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面容就在不断进化,那么数万年之后的人类是什么样呢?
英国《每日邮报》近期刊登了一系列让人惊讶不已的照片,展示了10万年之后人类的容貌。
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基因学博士艾伦·昆(Dr Alan Kwan)解释说,未来人类随着大脑的发展,人类的前额将会越来越宽。
由于未来人类将移民在那些距太阳较远,光线较暗的地方生存,所以未来人类的眼睛也会变得出奇的大。大眼睛将有助于未来的人类捕捉微光景观,并且防止高能宇宙射线的辐射。
与此同时,未来人的肤色也会更深,因为深色的皮肤有助于缓和地球保护层外的紫外线辐射。此外,昆博士还预测未来的人类的眼睑会更薄,眉弓也会更突出。
在与昆博士讨论之后,艺术家尼克奥雷·拉姆创作了这一系列未来人类的面部画像。画面中,深肤色、大脑袋的未来人类及其茶碟般的大眼睛让人瞠目结舌。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众所周知,2001年8月14日,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切尔博尔顿天文台附近,出现了两个巨大的麦田圈。两幅图一幅看起来像个人脸,另一幅和1974年人类第一次向宇宙发出的信息极为相似。从巨型麦圈出现时的情况看,科学家已经完全排除了人类制造的可能。
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外星人对人类“瓶中信”的回复,旨在说明外星人与地球人的区别,以及外星人自己生存的星系环境和物种情况。
其实,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入思考一下:这个“瓶中信”向地球传递的不是外星人的信息,而是未来人类的命运和未来太阳系的变化。
首先,从传递的麦田信息看,太阳的体积似乎越来越小,光热越来越暗。有人说,这不是胡说吗?太阳将来的命运是变为红巨星,怎么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暗呢?
我小时候生过煤球炉子,先前烧过的煤球体积要小一些,加热前首先要“暗”一下,然后再爆发通红的光亮。其实太阳和煤球炉子同理,只不过太阳“暗”的过程要长(太阳的寿命100亿年,已经走过了50亿年),也可能需要十几亿年积蓄能量的时光,然后再变为那个红巨星不迟。
其次,从麦田圈的信息来看,在这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中,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金星和水星的位置和现在太阳系的位置变化不大,地球依然如故,是人类的家乡星(估计要进入一个小冰期时代),但是木星、火星发生了显著变化,被更加突出的彰显了:木星和火星之间有四个球体,围绕着某个轴心旋转——有人说这是火星发生了分裂!
本人以为,火星并没有分裂,那四个球体是木星的三大卫星(或者是表示小行星带),表明火星、木星星系或者小行星带将成为人类未来的移民家园,成为人类未来的太阳系文明的新中心——太阳系星际商业经济圈业已形成,人类进入恒星级文明时代。说不定那时的人类采用太空级科技,把木星逐步变成第二个太阳亦未可知。
第三,从麦田圈的信息看,地球旁边出现了一个“双胞胎兄弟”,因为这个球体几乎和地球一般大。有人猜测说,可能表明地球上存在着双重空间——也就是说地球上还存在着另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共存的看不见的空间?
本人以为,所谓和地球一样大的另一个实体空间并不存在,这个“双胞胎兄弟”指的是月球。但是外星人提供的信息图像上,为什么这个球体画的和地球一样大呢?
因为这是强调了月球的作用:那是的月球的重要性已经不低于地球,它已经完全成为地球的兄弟之星,人类的星级城市之星,成为星际新经济增长点和飞往太阳系其他殖民星的中继站。
有人说,你说了这么多,怎么解释那幅图像上的外星人大脑袋、小身子的形象呢?这难道也说的是人类吗?
答案:是的,这就是几十万年后未来人类的形象。那时的人类应该还活着(已经大规模的移民太阳系并建立了恒星级文明),但是DNA会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人类的颅骨尺寸会越来越大,脑容量将会变得更大,这肯定是自然宇宙的进化法则所决定的——大脑袋预示着人类向着具有更高智力和心灵的超能力方向演化,也必将诞生新型的宇宙级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