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述痰瘀与心脑血管疾病

 寂寞在繁衍 2015-08-20

      从痰瘀的生理病理论证, 认为它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同时列举了历代从痰瘀论治心血管病的4 种原则。

    痰瘀是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体内因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的病理产物, 又是各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痰”、“瘀血为百病母胎”。如现代医学诊断的冠心病、脑栓塞、静脉栓塞等病, 这些有形之瘀(血栓) , 提示了痰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而,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应着眼于疏通体内气血, 及时祛除痰瘀, 才能保持“脑聪心灵”。

    1 痰与瘀的关系

    中医认为, 津血同源, 痰瘀相关, 痰与瘀虽同属病理产物, 但在临床上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可因瘀生痰, 亦可因痰致瘀, 如脑梗塞病人, 可出现

    2. 3 注重气阴两虚为主的辨证: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疲乏力, 动则气短, 上楼困难, 发作次数越多, 虚证越明显, 同时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临床见到病人舌质暗红、舌体胖、边有齿印, 平时即使在房颤的间歇期也有胸闷气短, 动则气急的症候。我们认为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 极少数人为心气心阳虚损, 这些病人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的痰浊瘀血, 较单纯的实证病情更严重。

    3.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施治要点

    3. 1 补虚为首要: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人应用黄芪30g~50g, 据报道黄芪能改善心肌代谢, 降低能量消耗, 维持氧的供求平衡, 提高心肌的缺氧能力, 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稳定线粒体等膜结构。有脾虚的加用党参15g, 如果患者同时有心阳虚损加用附子、桂枝各 10g, 阴虚的加用生地、五味子各10g、麦冬15g。我们观察到病人以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

3. 2 祛瘀活血、化痰降浊为常法: 治疗应用活血法桃红四物汤去当归加丹参30g, 红花、川芎各10g 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化痰降浊用瓜篓莲白汤, 半夏常用剂量。

 3. 3 宁心安神为关键: 这些病人有明显心悸怔仲, 治疗须加用龙骨牡蛎或灵磁石、珍珠母, 但灵磁石会引起胃脘不适。我们处方中的牡蛎先煎30g, 先煎往往能收到理想效果。以上药物共同作用确能使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人房颤次数明显减少, 最终消除房颤的发生。

    4. 病案举例 : 男某, 73 岁, 退休工人。有糖尿病病史5年,胸闷心悸两月, 房颤在近2个月中发作8次, 每次发作约半小时, 最长1 次2h。经急诊用西地兰针剂或心律平片剂后好转, 但神疲乏力, 胸闷心悸时作, 有时心跳慢。EKG 示: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除发作时房颤心律140~160次/min, 平时, 心率 58~68次/min。患者苔薄、舌质暗红、边有瘀点、有齿印、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 血瘀阻脉, 脉络不宁; 治以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生黄芪、紫丹参、怀山药、牡蛎先煎各30g , 红花、生地、五味子、全瓜篓、川石斛、桃仁、川芎、广木香各10g, 麦冬15g , 绛香6g。基本方加味, 服用1月后, 胸闷心慌偶作, 心悸发作只1min~2min, 仍难忍。至今服药半年来见发作房颤。EKG: 窦性心律, 心室率: 68次/min。在中药汤剂的治疗同时加用麝香保心丸1片, 3次d口服至今。患者神疲乏力消失, 面色红润, 无明显心悸胸闷, 再未因房颤发作送急诊, 病情稳定。

    痰多、昏蒙, 就是因“瘀”致体内水津输布失调, 聚而为痰, 反之, 肥胖多痰之体, 发生冠心病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二倍, 是由于痰有易行易聚之性, 痰浊形成注于血脉, 使血流受阻, 瘀血遂生, 有形的痰瘀阻塞冠状动脉所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