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史绪论
东亚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广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蒙古、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俄罗斯的亚洲区(15+1)
“东亚,从地理上讲,指的事欧亚大陆太平洋岸的边缘地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区域;从文化上讲,大体上是汉字文化圈影响所及的地区。”——罗荣渠
东亚史研究概说
欧洲“远东史”
包括东亚和南亚的印度,法国著名学者格鲁塞于1929年出版《远东史》。在欧洲,东亚史的研究被淹没在范畴更大的远东史研究中。
日本“东洋史”
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出版了一系列“东洋史”的著作:
中村久四郎《东洋史讲座》
白鸟清《东洋史概说》
赤松启介《东洋古代史讲话》
市村瓒次郎《东洋史统》
长坂金雄《物语东洋史》
及川仪右卫门《参考东洋史》
矢野仁一《东洋史大纲》
铃木俊《概说东洋史》
内涵不定,范围不同,未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二战时期日本对亚洲大肆侵略,出现了带有侵略思想的东亚历史著作:
宗章一《东亚共荣史》
小仓一郎《大东亚维新》
大川正士《大东亚建设史》
有高岩《大东亚现代史》
小野俊一《大东亚物语》
中国“东亚史”
2005年出版《东亚三国近现代史》
东亚区域结构
自然地理结构:三级台地
第一级台地: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级台地:新疆、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缅甸高地,海拔1000~4000米之间
第三级台地: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多平原丘陵,海拔1000米以下
岛屿:库页岛、日本列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沙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特点是平原少、高山较多、地形结构复杂、变化也比较大
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北、东、南展开一个扇状结构,内环为二台区,中环为三台区,外环为海岛区。
自然地理结构的影响
青藏高原与新疆的沙漠带,将东亚从亚欧大陆的其他部分分割开来,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
东亚区域结构
(1)黄河流域——旱作农业区
a.旱作农业比较发达
b.夏商周孕育的华夏文明形成,向周边地区扩展,华夏族成为这一地区的主体
c.范围:北起阴山、河套一带,南达淮河、秦岭一线,西起河西走廊,东达大海
(2)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区
a.稻作农业的发源地
b.战国以前,以非华夏族为主,主要有长江上游的巴、蜀,中游的荆楚以及下游的百越
c.春秋战国时期融入华夏族,但仍保留着区域特色
d.9世纪以后,成为东亚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
e.范围:北接黄河流域区,南第南岭,西括四川盆地,东达大海
(3)蒙古高原
a.典型游牧经济,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草原文化
b.东汉以后,草原民族不断南下,黄河流域包含相当多的草原文化要素,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c.
d.范围:南邻黄河流域,东起大兴安岭,西达乌拉尔山
(4)青藏高原
a.高原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b.早期与东亚其他地区、中亚和南亚很少联系
c.唐以后与东部、提案书发生比较频繁的接触
(5)天山南北
a.历史上东亚与中亚、西亚的通道,民族、人种、语言极其复杂
b.11世纪以后,西迁的回鹘人成为该区主体民族,400年以后,伊斯兰教在该区取得了优势地位
c.畜牧业与绿洲灌溉农业
d.范围:南抵青藏高原、北达阿尔泰山与蒙古高原相接,东至河西走廊与黄河流域相接
(6)东北亚
广义:东北亚五方六国,即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蒙古
狭义:东北亚地区,即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
该区是指狭义的东北亚,包括大兴安岭以东、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族群、文化各有特色,经济类型相比较复杂。稻作、旱作、游牧和渔猎采集业都长期存在过。
(7)东南亚
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还有中国南岭以南的地区。
热带、亚热带气候,物产和经济类型、人种也都相似。三国时期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海路与其他地区接触的窗口。受南亚文明影响较大,14世纪后伊斯兰文明影响该地区,成为东亚与伊斯兰文明的过渡地带。
发展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亚均构成了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地带,其他四区在文化上具有过渡性
天山南北:东亚与中亚、西亚文化过渡
青藏高原:东亚与南亚文化过渡
东南亚:东亚与南亚文化过渡
蒙古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
东亚史分期
日本学者的两种看法
中国的断代法,按朝代分章节
参照欧洲的上古、中世纪、近现代
东亚史分期
早期东亚世界(远古~前3世纪末)
区域结构形成(前3世纪末~8世纪末)标志:匈奴帝国建立
多组多国竞相发展(8世纪末~13世纪末)标志:安史之乱
封贡体系(13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标志:元灭南宋统一中国
条约体系(1874~1945)标志:法国控制越南,日本侵犯台湾
冷战时代(1945~1992)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冷战时代(1992~)标志:冷战结束
东亚与世界的关系
东亚史中的特殊问题
东方专制主义与治水社会
骑马民族论和征服王朝论
所谓“北亚史”
东亚与美洲——从远古移民美洲的推测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亚细亚生产方式
是“儒家文化圈”吗
《东亚史》杨军、张乃和主编,长春出版社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