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注射聚肌胞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

 longlong102 2015-08-19

穴位注射聚肌胞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

标签:带状疱疹 论文精选 | 作者:许柳田 | 发表时间:2014-06-14 08:47:20

许柳田 黄山市祁门县红十字医院肛肠皮肤科(245614)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穴位注射 聚肌胞 预防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最常见也最难治疗的并发症[1]。我院皮肤科对带状疱疹发生初期患者,在口服阿昔洛韦片的基础上,合用聚肌胞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预防PHN的发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1日~2010年2月1日,对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2]的带状疱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22~94岁,平均46.3岁。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5.92±3.05分;中医辨证:肝经郁热型(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簿黄或黄厚,脉弦滑数)10例,脾虚湿蕴型(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17例,气滞血瘀型(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25例。对照A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20~84岁,平均45.9岁。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5.61±2.71分;中医辨证:肝经郁热型8例,脾虚湿蕴型16例,气滞血瘀型25例。对照B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21~84岁,平均44.9岁;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5.24±3.34分;中医辨证:肝经郁热型9例,脾虚湿蕴型18例,气滞血瘀型22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疼痛评分及各型病例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皮损出现时间均<7天。 排除:①其他非带状疱疹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②严重肝肾损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粒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者,1个月内系统使用过泼尼松者。PHN的诊断标准[3]:按美国神经病协会的定义,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局部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阿昔洛韦1次0.2g,1天5次,连服10天;同时给予聚肌胞穴位注射,肝经郁热型选穴足三里、曲池;脾虚湿蕴型选穴足三里、阴陵泉;气滞血瘀型选穴足三里、血海;每次2穴,左右两组穴位交替注射,待注射穴位部位出现酸胀感觉,回抽无血,缓慢将药液注入穴位中,每穴1ml,在就诊第1、2、3、4、6、8、10天各注射1次。对照A组予口服阿昔洛韦1次0.2g,1天5次,连服10天;同时在第1、2、3、4、6、8、10天,肌肉注射聚肌胞,每次2ml。对照B组予口服阿昔洛韦1次0.2g,1天5次,连服10天。

观察并记录治疗前、皮损消退后30、90天末的疼痛评分。根据各期疼痛下降指数评价疗效。疼痛程度判定标准[4,5]:用VAS测痛法,0为无痛,10为剧痛。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为: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4,5]。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疼痛下降指数(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痊愈:疼痛下降指数=100%;显效:疼痛下降指数80%~99%;良效:疼痛下降指数50%~79%;微效:疼痛下降指数20%~49%;无效:疼痛下降指数<20%。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6]。

3.2 结 果   治疗组皮损消退后30、90天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6.2%、98.1 %;对照A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9.6%、89.8 %;对照B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49.0%、55.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P<0.05,见表1、2。表1 皮损消退30天末疼痛疗效比较例(略)表2 皮损消退90天末疼痛疗效比较例(略)

4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可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7]。带状疱疹病程早期,提高患者免疫力有可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聚肌胞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聚肌胞进入人体后,通过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而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穴位注射法,是在穴位或相应部位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足三里是中医强壮保健要穴之一,刺激足三里穴可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椎,能使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机体免疫力;古人云“要想安,三里常不干”;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选穴足三里配合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大肠经属金,“金克木”,两穴配合起到疏肝清热,调和营卫,解郁镇痛作用;脾虚湿蕴型选穴足三里配合脾经上的阴陵泉穴,脾经属土,“土克水”,两穴配合健脾利水,通利三焦,抗邪镇痛;气滞血瘀型选穴足三里配合脾经上的血海穴,血海穴善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有引血归脾之功能,犹如百川归海,两穴配合调理脾胃,养血活血,行气止痛。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强健、气血旺盛,则脏腑自强,抗邪有力。

本组结果显示,皮损消退后30天,治疗组神经痛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但皮损消退后90天治疗组与对照A组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使用聚肌胞3个月后,两种方法给药都可使患者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预防PHN,故长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带状疱疹早期穴位注射聚肌胞,结合了聚肌胞的药理作用、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穴位与穴位之间的配伍协同作用,共同激发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减轻神经炎症或坏死,达到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WU CL,Marsh A,Dworkin RH.The role of sympathetic nerves in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Pain 2000,87:121?12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3 Dubinsky RM,Kabbani H,EL?Chami Z,et al.Qulity Standard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Practice parameter: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 evidence?based report of the Qu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Neurology,2004,63:959?965

4 Bennett JE,Mohler L.Arm tourniquet tolerance in unanesthetized adults.Surg Form,1996,15,15:463?465

5 赵 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47?2349,2352

6 童燕芳,倪荣中.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 ,34 (5):327

7 徐丽英,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