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微信号:wow36kr 编程要从娃娃抓起。美国已经有了数种面向儿童的编程语言,比如 Scratch、Tynker、Code.org、Hopscotch,它们让孩子像玩儿乐高一样编程,不用使用过于繁复的语言,也可以享受将一样东西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乐趣。其中 MIT Media Lab 开发的编程语言 Scratch 面向 8-15 岁的儿童,发展较成熟,社区沉淀内容丰富,它在中国通常被翻译为 “魔抓”。 自 Scratch 兴起以来,国内已经有不少培训班和学校将其列为兴趣课程之一,而 36 氪此次报道的 “阿尔法营”,则是最早一批将 Scratch 引进国内的教育团队,实际上,将 Scratch 翻译为 “魔抓” 正是他们的手笔。2009 年阿尔法营将 Scratch 引进中国之后做了这么几件事:
虽然教学的内容是编程,但阿尔法营长期以来的运营方式一直是传统线下培训班的模式。不过他们最近正在谋求转型,建立中文版魔抓社区就是其中重要一步。要知道,Scratch 在美国之所以能成为最流行的儿童编程语言之一,和它社区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 目前,中文版魔抓社区中沉淀的内容多来自线下培训班的学员,不过,阿尔法营已经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达成合作,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 24 个省市 100 个中小学老师的 Scratch 教学培训,这些老师将陆续回到各自的学校教授 Scratch 编程,学生作品将全部分享在魔抓社区中,下半年社区的内容生产量可能会迎来一个突破。 另外,阿尔法营正准备推出在线视频课程。线上课程的优点是传播广,可复制性强,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来说,跟着视频学编程是很困难的。对于这个问题,联合创始人艾达回答我,他们制作在线课程主要是想解决 Scratch 普及度的问题,如果要深度学习,最好还是能结合线下的深度辅导。 线下辅导方面,阿尔法营也并没有打算亲力亲为。除培训中小学老师之外,他们也在积极接触其他培训机构,推广其多年来积累的教研方案。在创始人的眼中,阿尔法营的两个线下辅导班只是教研的天然实验室和孵化器,这套教研方案才是阿尔法营真正的竞争壁垒。 目前,阿尔法营团队有 10 人,大部分为教学人员。团队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希望能借此壮大技术队伍,向互联网公司转型。 *网友神评论:做个小孩好难... --------
你在四处找融资,而投资人们正好都在这等着你。长按二维码试试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