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苓汤等古方录

 寂寞在繁衍 2015-08-23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除湿胃苓汤

【处方】 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外科正宗》卷四:除湿胃苓汤

【处方】 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


【功能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用法用量】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除湿四物汤

 


【处方】 当归(去头,酒洗)、川芎、赤芍、生地、赤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炒)、猪苓、泽泻、木通、防风(去芦)、羌活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感湿气,遍身骨节疼痛,四肢困倦。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楮实丸

【处方】楮实300克(水淘去浮者,微炒,捣如泥)牛膝250克(去苗)干姜90克(炮裂,锉)桂心150克 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石斛60克(去根,锉)巴戟60克 麋角屑60克(酥拌,微炒。一方用鹿茸)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下元虚冷惫极。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时用温酒送下30丸,渐加至4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楮实丸

【处方】楮实600克(炒)牛膝(酒浸,切,焙)当归(切,焙)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产后感受风寒,腰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楮实丸

【处方】楮实半斤(淘,炒),山芋4两,桑螵蛸(锉,炒)2两,枸杞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精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日午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圣惠》卷九十八:楮实丸

【处方】楮实1升(水淘去浮者,微炒,捣如泥),牛膝半斤(去苗),干姜3两(炮裂,锉),桂心5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2两(去根,锉),巴戟2两,麋角屑2两(酥拌,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益阳道。平补下元。主下元虚冷惫极,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时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楮实丸

【处方】楮实(微炒)3两,桂(去粗皮)2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槟榔(煨,锉)1两半,干姜(炮)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痹,下焦虚寒,腰脚不随;风冷湿痹。三焦虚寒;腰痛强直,不得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惠》卷九十八:楮实丸

【别名】神仙楮实丸


【处方】楮实1升(水淘去浮者,微炒,捣如泥),桂心4两,牛膝半斤(去苗),干姜3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益力,轻身补暖。主积冷,气冲胸背,及心痛有蛔虫,痔瘘痃癖,气块积聚,心腹胀满,两胁气急,食不消化,急行气奔心肋,并疝气下坠,饮食不下,吐水呕逆,上气咳嗽,眼花少力,心虚健忘,冷风等,坐则思睡,起则头旋,男子冷气,腰疼膝痛,冷痹风顽,阴汗盗汗,夜多小便,泄痢,阳道衰弱,妇人月水不通,小腹冷痛,赤白带下,一切冷气,无问大小。


【用法用量】神仙楮实丸(《宣明论》卷十二)。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养老奉亲》:楮实丸

【处方】楮实半斤(轻杵去白及膜,拣净,微炒),鹿茸4两(茄子茸为上,其次亦得,净瓦上炙令黄色,如无则鹿角屑代之亦妙),大附子4两(炮,去皮脐,出火毒),怀牛膝4两(去芦头,酒浸2宿,焙),紫巴戟4两(洗,去心),金钗石斛4两(去根,拣净,细切),川干姜2两(炮制,急于新水内净过),肉桂2两(去粗皮)。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驻颜轻身,补肾壮骨,暖胃进食。主积冷虚乏,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注意】忌牛肉、豉汁。


【摘录】《养老奉亲》

 


除湿散风汤

 


【处方】 苍术2钱,黄柏(炒)1钱半,川牛膝2钱,羌活1钱,独活1钱,防己1钱,防风1钱,甘草1钱,木瓜1钱,陈皮1钱。


【功能主治】冒风受湿,致为脚气,瘘弱,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取穿山甲(土炒成珠)5-6片为引,水煎服。

 除湿丸


【处方】威灵仙30克 猪苓30克 栀仁30克 黄芩30克 黄连30克 连翘30克 归尾30克 泽泻30克 紫草45克 茜草根45克 赤苓皮45克 白鲜皮60克 粉丹皮30克 干生地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主急性湿疹,婴儿湿疹,牛皮癣,单纯糠疹,多型红斑等属湿热证者。


【用法用量】每服3~6克,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嵩崖尊生》卷九:除湿丸


【处方】 枳实5钱,白术5钱,茯苓5钱,神曲5钱,红花1钱5分,莱菔2钱5分。


【制法】饭为丸。


【功能主治】伤湿面。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除湿丸

【处方】威灵仙1两,猪苓1两,栀仁1两,黄芩1两,黄连1两,连翘1两,归尾1两,泽泻1两,紫草1两5钱,茜草根1两5钱,赤苓皮1两5钱,白鲜皮2两,粉丹皮1两,干生地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主急性湿疹、牛皮癣、婴儿湿疹、单纯糠疹、多形红斑等。


【用法用量】每次1-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杨氏家藏方》卷四:除湿丸

【处方】甘遂(锉碎,炒黑色)1两,大戟(锉碎,炒黑色)1两,威灵仙1两,赤芍药1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白面半两,干胭脂1两。


【制法】上除白面、胭腊外,并为细末,次研胭脂,同面诸药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沸汤内煮浮,漉出再晒干。


【功能主治】脚气,肿满疼痛,行履艰难,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以温熟水送下,或生姜汁浸汤放温送下。


【注意】忌茶。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魏氏家藏方》卷八:除湿丸

【处方】 当归(酒浸,去芦)半两,防风(去芦)半两,川芎半两,川萆薢半两,威灵仙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杜仲(锉,姜制,炒去丝)半两,大川乌头(炮,去皮脐)半两,藁本半两,神曲(炒)半两,白术(炒)半两,附子8钱(炮,去皮脐),乳香2钱(别研),没药3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轻健腰脚。主筋骨诸疾,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或淡醋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普济方》卷一一八引《家藏经验方》:除湿丸

【处方】黑牵牛1斤(炒,带性),破故纸4两,赤芍药4两,钱子地龙4两(去土,以上为末),白胶香4两(另研)。


【制法】上用不蛀皂角30梃,挪取浆,入砂钵内慢火熬成膏,和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湿,足不能举。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才利便止。


【注意】老人、虚人不宜服。


【临床应用】中湿:临安南山昭庆院文僧正者,窠山为文室,设榻其中,久之为湿气所逼,半年足不能举,因得此药乃能行。余在淳安忽左足沉重,恐是湿气,依方制服,洞下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八引《家藏经验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汤

【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 厚朴(姜制.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二钱) 藿香(一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除湿汤

【处方】 茯苓 干葛各120克 甘草(炙)白术各6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主湿郁经络,血溢作衄或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服。


头痛,加川芎6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

【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丹台玉案》卷三:除湿汤

【处方】 茯苓 泽泻 茵陈 猪苓各2.4克 黄芩 黄连 知母 天花粉 白术各1.8克 防己 陈皮 青皮 苍术各0.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

【处方】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


【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回春》卷五:除湿汤

【处方】人言2两。


【制法】水煮滚热,再用毡片剪如底样5-6片,入内同煮,令汁干为度,取出毡片,晒干或焙干。


【功能主治】风湿凝住,脚气疼痛。


【用法用量】裹脚板上,出汗,如毡湿透,再换1片,出令汗尽即已。


【摘录】《回春》卷五



《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

【处方】 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


【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纂要》卷上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除湿汤

【处方】半夏、苍术、厚朴、藿香、陈皮、甘草、白术、茯苓、木瓜、槟榔、白芷、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腿、股、膝、膑、胫、足病之因于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一盘珠》卷一:除湿汤

【处方】 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中湿。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一盘珠》卷一



《玉案》卷三:除湿汤

【处方】 茯苓8分,泽泻8分,茵陈8分,猪苓8分,黄芩6分,黄连6分,知母6分,天花粉6分,白术6分,防己3分,陈皮3分,青皮3分,苍术3分。


【功能主治】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三



《女科万金方》:除湿汤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


【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精液凝滞。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百一》卷三:除湿汤

【处方】 白术1两,白茯苓1两,苍术(米泔浸)1两,藿香叶(去土)1两,甘草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夏1两,附子6钱(炮),生姜2两。


【制法】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中湿,伤湿,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大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三



《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

【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酸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湿热痞满不食。泄泻溺涩,脉缓者。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伤食兼湿。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湿滞伤脾不能健运,而湿流关节,气闭不行,故腰脚肿重,泄泻溺涩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滞消肿,陈皮理气和中,藿香温中快胃,白术燥脾湿以健中,半夏理脾湿以醒胃,茯苓渗脾湿,甘草缓中州,生姜以温散寒湿也,使湿散脾强,则肿退泻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湿健中之剂,为湿滞伤脾肿泻之专方。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八



《医统》卷八十八:除湿汤

【处方】 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半夏、厚朴(姜炒)、陈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去湿。主小儿寒湿所伤,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吐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片玉痘疹》卷十:除湿汤

【处方】羌活、苍术、防风、木通、猪苓、泽泻、白术、赤芍、官桂。


【功能主治】内渗其湿,外燥其表,令好收靥.主痘疮,如初饮冷水,浸湿脾胃以致收靥不齐者。痘当收敛之时,有因湿盛而不得收敛者,其现证轻则有孔漏浆,重则遍体溃烂,肚腹胀、小便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



《济阳纲目》卷二十八:除湿汤

【处方】 茯苓1钱,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


伤风致咳,鼻流清涕,加防风、羌活、薄荷、荆芥、苏叶各1钱;肺受火邪、痰壅口干,加黄芩1钱、黄连7分;肺受湿痰,身重,加苍术、防己、山栀(炒)各5分;寒喘痰嗽,加麻黄7分;恶寒多汗,加桂枝、防风;风寒,加南星、竹沥半盏,姜汁少许;痰气咳嗽,加苏子、贝母各1钱;日晡咳者,火浮于肺,加5味子7粒,知母(炒)1钱,五倍子7分;久嗽,气虚血少,加参、耆、归身、款冬花、紫菀;午后阳虚咳嗽,加知母、川柏(俱蜜水蒸)4分,当归、生地、竹沥、姜汁、天门冬、贝母各等分;嗽若有血,加清血凉血之剂。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除湿消毒饮

 


【处方】 白术3钱,苍术(酒浸1宿)1钱,黄连1钱,茯苓1钱,羌活1钱,防风1钱,泽泻1钱,苦参1钱,龙胆草7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湿毒疠风。


【用法用量】上锉。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三

 


除湿消风饮

 


【处方】 当归4钱,川芎2钱,赤芍3钱,黄柏3钱,栀子3钱,胡黄连3钱,茵陈3钱,葳蕤仁3钱,苍术2钱(炒),防风2钱,白芷2钱,土茯苓3钱,薄荷2钱,泽泻3钱,草决明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迎风赤烂症(溃疡性睑缘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迎风赤烂症:李氏,女。因操劳过度,内伤肝肾,外感风沙,两目常常赤烂生黄痂,隐涩羞明,屡用桑叶熏洗,不能痊愈,按其脉,太阴细数而厥阴弦数,是知脾经有湿,肝经有火,而不正之风上攻于目,发生赤烂,迎风则甚。先将太渊、睛明、肝俞等穴略刺,外敷一扫光,内服除湿消风饮,5-6剂而大轻,又将上星、丝竹空、攒竹轮刺,按前方再加地肤子3钱,乌梅3个,苦参2线,7剂而赤烂全消。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除湿消胀汤

 


【处方】 白术1钱5分,茯苓1钱,猪苓7分,泽泻7分,厚朴5分,陈橘皮5分,瞿麦5分,扁蓄5分,白豆蔻3分,木香3分,甘草3分,木通4分,缩砂仁7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久病虚人,水肿胀急。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滤清,以1蛤壳磨沉香浓汁和服。


【摘录】《杏苑》卷六

 


除湿巡经丸

 


【处方】好川椒。


【制法】用大木瓜1个,切一顶盖,去子及瓤,将椒末实填于内,再以前顶合定,外以纸封缝,于饭上蒸令烂熟,去外皮,将药并此木瓜一并研细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祛寒治湿,生肾水,轻腰脚,寻痛定疼。主一切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加至70-8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医学传灯》:除湿养荣汤

【处方】 当归、川芎、白芎、熟地、牛膝、杜仲、木瓜、苡仁、续断、黄芩、石斛、五加皮。


【功能主治】除湿养荣。主湿从下受,微肿而痿弱。


【摘录】《医学传灯》



《医学传灯》:除湿养荣汤

【处方】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芩、知母、木瓜、苡仁、续断、五加皮、牛膝、杜仲、车前子、独活、防风、秦艽。


【功能主治】干脚气,不红不肿,但骨内酸痛,治之余邪不解者。


【摘录】《医学传灯》

 


除湿压热饮

 


【处方】 细辛1两,苍术1两,防风1两半,知母1两半,茺蔚子1两半,桔梗2两,大黄、黄芩、栀子仁、朴消。


【功能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方中大黄、黄芩、栀子仁、朴消剂量原缺。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除湿饮

 


【处方】 苍术(炒)白术(炒)地骨皮 白鲜皮 白附子 五加皮 僵蚕(炒)秦艽 连翘 白芷 羌活各3克 防风3克 蝉蜕9克 生草3克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祛风止痒。主身受潮湿,遍体瘙痒,或起疙瘩,或成疥疮。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除湿益气丸

 


【处方】 枳实(麸炒黄色)1两,神曲(炒黄色)1两,黄芩(生用)1两,白术1两,萝卜子(炒熟去秽气)5钱,红花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多少服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除湿逐丹汤

 


【处方】 防风3分,苍术3钱,赤茯苓5钱,陈皮5分,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子3钱,甘草3分,白术3钱,薄桂3分。


【功能主治】肺脾湿热,满身发斑,色皆黄白,斑上有水流出,时而作疼,久之皮烂。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

 


《普济方》卷三二一:楮实子丸

【处方】川牛膝60克(酒浸,焙干)川萆薢30克 楮实子90克(焙)山药 白姜(炮)川芎各30克


【制法】上为末,另用大北枣蒸去皮取肉,研为膏,同上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妇人忧思伤脾,水湿不化,带下赤白,淋沥不干。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蜜丸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保命集》卷下:楮实子丸

【处方】楮实子1斗(以水2斗,熬成膏),白丁香1两半,茯苓3两(去皮)。


【制法】上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洁净腑。主水气鼓胀。


【用法用量】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


【注意】忌甘苦酸。


【摘录】《保命集》卷下

 


樗树根散

 


【处方】臭樗根皮1分(锉,炒微黄),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连半分(去须,微炒),芜荑半分(微炒),赤芍药半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脓血痢,如鱼脑,困重。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入豉30粒,葱白1茎,煎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樗树根丸

 


【别名】樗根皮丸


【处方】椿根白皮(炒)。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房劳内伤,气血两虚,不能固守,精滑不时,或作梦遗。


【用法用量】樗根皮丸(《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一引《入门》)。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圣惠》卷五十九:樗树皮散

【处方】樗树皮1两(炙黄,锉),橡实1两,地榆1两(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久血痢,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樗树皮散

【处方】樗树皮1两(炙黄,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椒5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功能主治】赤白久痢不止。


【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浸1宿,煎至中盏内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除痰降火丸

 


【处方】前胡48两,花粉48两,黄芩64两,大黄112两,栀子(炒)48两,连翘48两,枳壳(炒)48两,橘皮16两,枳实(炒)48两,桔梗48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清肺胃热,化痰止嗽。主肺胃不清,咳嗽痰盛,烦躁口渴,咽干声哑。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除痰清热保幼化风丹

 


【处方】羌活2两,独活2两,天麻2两,甘草2两,防风2两,黄芩1两,荆芥穗1两,全蝎1两,人参5钱,川芎5钱,胆南星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重1钱。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潮热,痰涎壅盛,吐乳吐痰,消化不良,大便燥热,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化下;惊风,薄荷煎汤化下;伤食,山楂煎汤化下;夜啼,灯草煎汤化下;痰嗽,梨汤化下,1日2次。


【摘录】《清太医院配方》

 


除痰丸

 


【处方】天南星(炒)2两,半夏(汤洗7次)2两,蛤粉(微炒)1两,皂角大1挺(去皮弦子,用水1大盏揉汁)。


【制法】上除皂角汁,3味共为细末,调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宿饮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头目昏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50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临卧更进1服。


【注意】忌甜物。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触痰丸

 


【处方】 枳壳半两,茯苓半两,南星半两,半夏半两,风化消2钱,僵蚕2钱半,全蝎3个。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四

 


除痛解毒饮

 


【处方】羌活1钱,木通1钱,忍冬7分,土骨皮7分,大黄7分,防风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痛风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除痛散

 


【处方】 当归、川芎、黄耆、肉桂、独活、牛膝、没药、灵脂、甘草(一方有白术)。


【功能主治】产后骨节烦疼,发热头重,胸闷气微,腹胀,恶露不行,四肢不举。


【摘录】《医级》卷九

 


《杨氏家藏方》卷五:除痛丸

【处方】木香 乳香(别研)沉香 藿香叶(去土)肉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枳实(麸炒,去瓤)吴茱萸(汤洗七次)京三棱(煨香,切)蓬莪茂(煨香,切)各15克 黑牵牛120克(取头出细末45克,余者不用)麝香4.5克(别研)陈橘皮(去白)15克(锉,用巴豆去壳60克,炒令紫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麝香、乳香别研匀,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活血止痛。主中焦积寒,脘腹疼痛,呕逆清水,自汗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除痛丸

【处方】盔沉3钱,青皮3钱,莱菔炭5钱,台乌4钱,木香5钱,川楝子3钱,香橼3钱,油朴3钱,当归1两,香附1两,油桂3钱,十开蔻1两,明没药7钱,紫苏3钱,白檀香3钱,砂仁4钱,内金5钱,苏合油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通气止痛,镇静神经。主肝气逆满,两胁胀痛,胃脘胀痛,诸疝肿痛,胸膈刺痛,妇人经痛,腰腿疼痛,吐血肋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忌辣腥刺激食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楚王瓜子丸

 


【处方】桂心5分,铢萸3两,白薇1分,干姜4分,乌头3分(炮),蜀椒5分(汗),芎4分,防葵2分,白芷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寒疝,胸胁支满,食饮不化,寒中腹痛,及呕痢风痉,颈项强急,不得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服,每日3次。不知,稍稍增之,以腹中温,身中憹憹为度。


【注意】忌生葱、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

 


除痿四物汤

 


【处方】 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1钱,菟丝子(酒洗)1钱,肉苁蓉(酒洗)1钱,白术(去芦油)1钱,五味子10个,陈皮8分,香附子8分,骨碎补8分,鹿茸(酥炙)7分,破故纸(酒炒)7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身虚,四肢痿弱,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揣摩有得集》:除瘟化毒散

【处方】葛粉3钱,酒芩1钱半,生地1钱半,土茯苓5钱,贝母1钱半(去心),射干1钱半,连翘1钱,归尾1钱半,降香1钱,赤芍1钱,人中黄1钱,牛子1钱,莲子心1钱,生草1钱,霜桑叶1钱。


【功能主治】一切咽喉肿痛,不论有蛾无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时疫白喉捷要》:除瘟化毒散

【别名】除瘟化毒汤


【处方】粉葛2钱,黄芩2钱,生地3钱,栀仁2钱,僵蚕2钱(炒),浙贝3钱,豆根2钱,木通2钱,蝉退1钱,甘草5分,冬桑叶2钱。


【功能主治】白喉初起,及单蛾双蛾,喉痛。


【用法用量】除瘟化毒汤(《喉证指南》卷四)。《验方新编》本方用法:水煎服,生青果三个为引(如无生青果,或干橄榄亦可)。《喉症指南》引本方用川贝,不用浙贝。


【摘录】《时疫白喉捷要》

 


《白喉治法抉微》:除瘟化毒汤

【处方】粉葛根6克 金银花6克 枇杷叶(去毛、蜜炙)4.5克 薄荷1.5克 生地6克 冬桑叶6克 小木通2.4克 竹叶3克 贝母(去心)6克 生甘草2.4克


【功能主治】清肺解毒。主白喉初起,症状轻而白膜未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一至二剂。


【摘录】《白喉治法抉微》



《中医喉科学讲义》:除瘟化毒汤

【别名】桑葛汤


【处方】桑叶4钱,葛根1钱,薄荷3钱,川贝母4钱,甘草2钱,木通3钱,竹叶3钱,银花4钱,瓜蒌皮4钱,土牛膝根6钱。


【功能主治】疏表,清热,解毒。主风热型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上系成人用量,小儿酌减。


大便闭结者,加郁李仁4钱;胸下胀满者,加枳实、炒麦芽各3钱;小便短者,加车前、灯心各3钱。


【摘录】《中医喉科学讲义》



《喉科家训》卷三:除瘟化毒汤

【处方】粉葛根、忍冬花、霜桑叶、薄荷叶、生甘草、川尖贝、小生地、童木通、枇杷叶、淡竹叶。


【功能主治】清解肺胃。主白喉初起,肺胃受邪,伏热未发,形寒发热,汗少心烦,咽喉红痛,脉来浮数,舌苔底绛薄白。


【用法用量】


大便闭,加瓜蒌仁2钱,郁李仁2钱;胸下胀闷,加焦栀壳1钱5分,炒麦芽2钱;小便短赤,加车前子3钱,灯芯1钱。


【摘录】《喉科家训》卷三


 


除瘟化痰汤

 


【处方】粉葛根2钱,金银花2钱,枇杷叶1钱5分(去毛,蜜炙),竹叶1钱,大生地2钱(当用鲜者),冬桑叶2钱,小木通8分,川贝母2钱,生甘草8分,薄荷5分。


【功能主治】除瘟化痰。主白喉。


【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除瘟化痰汤

 


【处方】粉葛根2钱,金银花2钱,枇杷叶1钱5分(去毛,蜜炙),竹叶1钱,大生地2钱(当用鲜者),冬桑叶2钱,小木通8分,川贝母2钱,生甘草8分,薄荷5分。


【功能主治】除瘟化痰。主白喉。


【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除瘟救苦丹

【处方】 薄荷1两,玄参(去芦)3两,花粉2两,银花3两,连翘3两,葛根1两,川芎1两5钱,黄芩1两,桔梗3两,白芷1两5钱,赤芍3两,淡竹叶2两,生地3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


【功能主治】除瘟解毒,清热透表。主瘟疫传染,感冒风寒,憎寒壮热,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仙拈集》卷一:除瘟救苦丹

【别名】除疫救苦丹


【处方】天麻1两2钱,麻黄1两2钱,松萝茶1两2钱,绿豆粉1两2钱,雄黄8钱,朱砂8钱,甘草8钱,生大黄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收瓷器内,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一切瘟疫时症,伤寒感冒,不论已传未传。


【用法用量】除疫救苦丹(《验方新编》卷十五)。《验方新编》有干姜一两二钱。


【注意】未汗之时切不可饮热汤,食热物,汗出之后不忌。


【摘录】《仙拈集》卷一

 


除瘟散

 


【处方】 大黄1分,朴消(研)1分,牵牛粉半两,槟榔2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三十六种夜热昼凉,瘟病候。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临卧煎黄芩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除五劳七伤万病散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莽草(微炙)半两,鬼臼(去须)半两,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尸,及飞尸,鬼疰,风痹,身上痛如针所刺,呕逆痰癖。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除消气瘰丸

 


【处方】金果榄16两,昆布8两,海藻8两,海胆8两,海燕8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朱砂2两、滑石8两5钱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顺气和肝,消坚散结。主肝郁气滞,瘰疬结核,坚硬不消,肿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除邪丹

 


【别名】创丹


【处方】漏芦1两(9蒸),干姜1两,附子1两,巴豆(3两,以水1碗煮尽,就炒作声,再用河水浸7日,去皮取肉,去油尽)1两。


【制法】上除巴豆霜外,为细末,同巴豆霜研匀,每1料用灵砂1字,同研匀,以水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诸疾百病。


【用法用量】量人虚实大小丸之,用橘皮汤送下。如新合成,只服1丸,药旧则加数丸,产后妇人亦可少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除邪清肺汤

 


【处方】 当归2钱,白芍(酒炒)1钱半,前胡1钱半,半夏1钱,陈皮1钱,杏仁1钱,茯苓1钱,甘草1钱,荆芥穗8分,麻黄(留节)4-5分。


【功能主治】产后肺冒风寒,寒热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热服。


有汗者,去麻黄,加桂枝8分。

 


除眩四物汤

 


【处方】 当归身(酒洗)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黄1钱,羌活8分,细辛5分,藁本7分,蔓荆子1钱,白芷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除癣汤

 


【处方】 防风、白芷、连翘、黄连、柴胡、甘草、蝉退、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癣。


【用法用量】用水2钟,加葱白3寸,煎8分,食远温服。出汗。


【摘录】《医统》卷五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出牙齿乌头散

【处方】 川乌头7.5克 巴豆17枚(去皮)大硼砂0.15克 硇砂0.1.5克 大蜘蛛1枚(炙干)腻粉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研人巴豆令匀。


【功能主治】主牙齿动摇,终不牢固。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着牙根。一食间,牙即自出。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圣惠》卷三十四:出牙齿乌头散

【处方】 川乌头1分,巴豆1-7枚(去皮),大硼砂1字,硇砂1字,大蜘蛛1枚(炙干),腻粉半钱。


【制法】上为细散,研入巴豆令匀。


【功能主治】牙齿动摇,终不牢固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着牙根,一食间牙即自出。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