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区年谱】茅盾文学奖突破了哪些禁忌?

 惊涛拍岸849 2015-08-22
1982年

《芙蓉镇》:反右、四清、文革都写到了

茅盾文学奖在1982年第一次颁奖,评奖范围是从1978-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80年代初,正是中国文坛在多年动荡之后最为繁盛的阶段,诗歌、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都涌现出很多传世名篇。相较之下,长篇小说并不是当时最热的文学门类。那一届的很多获奖作品并不出名,最著名的是古华的《芙蓉镇》。

古华《芙蓉镇》古华《芙蓉镇》

现在人们提起《芙蓉镇》,多是后来根据小说改编的那部同名电影。影片的两位主演刘晓庆、姜文也凭本片大红大紫,成为中国最火的娱乐明星。小说故事情节不算复杂,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个富农女人和一个右派男人,在绝望中“臭鱼找烂虾”,搭伙过日子,终于熬到了出头之日。

众所周知,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老百姓一直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度过。《芙蓉镇》中的故事恰好发生在这段时间:从“四清”运动、“文革”时期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上男女主人公分别的“右派”、“富农”身份,几乎将中国二十余年的历史浓缩在了几个人物和一个小镇里,对各时期的刻画也都比较真实。

公允地说,在1981年出版这样的小说,继而在1982年授予茅盾文学奖,无论是作者、出版社,还是中国作协,都是一种冒险。

一般在我国的文艺领域,出版的尺度要大于放映的尺度。也就是说,同样的内容,写成小说能出书,还能得奖,但以小说改编的电影则未必能够顺利上映。例如余华的《活着》一直是当代小说领域的畅销书,但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主演的同名电影则至今未能在国内上映。

《芙蓉镇》的遭遇与此类同,最后挽救了这部电影的,是茅盾文学奖。

1986年,电影《芙蓉镇》拍摄完成。但当时,导演谢晋并不知道能否上映,文艺界对本片争议极大,“吵得一塌糊涂”。

当时的主管部门还有强烈的“家丑不可外扬”心态,最后上级给出的规定也让人哭笑不得:《芙蓉镇》可以在国内上映,但禁止在国外放映。谢晋找到中宣部的几个领导交涉,他搬出的理由就是,《芙蓉镇》的原著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得主:“当时巴老(巴金)还在呢,这是经过他首肯的”。几个领导把电影对比着原著又看了几遍,给出了终评:“谢晋导的这部片是忠于原著的”。《芙蓉镇》才算通行于世。①

也就是说,并不是电影局领导觉得《芙蓉镇》可以上映,而是因为电影版与小说版的《芙蓉镇》在内容上一致。而小说版又拿过茅盾文学奖,由更大的领导巴金审查通过了。巴金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级别比广电部部长还高。官大一级压死人,就这么简单。

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主演的《活着》因违规参赛,至今未能在国内上映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主演的《活着》因违规参赛,至今未能在国内上映

十年后,《活着》以“违规参赛”为由被禁止在国内放映。所谓违规参赛,即在没有获得电影局审批的情况下参加了法国戛纳电影节。可以想象,如果《芙蓉镇》没拿过茅盾文学奖,估计也是《活着》的下场。

1997年

《白鹿原》:真实描写国共一系列历史

关于《白鹿原》,先说两个事。

一个事是关于小说版《白鹿原》的。如果你在不同时期读《白鹿原》这部小说,会觉得好像跟前一次有点不一样了。这不是错觉,因为这部小说前后出过七个版本,现在书店里能买到的,大多是第七版。本书作者陈忠实在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模仿马尔克斯玩了个技巧:“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他可能不会想到,这本小说后来引以豪壮的,是出过七个版本。

为什么要出这么多版?因为修改意见不断。从它最原始的手稿,到《当代》杂志的刊印稿,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一版,再到茅盾文学奖送审版,以至于拿了茅奖之后出的修订版,每版都有一定幅度的修改。从1992年一直折腾到1997年,才算有了一个确定的修订版。

小说《白鹿原》早期版本小说《白鹿原》早期版本

另一个事是关于电影版《白鹿原》的。2012年,电影版《白鹿原》上映,只选取了原著中两个配角黑娃、小娥的感情经历为主线,对原著中涉及战争和政治的部分点到为止。即便如此,也被多次删减,国内公映版比柏林电影节参赛的版本足足少了半个小时,而且也差点因为“违规参赛”被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伴随这部作品的,是似乎无休止的修改?

简述一下作品中几个角色的人生轨迹和最后结局,您大概就知道了:

1. 白孝文,白家长子,典型败家子。与“烂女人”厮混,逼死原配,吸毒成瘾,败光家产。后来偶然加入革命队伍,虚报战功,最终成为新中国滋水县第一任县长。

2. 黑娃,白家长工后代,白孝文幼时玩伴。当过土匪,后改投共产党,是县里起义的领头羊。后来被白孝文窃取胜利果实,以土匪之名处死。

3. 鹿兆海,鹿家次子,典型进步青年。满怀爱国热情,对爱情忠贞,对父母孝顺。加入国民党军队,痛打日本鬼子。最终死在红军手里。

4. 白灵,白家唯一的女儿,典型理想主义者。一心一意追随共产党干革命,最后死于自己人的肃反,惨遭活埋。

简单讲,追随我党干革命,为解放立下功劳的,抗日积极出力的,基本都没有好下场;相反,玩权术斗阴谋的,最后成了人生赢家。

这样的内容,换到其他小说,可能直接就不会出版了。但《白鹿原》实在写得太好,尽管文本触碰不少雷区,一度还被禁止销售,还是在几年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茅奖评委会在把奖杯授予《白鹿原》时,居然破天荒干了这么一件事——建议作者陈忠实对这部作品某些地方进行修改。

这几乎相当于监考老师帮学生作弊!

不过这也证明了《白鹿原》的价值以及评委爱材惜材的心情。最终陈忠实重新修订后,于1997年推出了最终修订本,并沿用至今。这个版本与其叫“陈忠实第N遍修订本”,不如叫“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指导意见本”。

电影《白鹿原》剧照,影片以原著中次要角色黑娃、小娥为主角电影《白鹿原》剧照,影片以原著中次要角色黑娃、小娥为主角

据《白鹿原》的出版人,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何启治回忆,当时茅奖评委会负责人打电话给陈忠实,转述了这样几条修订意见:“书中关于政治斗争的若干描写可能引起误解,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廓清;另外,一些与表现思想主题无关的较直露的性描写应加以修改。”②

《白鹿原》从诞生至今已超过二十年,当年很多争议和误读之处如今都已解除。陈忠实在近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小说中白灵被误杀是真实可信的。连刘志丹都曾经被囚禁起来,何况一个小的战士。这说明了那时极左路线在革命队伍里占统治地位,这样的历史能不能涉及?……(今天这些误读)基本都解除了。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进步,包括文学进步,这些都促进误读的解除。”③

2008年

《暗算》:对隐蔽战线和类型文学的双重突破

茅盾文学奖一直是一个纯文学奖项,但第六届评奖的时候,出人意料地奖给了一部类型小说,那就是麦家的《暗算》。

《暗算》初版封面,那时出版社显然没想到后来能得大奖,封面设计围绕“烧脑”这个元素,是典型的类型小说封面《暗算》初版封面,那时出版社显然没想到后来能得大奖,封面设计围绕“烧脑”这个元素,是典型的类型小说封面

纯文学与类型文学之争,是一个文学界热火朝天讨论很多年,但文学圈以外毫不关心的话题。通俗划分的话,文学史课本里提到的大多是纯文学,地摊上常见的是类型文学;文学杂志上看到的是纯文学,网络小说大多是类型文学;你不太读得进去又觉得写得挺好的大多是纯文学,一口气读完欲罢不能的大多是类型文学。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说一点:纯文学与类型文学基本是两个圈子,互不交涉,纯文学界经常以大哥姿态瞧不上类型文学界(其实并不准确,类型文学根本没有界)。这样的背景下,《暗算》作为类型小说的主要分支——谍战小说,其获得茅奖之路就更为艰难。而在获得茅奖后,引起的争论也就格外大。

《暗算》的突破之处在于写出了隐蔽战线里,组织的严密与无奈。主人公安在天是组织的人,一切工作以完成破译任务为中心。而两个主要人物阿炳、黄依依则都不是组织的人,他们是天赋异禀的奇才,在特殊时期被招至组织当中。阿炳对安在天是信任、感恩,黄依依对安在天则是爱慕、敬仰。他们与组织的格格不入,与组织纪律性极强的安在天之间的情感纠葛,构成了故事主线,也很巧妙地带出了隐蔽战线的残酷现实。

电视剧《暗算》中,安在天与黄依依的感情戏最为观众牵挂电视剧《暗算》中,安在天与黄依依的感情戏最为观众牵挂

这种内容涉密的小说,出版难度可想而知。其实大多数人最早是从电视上看到《暗算》的。早在获茅奖之前三年,电视剧版的《暗算》就曾火爆全国荧屏。由于题材涉密审查过程繁复,电视剧都开拍了,小说版的《暗算》还没出版。也就是说,《暗算》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先有电视剧,再有小说。

小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开始流行起来,但直到它红遍全国之时,还没有多少人觉得它是一部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

直到2008年,茅盾文学奖真的颁给了这部纯粹的类型小说。对于一贯以古板、苛刻示人的茅奖,这个突破的意义其实要大于《芙蓉镇》、《白鹿原》的获奖。那两部在评奖之时,读者可能会嘀咕,会不会因为内容敏感而不能得奖;而《暗算》在获奖前,根本没几个人会往这方面想。

要解释《暗算》怎么会得奖,可能还要把另两件事合在一起看。《暗算》获茅奖后一年,中国作协主办的《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了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2.0之虚铜时代》(是的,就是前些日子全国上映那部雷片的原著)。全国的读者都疯了!郭敬明?上《人民文学》?我眼睛没瞎吧?!要知道《人民文学》是中国最权威的文学杂志,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殿堂。想象一下殿堂上边站了个小四?画面太美不敢想象啊。

对此,时任《人民文学》主编的李敬泽如此回应:“如果说《人民文学》或者《收获》是‘殿堂’的话,那么一个郭敬明不会使殿堂倒塌,要是那么脆弱就成草棚子了。”④

郭小四登上文学殿堂之后不久,金庸先生又被正式聘请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与王蒙、贺敬之等体制内老作家同列。作为曾经的“大毒草”,金庸小说曾是官方严打的目标。几十年后,官方文学组织中国作协把他请为了座上宾。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称,“以金庸先生个人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他做出的选择和担当对于海内外的作家是种引导和示范。”⑤

《暗算》夺得茅盾文学奖,郭敬明登上《人民文学》,金庸被聘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这三件事相隔不到一年,可以放在一起讨论。作协组织的评奖、作协旗下刊物、作协人员组成,这基本是中国作协最能自己说了算的三件事。在短短一年间,三个方面相继进行了突破,而且突破路径很一致,都是对类型文学的纳入。看得出,作协也想消弭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壁垒,才在接地气、大众化层面做出了这一系列的尝试。

对于大众层面来讲,《暗算》夺得茅盾文学奖最大的意义可能是丰富了国产电视剧的一个大类别:谍战剧。在《暗算》之前,影视剧投资人往往拿不准尺度,不敢投入资金拍摄有可能“泄密”的剧作。《暗算》被茅盾文学奖肯定后,这方面的审查取得了突破,《潜伏》、《黎明之前》、《北平无战事》等一大批同类型电视剧陆续推出,每部都有一大批粉丝追捧。

《暗算》的获奖,至今不乏争议;但授予《暗算》奖项这件事本身,已经有了不少积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