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鉴】我在“不在书店”

 文野 2015-08-20

 

我在“不在书店”


  六月,已是厦门的雨季。但我与厦门的这一次相遇,厦门并没有用没完没了的梅雨迎接我,映在我眼帘里的有繁花、蓝天和碧水,也有凉丝丝的小雨里美不胜收的景致。


  在厦门的每天早上,都是被啁啾的鸟声唤醒,躺在床上,侧耳倾听,听不懂鸟儿们在说什么,但能感觉到那叫声里的喜悦和欢快。便想,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欢喜啊。于是,每天都是在鸟儿细碎的歌吟中起床,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去探访“不在书店”的那个早上,阳光充足,天气极好。据说“不在书店”是文艺青年必去之处。我虽已忐忑称自己为青年,但骨子里文艺情结却浓厚如初。以为打个车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可偏偏这个出租车司机不知道这家“中国最美书店”。无奈,走了一段之后,我只好下车一路打听,一路走近。


  蜿蜒逶迤的华新路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怡心养眼。老别墅区里都是一些美到极致的主题小店,边欣赏边拍照边寻找,忽然觉得这慢下来的脚步分外轻盈,慢下来的时光无比美妙。


  “不在书店”位于华新路13号,是一栋花园老别墅。我到的时候尚早,还未到营业时间,于是就在院内院外徜徉。别墅共三层,是书店,但看着更像花房。别墅外围着一圈七里香,庭院有棵高达5层楼的人参果树,还有释迦、菩提等。更为称奇的是,院子里还有一株60多年的茉莉,近3米高,据说是厦门长得最高的茉莉。另外院子里有玲珑的水池,养着好看的鱼。各种形状的小花盆,种着一些花花草草,点缀在水池边,墙台上。院子里有原木的桌椅,拙朴、田园而浪漫。上午十点,书店开始营业了,我由于贪恋院里的美好,来的最早,却没有成为第一个进店的顾客。书店内的布局也很是特别,空间错落,动静相宜,到处摆满的老物件使得整个书店都流淌着时光的味道。每个独立的小房间都摆着一墙的书,书架的样式各异。木质的桌椅,碎花台布,阳光透过玻璃,安静的落在地上,书店里静静的,店主和顾客说话都轻轻的。在这里可以买书,可以看书,也可以交换书,大多数人都是一本书,一杯咖啡,就远离了车马喧嚣的沸腾红尘,任时间在这里悄然沙漏,静静流逝。我亦是一杯可可,一份布丁,一本书,生生地偷得这浮生半日闲适。


  据说,店主最初的思路来自这样一条微博:“谁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梦想,有一栋老别墅,融合着花店和书店,可以喝咖啡,可以追忆时光,可以自己做甜品,做饼干。还可以坐上悠悠一个下午,吃一份浪漫的简餐,读一本心仪的书。”于是,店主就按照这个思路,把不在书店布置成了这种风格。


  这又何曾不是我的梦想呢。于是,微博关注了不在书店。


  几天后,雨点儿在微博上发了一组纯美老书店的照片,并@了我:等老了就开家书店吧……


  真好。女儿知我心。


  想象着暮年,我挽髻,戴眼镜,穿素色旗袍,守着这样一个小店,阳光暖暖的洒满院子,树木葱茏,花藤满墙,鸟声细碎而欢喜,满室的花香、茶香和书香。


  彼时,不谈悲喜,不争朝夕,只求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联社徐丽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