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门德尔桑德(Peter Mendelsund)是世界最顶尖的书籍装帧设计师之一。看多了他的封面设计,甚至能「见书识人」。尽管如此,他的设计并非千篇一律,你时常能看到他娴熟地变换不同流派的手法。他从不走套路,素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作品…… 书籍装帧编译了一期来自《纽约时报》对他的访谈。精彩的问答之间有着门德尔桑德对书籍设计最独到的见解。感谢译者Vicky不厌其烦地参与整理,感谢封面图书馆应宁整理的诸多关于门德尔桑德的资料。
↓
我总是先翻阅书稿,在阅读时我会去寻找作者想要阐释的思想。最初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可能是一个概括性的想法,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像,但无论何种形式,都是来源于作者。我的工作就是从视觉的角度实现作者的思想,将它转译到封面上。 无论是哪个作者,都有他写作的理由,这一理由或明或暗存在于文本之中。它可能是世界观、道德立场、实验性的思想、贯穿始终的主题,还有可能只是一个心情或表征。在任何时候,我的工作就是要梳理出这种意义,即作者的写作动机。 相对小说而言,揭示非小说类作者的立场要容易很多。非小说类往往在书的一开始就阐明作者的思想,而对于小说,有时直到最后一章才能知道作者的意图。不过这两种书都值得读者深入仔细地阅读。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有人花钱请我看书,在我看来是件相当奢侈的事情。无论如何,我总是惊讶于一些设计师不去阅读原稿就直接设计封面。
一个好的封面作品首先应该是漂亮的、独特能引人注目的,且忠实于书的内容。一般来说,封面都应该具备四个最基本功能,即: 1.有所侧重地突出书的重要信息。封面上的信息都有呈现的强弱之分,这就需要选择性地突出最重要的内容。同时,理解正确的层次结构至关重要。 2.把握书的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修辞。例如:凶器、鲜血、或在暗处穿着高领风衣的人物等都是悬疑小说常有的特征;有衬线的字体更常见于偏文学性的悬疑小说;而无衬线字体则常见于更直接的硬汉派推理小说。一个好的设计师应深谙此道,并知道如何驾驭它们,才不会使封面沦为陈词滥调。 3.阐释(或者更好地暗示)书的意义。我希望作者和编辑觉得书的封面并不是书的一个单纯的装饰,而是书的一种诠释。 4.把书设计的足够吸引眼球、让人感觉到书的与众不同、神秘、美丽,或仅仅能从周围的书里脱颖而出,使得每个人不管有怎样的阅读品味和审美偏好,都会忍不住地拿起翻看。读者拿起书(或在网购时去点击封面)的那一刻,你就很好地完成了通过封面推销一本书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最终还是要卖书。
现代主义一直是我的最爱,无论是在音乐、文学或者艺术设计上。我热爱那种颠覆传统或传统与现代并存时所产生的震颤。在我自己的作品里,我尝试这种形式。
这真的因项目而异。有时初稿就让我很满意,但大部分项目往往还是需要多次尝试。有时一些项目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不排斥那些旷日持久的工作,不过我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工作状态。有些设计师把设计方案强加给别人,然后就不再过问,我为自己不是那种设计师而感到骄傲。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尊重他人的需求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并据此作出设计上的调整。这种调整也不是完全的妥协,而是从设计的视角上思考它的合理性。而且(我真的不该在这样一个公共论坛上鼓励这种行为)通常我最喜欢的封面是经过反复地推翻和修改才做出来的。这里我还要说一说设计被推翻之后的那种绝望,在这种设计的高压下有时也会迸发出一些新的灵感。不过说到这里,如果你的初稿就得到认可,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
这也取决于不同的项目。有的作者会比较关心设计,甚至有时会指定我使用他们提供的素材照片或者插图(不建议作者这样做)。还有一种情况,有一些作者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
哦,设计已故作家的作品肯定最顺利,因为他们给了你设计的全部空间。我非常珍惜和喜欢为经典的版本创作的机会。这是一种挑战,当然也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报酬。我希望我设计的那些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本杰明、纳博科夫或者福柯的作品将在很长、很长时间里一直印下去。设计的封面,无论是好或者坏,势必将会与他们所包裹的书籍一起流传下去。
这些电子化的阅读会有多么的重要还尚无定论。我不怀疑他们会抢占一部分市场,但我不认同很多人说的那样,电子阅读会主宰阅读市场。封面在电子书上扮演了一个不重要的角色,而这一事实恰恰证明了纸质书它特有的生存状态。 一本纸质的书籍,有其固有的价值,相对于电子书,它以更多人工参与的形式完成并储存着内容。精心制作的封面也让实体书变得特殊。我觉得这种形式(实体存在的纸质书)比一个电子化的抽象内容更受人青睐。我相信其他读者有同样的感受。 但话又说回来,谁又知道未来到底会怎样呢? 门德尔桑德书籍设计欣赏
史迪格·拉森《千禧年三部曲》全球畅销约6600万册,该系列的英文版《龙文身的女孩》封面也成为全球读者共识的经典。在设计这个封面时门德尔桑德拿出了近50个方案才有了这一经典的设计。
▼《龙文身的女孩》最终的封面,选择了更艳丽的颜色 ▼《玩火的女孩》散开的长发仿佛燃烧的火焰 ▼《直捣蜂窝的女孩》 ▼今年出版的该系列的第四部《The Girl in the Spider’s Web》(《蜘蛛网内的女孩》)设计也由门德尔桑德一手操办,现已出版。 门德尔桑德设计的《千禧年三部曲》精装版,三本小说分别用黄、红、蓝布面包裹,封面、书脊、封底分别烫每本小说的主题图案(龙、火焰、蜜蜂)。该版本还包含了一本介绍史迪格·拉森的白色精装书。
门德尔桑德设计波伏瓦的作品,灵感源于1968年巴黎学生运动中的墙体涂鸦艺术。封面文字则用记号笔直接书写。
▼ 《道别》 ▼ 《一种非常安逸的死亡》 ▼ 《破碎的女人》
门德尔桑德在描述最新版卡夫卡系列封面时说:希望封面能让卡夫卡的作品焕发新的光彩。新的设计方案脱离了惯常使用的卡夫卡肖像和甲虫等元素,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出不同形态的眼睛。每本书的封面都搭配鲜明的颜色。封面字体则选用了一款以卡夫卡真实笔迹为蓝本创作的字体,FF Mister K。
▼ 以门德尔桑德设计的眼睛元素制作的卡夫卡诞辰130周年纪念动画(by:Pablo Delcán) ▼ 门德尔桑德:这些眼睛单独出现,便显得亲密,成群出现时,则渐生出癫狂。这两者的结合恰如卡夫卡——善于描画个体,也善于描画对个体的迫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