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晋之好

 圆角望 2015-08-20
■周伟虎

  秦晋之好 语出元·乔孟符的《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关于“秦晋之好”的版本,史传不止有一。笔者认为比较可信的是:自幽王被杀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拥立前太子宜臼继承天子之位,是为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由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等护送下,东迁雒邑,史称东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诸侯国认为:幽王罪不至死,平王理不当立。因此,在虢公等人的支持下携王也称王。二王对立分裂,相持若干年后,晋文侯杀携王,结束二王并立局面。但自此后各诸侯国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周室也只是名义的天下公主,实际上已不如一个诸侯国君而受制于人,王室从此一蹶不振。而秦、晋二个诸侯国为图春秋霸事而不止一代地互相婚嫁的政治联姻,世称“秦晋之好”。
  典故“秦晋之好”后逐渐泛指两家联姻。
  平王由秦襄公、晋文侯等护送至雒邑开始了他的王位继承,而这一护送是有代价的。其中得益最多的便是秦襄公。秦原先只是游牧于甘肃一带的嬴姓的一支部族,秦之祖先臣事商王,后成为周人的附庸,是替周王养马的。居于西戎和西周之间,长期受到西戎的骚扰。周孝王时把甘肃东南部的一块地方始封非子以秦邑,爵位为伯爵(周代把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自封邑后,经秦侯、公伯直至秦仲。秦仲即位三年时,周厉王无道诸侯叛乱,西戎进攻周王室,秦仲率兵灭犬丘大骆一族。周宣王即位后即拜秦仲为大夫剿灭西戎,秦仲在征战中被西戎杀死。周宣王随下召秦仲长子庄公昆弟五人率兵七千人大破西戎,将原先大骆地犬丘赐给秦仲的后代,并封其后为西垂大夫。幽王时犬戎与申侯勾结攻周时,秦襄公出兵救周有功,平王封襄公为诸侯。平王东迁后,再也无力西顾,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将岐以西的周故地赐于秦。至此,秦国始受封为诸侯,最终成了十二诸侯国之一。
  随着周室的逐步衰弱,远处“西垂”的秦却一步一个脚印地崛起。襄公后又经文、宪、武、德、宣、成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已是占有了大半个关中,八百里秦川初具规模。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向晋献公求婚。公元前654年,晋献公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史说“秦晋之好”的开端。献公晚年昏惑于内宠而杀太子,另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被迫流亡他国。献公死后,夷吾用奉送河东五城为条件,让秦穆公支持他继承了王位,是为晋惠公。而惠公得掌后不仅食言,还多次武力犯秦。秦穆公则尽显大家风范,公元前647年,晋在发生饥荒后向秦国求援时,秦仍能不计前嫌。可晋惠公并未知恩回报,两年后又趁秦旱灾攻秦。秦穆公与晋大战于韩原,晋非但大败且惠公也被俘,晋才被迫将五城归秦,并以太子圉 为人质方得脱身。秦穆公为笼络太子圉,就把公主怀嬴嫁给了太子圉。两国关系更是亲上加亲,秦国又主动把河东五城还归了晋,两国以黄河为界又握手言和了。而当太子圉得知父亲晋惠公病危时,惧怕君位被人抢走,就扔下妻子独自溜回了晋。次年惠公死,太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秦、晋又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了。秦穆公对太子圉撇下怀嬴回国登基恼羞成怒,便设法要让重耳成为晋国君,并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流亡在外的重耳重返回晋,在东渡黄河占领了晋国的狐后,双方在郇 这地方会盟,晋被迫同意公子重耳为国君,重耳就是名震春秋的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从此,秦晋又和好如初,正真实现了“秦晋之好”。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宁等地,秦国开始走上了崛起之路。再经康、桓、哀、卫、悼、厉共、怀诸公后,到秦献公十二年便迁都栎 阳(今陕西临潼),不久,秦孝公时又迁都咸阳。秦国在与西戎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融合了西戎的骁勇和彪悍,稳步推进,终成战国“七雄”之首,并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中华第一个大帝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