,如年龄 性别


                    2. 人物的社会属性,如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


                    3. 创作者的美学判断,如寄寓褒贬,颂善惩恶


                    4. 表演技术专长,如重唱工,重做工,重武打





                    行当划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类


                    1. 分行有助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表现特定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可以作为戏曲演员进行角色形象创作的造型基础。行当是中介,从生活到行当再到角色


                    3. 使演员有可能和必要去专门从事某个行当或某一类人物形象的钻研、创造






                      • 海马333
                      • 榜眼
                        12
                      生行——老生


                      又叫须生,扮演壮年、中年或老年男子。俊扮,戴髯口(须颜色分黑白灰三种)扮演的大多是性格庄重,沉稳或雍容、潇洒的人物,可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和红生。


                      · 唱工老生:以唱为主,又有文老生和武老生之分;文老生又叫“安工老生”,扮演的大都是比较安静、动作不多的人物。如《空城计》的诸葛亮,《武家坡》的薛仁贵等。武老生一般是扮演武将,但也以唱为主,这类人物大多扎靠,使刀枪把子,所以又叫“靠把老生”


                      · 做工老生:又称衰派老生(多指扮演老年角色),是以表演和念白见长。做工老生大多继承了原来末行所扮演的人物。特点是念白铿锵,动作洒脱,表演细腻,舞蹈性强。如《徐策跑城》的徐策


                      · 红生:主要是扮演关羽,赵匡胤等揉红脸或勾红脸的人物。以工架、气势见长。若由花脸扮演关羽则称“红净”




                        • 海马333
                        • 榜眼
                          12
                        生行——小生


                        扮演青少年男子,所演的多是英俊风流人物。唱念大小嗓结合,以小嗓为主,小生又分为文小生、武小生、娃娃生


                        文小生——有雉尾生、纱帽生、扇子生、穷生之别


                        · 雉尾生:又称翎子生。扮演的都是王侯将相之类的人物,要文雅中见英武。用各种要翎子的舞蹈身段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感情。如《群英会》中的周瑜,《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等。


                        · 纱帽生:也称官生,顾名思义,扮演的都是做官的,表演既要风度潇洒,又要带书卷气,像《玉堂春》的王金龙,《奇双会》的赵宠等


                        · 扇子生:也称中生,所扮演的多是少年书生,手持扇子,身穿褶子,有戴文生中的,象《柳荫记》的梁山伯;有戴武生中的,像《拾玉镯》中的傅朋,这种小生多出现在爱情戏里,与旦角合作,即所谓“才子佳人”


                        · 穷生:扮演贫困落魄的书生,往往衣衫褴褛,带一股穷酸味。像《金玉奴》的莫稽,《评雪辨踪》的吕蒙正等


                        武小生 扮演身怀武艺的角色。在戏里常有开打场面,如《八大锤》的陆文龙,《岳家庄》的岳飞等


                        娃娃生 专演戏中的小孩子,一般由儿童演员或女演员扮演,如《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二堂舍子》的沉香、秋儿等
                          • 海马333
                          • 榜眼
                            12
                          生行——武生


                          扮演生行中的武打为主的角色,既可饰青年男子,不挂胡子;也可饰中年、老年男子,挂胡子。既可俊扮,也可勾脸。武生这一行当分支形成较晚,它分别从武老生、武小生、武花脸的本工戏中拿过一部分来而发展形成武生专行。所以,武生的扮相,有近似武老生、武小生的、也有近似花脸的。武生主要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


                          · 长靠武生 以工架稳重见长,舞蹈性强。还注重念、做,所谓“武戏文唱”。长靠武生中,既有扎靠的,也有不扎靠的,穿箭衣的,对于长靠武生不能做狭义理解,主要以其表演的风格特点来归属


                          · 短打武生 以武打干净利落见长,一般都穿抱衣抱裤或侉衣侉裤等紧身服装,如《三岔口》的任堂惠,《武松打店》的武松等


                          · 武生还兼演猴戏,如《闹天宫》的孙悟空


                          · 武丑也兼演猴戏




                            • 海马333
                            • 榜眼
                              12
                            旦角


                            扮演的是从小姑娘到中年妇女的角色,用小嗓唱念,主要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和武旦


                            · 青衣 过去也称正旦,扮演的大多是贞洁烈女,贤妻良母一类端庄文静的人物。以唱为主,念白用韵白,表情严肃庄重。青衣所演角色的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十几岁的都有。如《六月雪》的窦娥十六岁,《穆桂英挂帅》的穆桂英五十岁。


                            为什么叫青衣?因为正旦所扮演的人物里,有一种苦扮相,身上穿青褶子,以表现她处在受苦受难的环境之中,所以习惯上就把正旦叫做“青衣”


                            用青衣这个词来代表正旦是以偏概全,因为正旦所演的角色中,有的是后妃公主,戴凤冠,穿龙帔或女蟒,有的是富家小姐,穿花帔。


                            · 花旦 是以表演和念白为主,有念京白的,也有念韵白的。花旦一般扮演活泼的青年女子,这类人物都是风流美艳,柔媚娇憨或刚健婀娜的,由皇妃公主到小家碧玉都可以演,所以叫“花旦”,是由于这类角色的穿着打扮都是花枝招展的,有穿花裤花袄的,有穿花裙花袄的,也有旗装打扮的等等


                            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和梅兰芳把青衣的唱工和花旦的做工结合起来,又创造了“花衫”。花衫的表演特点是比青衣开放,比花旦又有所收敛,像《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等


                            · 刀马旦和武旦 顾名思义,这两类都是演英武善战的女性人物。刀马旦主要是在靠把的舞蹈工架上见功夫,有时还要载歌载舞。如《穆柯寨》的穆桂英,《扈家庄》的扈三娘等


                            武旦一般以翻扑和‘打出手’见长。神话戏里的武旦“打出手”是表现神妖腾云驾雾、法宝在空中飞舞的场面


                            · 老旦 扮演的都是老年妇女,用大嗓唱念。从人物身份来讲,有的是皇室、贵族穿女蟒。有的是老妇人,穿团花或寿字披。有的是苦老婆子,穿紫花老斗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