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中国企业做不好全球营销?-微信精选-首席品牌官

 Confucius365 2015-08-20

很多知名企业的Marketing personnel抱怨,自己在国内百试百灵的品牌光环、广受追捧的创意策划,一出国门就行不通了。在海外做营销推广活动,很多客户对于中国品牌的不了解甚至漠视,老外工作刻板不好打交道,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水太深等等,难搞。


这绝不是不可打破的定律。笔者注意到,从去年开始,银联国际连出5个环球大型营销活动,全球80大机场免税店、40大购物圈,30大旅游地,暑期特惠,新年特惠之类。参与国家参与商家越来越多,折扣力度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不少捡到大便宜的网友都表示:已乐疯。


笔者随手在微博上搜了一下,截个图,应该是公司策划的微博活动(等等,随手拍?貌似这活动年年都有?微博推广活动也品牌化了?下一次写写这个)。




从柬埔寨到墨西哥,果然名副其实的“环球”。




为什么你不行?人家行?别说银联自带国企光环,国际市场可不吃这套。这背后是有干货的。


启示一:先解决基础服务。


你卖手机,得先解决通信和上网,卖服装,得符合当地的审美和普遍身材,这就是基础。作为银行卡,刷卡方便又安全是基础服务,只有做好基础,才能做增值服务(优惠)。


有央视报道为证。银联卡的成就,注意这句:成为中国人出境首选支付品牌,中国购买力和品牌的服务力完全绑定。



怎么样才算打牢基础?未必非要像银联这样做到如此夸张的数据,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为中国人出国做好服务;第二步,让本地商家发现你为他带来的好处,从而喜欢你;第三步,当地消费者看着不错,也想用你的服务。这样,跨越国家和地域的体系就有可能逐步搭起来了。


所以说,银联国际连年力推的这个“全球特惠体系”,看起来只是单纯打折,但功夫都在诗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和品牌影响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依托中国市场的谈判能力、国内和海外的宣传推广渠道建设等等,缺一不可。优惠不是个空泛的概念,不是锦上添花,只有练了内功,才能放好的大招。


启示二:痛点难寻,趋势易解。


集合知名卖家、品牌,搞个销售季大狂欢,行话叫平台性营销,更加上“全球”,简直是所有营销狗的终极梦想!放眼全球,不少正走向国际的本土品牌都想来这么一发吧,但往往虎头蛇尾,甚至连知名国际品牌,包括比银联历史长得多的知名卡组织,都不敢轻易尝试。因为统筹资源、内外联动就耗费了所有精力,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根本难以保证。围绕银联卡能搭建这样罕见的平台,的确是区别竞品的独特卖点。


这里又引申出第二个误区:沉迷于找痛点,觉得一好的IDEA、一个漂亮的口号就能力挽狂澜?其实更科学的做法是找趋势,然后扎扎实实把细节做好。


千万不要手头有什么商户一锅烩,然后揪着头发想概念,而是真正摸透行业大形势,分析消费者需求。仔细看银联XX大的三个维度:机场免税店系列、城市核心地带的购物商圈系列、城市周边的海岛等休闲旅游系列,都是千锤百炼而来,抓得够准、下手够狠。


看懂了吗?人家的目标是出国的商旅人士越来越多(只有时间在机场买)、血拼散客越来越多(深入城市腹地经典商品聚集地买)、注重旅行品质的游客(找有逼格的景观买个票进去拍照发朋友圈)越来越多。还有暑期特惠、新年特惠这些这些根据时间点来的优惠,我敢肯定,背后的地区选择商家选择,一定是有数据支撑的。


再沉下去一些,分析优惠卖家名单:在购物地,商圈的优惠就多;在一些移民、留学生为主的市场,优惠就被铺到日常商户中去;对本地客户多的市场,更是全面开花,超市食肆电影院一个也不放过。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功夫。


慢着!银联你这是撒多大一张网?有拿银联卡的人去的地方,你都在搞优惠吧?


启示三:和合作伙伴做利益共同体。


银联卡的全球营销活动,除了规模力度外,那方式真是令人眼花缭乱。除了购物之外,还有酒店、机票的折扣,景点门票折扣,送个小礼品或VIP待遇,甚至半公益项目。


比如到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出示一下银联卡,可以免费进场,这是根本无法促进销售额的。银联是用讨喜的方式提醒当地商户和游客:我们在这很强大,我们为你想很多,我们的形象很正面。游客的这种感受经过口口相传,就发酵成了关于品牌的另一个故事。


如何吸引各行各业的商家拿出形形色色的活动?笔者来简单猜一下(轻拍):银联为合作的海外商户建立一个模型(兼画一个大饼),教他们如何兑现中国人的购买力,比如为他们设置中文标识(当然还有银联标识)、培训中文导购,和他们分享自己的中国的宣传资源、推广渠道等等。当你和老外buddybuddy,甚至成了半个利益共同体,你们的联合营销不就成了你好他也好吗?


当然,更高一个层次是,用营销事件作为抓手,让银联卡(支付工具)成为海外商户和中国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这样所带来的隐形利益和口碑,是可以打造百年老店的。


启示四:最重要的,先赢得国人的重视。


品牌建设是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领域,银联能迅速进入其他卡品牌经营多年的国际市场,和中国人的忠诚分不开。海外的商户可能发现,对面卖同样商品的卖场,开通银联卡支付,参加银联卡优惠活动后,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消费者(据说银联卡在海外也发了不老少)纷至沓来,销售额直线上扬,自然会哭着喊着也参加进来。


有个圈里流传的小故事:一波银联卡用户在澳洲某著名免税店A那儿购物后,发现另一家竞争品牌有银联卡专属优惠,便折返排队退货,去那家重新买过,A商家只得连夜发意向,要求加入银联营销活动。


看似是夸张的笑话,但市场感知绝非一日之功。不得不说是,银联卡便利又实惠的良好形象已深入人心,国人出境血拼洋货,却认定一定要用中国品牌来支付,想来真是颇具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