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是怎样炼成的?

 墨香流韵333 2015-08-22

??

四为之志,典出北宋大儒张载的自励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张载的一生非常传奇,少年时欲从军,被高人指点当了儒生,后来转行苦读佛经,再后来重新钻研道学,最后还是回到儒学。他的学问通达儒释道三家,堪称博学全才。他这句“四为箴言”除了激励自己,也是称赞他一生中最佩服的人,北宋王朝最闪亮的一颗星——范仲淹。


——国馆君按





为生民立命


范仲淹“为生民立命”的心思可谓煞费苦心,他在杭州当知府时,浙江爆发饥荒,范仲淹除了开仓放粮,还积极鼓励富户捐献,奈何饥民太多,赈灾粮杯水车薪。范仲淹没有拘泥传统套路,而是大力兴修基础设置,鼓励寺庙兴修寺院,在西湖搞龙舟赛……总之就是鼓励富人花钱,给穷人创造工作机会。


范仲淹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灾民有了工作,杭州的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也安定和谐了。这一套“以工代赈”的救济方略,直到900年后罗斯福新政时才为欧美人掌握,范仲淹的经济前瞻可见一斑。


范仲淹的“拉动内需”,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砸钱他会精确把控投资项目。每晚睡觉前,他会核算一天的资金流向,如果各项开销没有问题,“则摩腹安寝”,若是开销不当,“则一夕不安眠矣”。第二天一定要做到合理支出,所以范仲淹治下的杭州,房价没有暴涨,没有产能过剩的作坊倒闭潮……




为天下开太平


范仲淹身处的北宋时代,西夏势力崛起,经常骚扰宋朝西北边境。范仲淹虽然是一介书生,因为有贤名,而被派到前线当知府。他到任后,条分缕析宋军失利的原因,根据积弊做出一系列军事改革。


首先是改革军制,宋太祖赵匡胤是军头造反起家,宋朝把将领限制的很死。范仲淹给了将领指挥权,还废除了“按照军衔高低先后出阵”的无厘头制度。从前宋军军力分散,每次反击西夏都要集结很久,等宋军主力汇合,西夏军抢完烧完早就回去了……


范仲淹到任后,把军力集中在几处要道,统一管理、缩短集结时间。西夏人一来就遭到痛击,后来西夏哀叹“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西夏称敬佩的人为“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范仲淹的前任知府范雍)那般好对付了。”


除此之外,范仲淹还将部队整编为,自己屯田节省军费。在军中建立公正的赏罚制度,提升作战积极性,缺少将星的北宋军中涌现一下出了狄青、种世衡等名将……


西夏数次尝到失败的苦果后,西夏王李元昊不得已向宋朝称臣。范仲淹虽然不能上阵厮杀,却从制度和战略的角度,打赢了战争、实现了和平。在他的词作中也能窥出对和平的希望:


渔家傲·塞下秋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为天地立心


范仲淹想完全消灭西夏,彻底剪除边患,怎奈朝中一片小胜即安的声音。范仲淹被调回开封(北宋首都)出任宰相。这时,范仲淹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也做出了人生最大胆的三项决定:改革!改革!改革!


北宋当年可是富的流油,是当时GDP头号强国。但对外懦弱不堪,每年向契丹、西夏交保护费,内部更是塌方式腐败。范仲淹目决心一改积弊,清除毒瘤,所以当上宰相没多久就出台了史上著名的改革方案——《答手诏条陈十事》(后世所谓“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主要内容有:


官员施行绩效考核,犯了错要追责。精简公务员,限制官员裙带关系。培养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发展生产,降低三公消费,减轻人民负担……


改革实施几个月间,朝廷风气焕然一新……但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范仲淹遭到各种理由的密集攻击,只实施了一年的改革就此搁浅。(本轮改革还是给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范仲淹的改革虽败犹荣,他没有和既得利益集团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一条遍布荆棘的改革之路。范仲淹的好友劝他少说话,少得罪人,范仲淹做了一篇《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可见他欲澄清天地的君子之心。




为往圣继绝学


范仲淹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教育思想,在他任上明确提出“兴学”,广泛设立学校。还要改革教育体制,科举目的是要引导、培养人才,而不是从一帮人中选出记忆力最好的来做官。他大刀阔斧的优化教学大纲,以儒家经典培养有德之士,同时引入实用性课程:算学、医药、军事学……北宋的科举课程是历代最实用的,堪称北大的理论水准+蓝翔实操能力的完美结合。


范仲淹传播儒家思想并不限于课堂,当年劝张载弃武从文的高人就是范仲淹。他还因材施教,推荐张载读《中庸》,推荐名将狄青读《左氏春秋》……


范通过著书立说来宣扬儒家思想,《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直白表达了范仲淹兼济天下的有为之志。后来理学大家朱熹赞誉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以自己的一生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四为境界,成为北宋最耀眼的一颗启明星。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由国馆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