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来了创始人邵凌霜谈创业:从零到零点三

 宗心泰 2015-08-21

这个题目是我第三次讲了,《从零到零点三》。有一本书叫做《From Zero to One》,大家都知道,讲创业怎么从零做到一。什么叫创业?怎么从零做到一?先讲个段子。“一号店”CEO于刚是我本科在武汉大学的校友,之前在微软干得不错,之后去创业。找人投钱,别人不给,他问为什么?回答是,你在大公司干过多年,你知道怎么把一件事从十做到一百,但你可能不知道怎么把一件事从零做到一。

车来了创始人兼 CEO 邵凌霜

从零做到一和从十做到一百,完全不一样。不要盲目相信一个所有成员都是 BAT 出来的豪华团队,因为在大公司做事,平台和资源完全不一样,有三五个部门协同你做这做那。比如实时公交,我们做,腾讯也做,有次我问他们,说车来了算法上有优势,但是产品上有些细节不如你们,为什么你们第一版产品就有这么多细节?他们说,其实也不是他们自己做得好,而是大公司里会有些现成的框架和基础,比如代码加密之类的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用。

这是大公司的优势。但当你从大公司出来以后,这些都得自己攒起来。创业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也不是在大公司能培养的。比方说创业公司最需要搞清楚人民群众有没有需求,会不会被接受; 那么对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最难的就是低成本验证用户需求,而不会去管什么安全性什么性能的问题。搭建一个10万用户的架构,结果进来用户只有100个,怎么办?所以,创业从零到一这件事,和在大公司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1努力比方向重要

今天这个是夏令营,有很多是学生朋友,所以更多我想讲讲创业前的准备。车来了上线两年多,公司成立三年多,是如何零到零点三?创业之前要考虑的问题,或说哪些是你计划创业之前,心理上、技能上、思考方法上需要有所准备的?我梳理了三条。

第一个,对大多数人而言,努力比方向更重要。我相信大家看过很多文章,说的是“方向比努力重要”,但我要说的正相反。有几个小例子,我是学计算机的,本科那会儿 CSDN 这种论坛,都在问“学习 java 还是 C 啊,以后哪个更有前途啊?”十多年过去了,可能现在还在讨论这些问题。从2005到2015,这10年间,学 java 的同学在当时找工作比较容易,因为有大量的外包开发公司,但是何曾想过 iOS 开发出来后,当初学 C 的同学,工资比学 java 的同学高出很多。现在还是这种情况,车来了现在招 iOS 的人还挺难的。所以,从技能这件事来讲,凡有所学必有所用,打好基础最重要,不用太纠结,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关于方向的纠结上。如果不努力,连选择方向的机会都没有。

对创业来说,如果没有软件开发技能的积累,很难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行业创业。去 3W 咖啡和车库咖啡看看就知道,墙上各种小纸条,都在找技术合伙人。如果一个团队,连技术合伙人都是招来的,那么这团队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大多数情况,没有足够的技能积累,就没有办法选择一些行业、一些方向。学计算机的同学,如果没把编程学好,回头说你要互联网创业,我觉得大多数情况就只能在微信开个服务号卖水果。不是说卖水果不好,而是说技能的积累,有时候能帮助你,给你更大选择空间。

雷军是车来了的天使投资人,雷总也就方向和努力说过说“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我的感受是,企业家做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有深邃思想的,所以像雷军这样级别的人说的话,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琢磨它的前因后果,或是寻找他说这句话的来源。想象一下,雷军说这句话的场景:雷总当年干金山,金山WPS,在我上大学时候就在卖,到现在仍然没有人用正版,只能免费。就是说,当年选择了一块盐碱地。雷总说“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意思是我做金山就碰不到风,所以飞不起来,所以我一定要找个风口。

但对普通人来说,不能说金山就不成功吧,不能说当时的雷军就不成功吧? 雷军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坚持了那么久,积累了很多东西。他做了卓越,又投资多家公司,将金山从北京搬到珠海,培养了许多人才。努力的人,欠缺的只是机遇。当移动互联网浪潮到来的时候,雷军就又站在风口浪尖。还有其他一些人,到了一定年纪,不愿自己辛苦创业,就投投公司,因为有很好的视野和洞察力,所以当他去投一家好公司的时候,他也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对努力的人来说,欠缺的只是机遇,那么对不努力的人来说,机遇又有什么用?我认为就算有机遇,也没有什么用处,哪怕你被台风吹到天上去,也会摔下来。去年,张颖讲到响应资本泡沫——“A轮死”,就是说融资融到A轮,后面的钱融不到了就死了,叫A轮死。今年有不少这样的公司,都是被台风吹起来的。在北大念研究生时,有个当时被叫做八零后创业四小龙的,弄了个看视频的网站,当时也火了一把,到处做演讲,题目就叫——《看我融资百万美金》,当时百万美金还是比较多。结果,出了很大问题,网站也关了。我觉得这些就是被风吹到风口浪尖,然后“吧叽”摔到地上的例子。他可能比你在地上脚踏实地的时候,摔得更惨。

为验证我所说的“对大多数人而言,努力比方向更重要”,还有一句话是“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大家可以去搜搜这句话,几乎没有人写成“既要抬头看路,也要低头拉车”,几乎没人把它倒过来写。我认为“低头拉车”应该占到90%,抬头看路占10%。你想想,在一个坡上拉车,如果你仰头看前面,不看脚下的路,不是要摔死吗?看着脚下的路,起码不会摔死,只是可能走点弯路之类。所以,10%去看看路就行,90%好好拉车。也就是说,方向10%,努力占90%,努力比方向重要。也许有人是天才,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我认为现阶段,积累技能、积累基本人际关系、积累小伙伴,把这些重要的事做实,会比整天好高骛远谈论未来五年的科技发展,要重要得多。这是第一条——努力比方向重要。

2越窄的需求,越容易将事情做成

第二件事,有点难说清楚,创业前,很重要的一点是选方向。这里的核心是你要想好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件事很难,比我站在这儿说,要难得多。

我去北大读研究生,然后转博,到博一、博二念完,才基本想明白,这件事比想象的难得多。创业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我反复说的,就是你要找到发力点,发力点就是那个明确定义的问题。比如有人说我要做一个软件,解决年轻人或学生的社交问题,我觉得这就是没将问题定义清楚。人人网是不是解决社交问题?课程格子现在也在解决社交问题,还包括超级课程表等,大家都在解决社交问题,那么你要解决的到底是怎样的社交问题?问题越大,会越搞不清楚你要找什么,就越难将痛点抓清楚。那么,我可以缩小问题。学校里越是热衷学习的学生越是没机会交到男女朋友对吧?所以我可以缩小我的范围,解决学校内的埋头学习的学生、没时间勾搭妹纸的问题;再进一步,我可以解决学霸找妹纸的问题。反复把场景缩小和锁定,问题就会逐渐清晰起来,产品、推广等等一系列操作方案呼之欲出。 问题定义越细致,越能抓住要害。一定是要能用一句话,描述清楚到底解决什么问题,才算找到创业的一个点。

不要去想你的产品既解决A问题,又解决B问题。一定不要那么想。你要将一个点,做到绝对足够好,你就牛。连微信刚出来的时候,也只有聊天、没有朋友圈。先抓住一部分人,解决一部分需求,甚至只解决一个点上的需求。什么叫一个点上的需求?就是先解决一个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很多人会说,如果是这样,我这问题面会不会太窄?现在连地球都找到兄弟,你说你解决一个问题,尤其是你自己面临的问题,怎么可能没人跟你有同样需求?哪怕10万人跟你有同样需求,如果你能将问题完美解决,那也非同一般。而且点的基础上,你还可以连接和扩展,就像微信,做了聊天再做朋友圈,现在支付、游戏都做,成了大平台。

哪怕这个问题真的窄到完全无法拓展,其实对于第一次创业而言也没什么。俞永福讲过,企业有三关,产品关、市场关、管理关。很多企业认为是销售问题、其实是产品问题,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抓住一个痛点、在实现上细致琢磨,能有较好产品品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能生存。所以第一次创业,不要担心你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太小,你要担心的是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一旦把问题解决,你的企业就会走过第一个坎。

现在有分析说,要做最肥的市场。这是第一次、第二次创业有较好收获,已在大企业有很好积累的人,才这么说。对他们来说,事情小,不过瘾。成功者们经济自由了,当然要瞄准50亿100亿美金。但对我们来说,尤其是第一次创业,心态要平和,不要太在意。越窄的需求,越容易将事情做成;做成第一件事、挖好第一桶金,你的能力、人脉、视野就跟以前大不一样,就会有更高的起点。所以第一次创业,不要担心自己的市场太小。

3关于创业者的能力和心态

有人说,创业者需要有打天下的能力,什么都要能干,我认为这不现实。但是有两点对创业者而言是最重要的:第一,你要具备团结人的能力;第二,学习能力。

都说创业要靠团队,你一个人再牛,也干不完所有的事、一定是依赖于团队。有 VC 说首先看创始人有没有忽悠人的能力,有一定道理、但更多有点笑谈。团结人是讲方法的,核心就是具备同理心,站在他人角度想问题,这叫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为别人着想。

还有几点:开放、平等、分享。团队内部,需要有开放心态。移动互联网三个月就是一年,发展太快,初创时战斗在一起的兄弟同学同事朋友,一腔热血,但不管技能、管理层面,很难说能力上都是最好;企业壮大后,就非常需要具有更高视野、更大能力的人,这时候初创期的同志们一定得有开放的心态,公司利益摆第一位。

第二,平等。互联网时代,平等很重要。不平等,没法沟通,会产生负面情绪负面影响。很难做到完全公平,但至少要努力做到公平,不能给人穿小鞋和根据个人偏好处理大小事情。要有规则,尽可能做到平等。

第三,分享。企业越来越大,会突然发现,企业开始值钱,股份开始值钱,这时创业者一定要有分享的精神,把你获得的东西分享出去,让大家都能获得公司成长的果实。当然不一定体现在股份期权,比如奖金,也是一种形式。让大家都明白,公司做得好,人人都能得到回报。即使还达不到期望,但好歹每次有回报,这个很重要。

还有创业者心态的问题,不要自我膨胀,不要像某些人,融到钱,开个发布会,喝个烂醉。大家随时要搞清楚自己其实很普通,千万不能自我膨胀。

另一个被反复提到的,是学习能力。创业者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雷军曾说,所有创业者都是小学生。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既然是创业,必然是创新,必然没有很多前人经验借鉴。所以所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对于创业者,每天都是新问题。你一定要找钱找人搞业务,怎么融资?不知道,像条狗,见到人就汪两声,也不知道人家有钱没钱。找到钱后,又愁招不到人。来人后,怎么管?业务怎么做?等业务做上去后发现还要做更大的事,要继续找人、循环弥补团队的短板。

这样,在创业的过程中,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怎么办?首先,创业者必须有个心态: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我的问题。因为创业者退无可退、必须对所有事情承担最后责任。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产生非解决不可的信念,就会无时不刻不在萦绕着自己碰到的问题。

具体操作上,有一些方法,这里借鉴几句别人说过的话:第一句话叫每天看书,很多人说过,比如巴菲特。第二,每天想最难的问题,陈一舟说的。要提高思考能力,要想到自己的大脑crash掉。看书和与人交流一样,带给你更多信息,带给你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的办法;每天思考最难的问题,实际上是激活你大脑的神经元,在潜意识中埋下种子,一旦某天你接受了某个新的信息,可能就灵光乍现、茅塞顿开。你不要觉得说,我都快疯掉了,就是想不清,那没办法,既然创业、这种苦是最基本的。刘芹说,要对战略作持续深入的思考。反复地思考这些问题,会形成直觉,对未来有很大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