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追星fans也疯狂!

 劳动者2010 2015-08-19

在古代,能写一手好诗比什么都受欢迎,所以才华横溢的诗人受追捧的程度最高。别以为古代粉丝都内敛,也有相当狂热的,有好多举动就连小si妹听来都觉得蛮不可思议的……




早在东汉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模仿明星的服饰打扮。如有个大名士郭泰(字林宗),品德高尚,言行芳洁,大受仰慕;据说他「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后汉书·郭泰传》)。




唐代,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扬州风尘仆仆地追上了李白。




杜甫也有fans,其中包括重量级诗人张籍。张籍相当单纯地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且发下誓言:「喝下他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




重点来了,就来说说唐朝最疯狂的粉丝吧,一个名叫葛清的街卒,他超级迷恋白居易的诗歌,居然想到了整容,将自己的皮肤献了出去,「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这在古代绝对是少见的,如此体无完肤的疯狂,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




广泛的崇拜并没有使白居易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说起来,他是李商隐的「粉丝」。


《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晚年退休在家,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他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白居易仙逝后不过几年,李商隐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客气,干脆把这个儿子取名叫「白老」。可惜此儿智商不高,长大之后更无半点诗情。温庭筠就跟这个愚钝的小子开玩笑:「让你做白居易的后身,不是辱没了他吗?」




若说白居易是唐人心目中的文学偶像,那么苏东坡无疑是宋朝的著名品牌。


苏东坡的诗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的生活情趣都被人视为经典加以模仿。例如与他相关的几道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一直流传至今;他曾在具有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随即便出现了流行全国的「东坡壶」;甚至他所戴的那种高筒短檐帽,都被士大夫争相效仿,称为「子瞻帽」。




总之,凡是与之相关的东西:一封信、一支笔、一块砚或者一把扇子都会变成众人收藏、争购的对象。




宋朝还有一个人颇受膜拜,那就是婉约词的鼻祖柳永,他的粉丝多为青楼女子。为啥呢,因为柳永不得志,他以青楼为家,低吟浅唱,纵情风月,成为青楼女子追捧的大众情人,柳永排行老七,人称「柳七」,当时青楼中有言:「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就连他死后,成百上千的歌伎也络绎不绝地到他的墓地吊唁,轰动一时。以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带着美酒到柳永墓前祭奠,时人谓之「吊柳会」。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如众红裙。


诸位诗友们,面对fans,小si妹只觉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你们有木有疯狂过得事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