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南太行最后一段原生态的景区--黄水沟,因尚未开发,现在完全免费。真的是南太行休闲探险游最佳地!小编极力推荐! 黄水的韩口、龙王庙村2013年被列入河南省特色旅游村落名单。辉县市获此殊荣的共有郭亮、南坪、回龙、松贡水(拍石头乡)、秋沟、裴寨、松树坪、韩口、龙王庙九个村。这里面只有三个没有尚没有开发,黄水就占了两个。 黄水沟位于辉县市黄水乡境内,自河西村至滴水寨长约14公里。辖河西、黄水、龙王庙、韩口等行政村。在炎热的夏季里,山林滴翠,河水潺潺,完全一个清凉的世界。深秋季节的红叶、冬季阳光照耀下的障石岩还有春天满山金灿灿的连翘花,每次前去都被那里的景色陶醉。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黄水沟几个有特色的景点。 黄水天井 黄水沟清水庄附近,当地人称“天井”,实际上是1966年修的羊窑河截潜流暗渠的清淤洞口。 天井直径约5米,爬上天井台上,心惊胆战的爬上天井向下看,十几米深,没有栏杆只有40厘米左右的台阶盘旋而下,据当地人夏天经常有人在下面打扑克纳凉呢。没事可以去感受一下当时“人定胜天”让人赞叹的工程! 龙水梯 龙水梯是辉县黄水乡的一个行政村,坐落在太行的二层台地上,龙水梯名字的来历很有意思,传说古时巨龙吐水成梯,天然雕刻成绝壁,龙水梯的村名就是这样得来的,山势可想而知。山上有很多山桃树,春天桃花开满山坡,就象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一般,堪称世外桃源。 进入山区,一座座青山拔地而起,一幅迷人的景色。从清水庄顺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就能到达龙水梯,龙水梯的山路比较危险,乱石滑落堆成的小山路,弯弯曲曲,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知道这里会有这样的一条小路能够直上山顶。在上山顶的半路,有一条小瀑布,细细的泉水在这里汇集,向山下流去,这也是山下清水庄全村人饮食灌溉的唯一水源。游客大部分会在这里稍作休息,洗脸喝水,吃东西。在这里已经是进入了深山区,微微地山风徐徐吹来,伴着鸟鸣,不时会有几只调皮的松鼠从人的身边匆匆跑过,真是一副桃源仙境的画卷。快上到山顶的时候,会遇到数公里长的山梯,这也是龙水梯这个山村名字的来历,一道道的石梯顺着山势,盘旋而上,石梯旁则是深不见底的山谷,笔直的悬崖让人胆战心惊。尽力大喊,阵阵的回音在群山的环绕下回荡。再向上爬,山势愈加陡峭,小路在两座巨石之间穿过,是山民用炸药和镢头开山修成的路。
村口有一道大峡谷,峡谷内非常幽静,踏着厚厚的一层落叶下到谷底,首先就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随着小溪流向前行进,便能看见一挂十余米高的瀑布,洒落的水流在空中化作一粒粒晶莹的水珠,随风吹落而下,再往下流,便如一道利剑一般直射下山底。山谷断开了龙水梯与外界的联系,唯一相连的就是村口的四清桥,桥身高二十余米,为纪念此桥,人们在桥旁立了一座碑,随着岁月的变迁,碑只剩下了一半。看看碑上的内容,仿佛看到了修建四清桥时那公社社员抢着背石头、担水泥、宣传队载歌载舞地鼓舞士气的大场面。碑旁种了一棵松树,四清桥和桥旁的石碑形成了龙水梯一个美丽的景点。过去四清桥,龙水梯就要到了。进入村中,鸡鸣声,小孩子的玩笑声不时传来,见到生人,小孩子的笑声骤然停止,羞涩地躲到一边,等到行人过去,笑声又忽地传来。 龙水梯村盛产山楂,成片的山楂林上结着猩红地果实,好客地山民只将刚从树上摘下的山楂往行人手中塞,望着行人迷惑的眼睛,山里人笑了,在这里吃山楂是不要钱的。 龙水梯村三面环山,一边则是绝壁,是观看日出的最好位置,在农户家中就能看到太阳的出升。如果幸运的话,则能看到云海,太行的云海气势滂沱,比起黄山、泰山来说另是一番韵味。 龙水梯的上方还有一座小村庄,有着非常好听的名字—白云开(龛) 白云开 桃花洞 中金顶 白云开处白云开,白云开开光透来,佛光尽照白云开。白云开是一个村名。 白云开村子里只有四户人家,村民淳朴好客,头一家白云山庄老板做的农家菜农家饭更是有得一说,路过此地的朋友也借此小憩,休整待发。 这里山高却从不缺水,静静的山泉水,缓缓从村子中流着,孕育这一方水土一方人。顺着泉水的路线,可以到达一个十分好听的天然山洞—桃花洞。桃花洞由于春天洞口开满桃花而得名。桃花洞的洞口由一尊泥塑的天神守门,天然形成的五彩乳石悬挂在洞内,有的象观音、有的象莲花、有的象宝塔……千姿百态。桃花洞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走到尽头的,里边长年流水,黑暗中听着泉水的歌声,真是让人有一个惬意的心情。由于缺少开发,洞里漆黑一片,并且象迷宫一样的这边一个洞口、那边一个洞口,第一次来的游客在没有村民的带领下,千万不要独自进入洞中,洞中的路十分危险,脚下不时会有深坑出现,曾有村民将一块石头扔向一个深坑,轰隆隆的响声足足响了半分钟,回音长时间不绝。更加增添了桃花洞的神秘。 有山就有庙,白云开顺着山势,在向东的山头修建了一座庙宇,庙名同村名一样也叫白云开,此庙利用山体的造型修建成功,庙里供着关羽的神像,塑造的维妙维肖地十八仙女庙就在一个幽深的山洞中。庙里备着干粮和床褥,是让外地香客用的。在白云开庙的正上方,也就是山顶处,又有一座庙宇—中金顶,到达中金顶要经过十分曲折的盘山路,山顶的石头缝里长出的山草拼命地向上伸着,沐浴着阳光雨露。庙中供着的如来铜像是山民合力从山下搬着上山的,村民不叫搬,叫“请”。在中金顶上,视野十分开阔,可以整个地欣赏到山顶两边的景色。大山搁着的两边,一边有一个村子,一个是龙水梯,另外一个叫—土梯。 土梯 南盘水库 滴水寨 顺龙水梯向上再爬约二公里的山路,会看见一个深幽的山洞,山洞正好在中金顶的下方,这座山洞穿过大山,直到山的那头,洞长1000余米,是村民用炸药、钎子修成的路。为了修建此洞,曾有四名山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更加增添了当代愚公的悲壮。此洞是龙水梯通往土梯唯一的路,也是龙水梯通向山下走大路唯一的路。洞是龙水梯村和土梯村合修的,一边在南头开山,一边在北头开山,最后合拢到一起,由于计算稍有误差,洞内形成了“∧”状,所以,进入山洞就什么也看不见,洞内长年渗水,走在洞中,山风不断,使人有种阴森的感觉。在洞中走惯了,一出洞口,眼前豁然一亮,一道道梯田在山坡上有序地排列着,袅袅的炊烟从一座座的石头房中升起,形成了一幅亮丽的天然图画。这个村子就是—土梯。 春天的土梯,一丛丛红色的山桃花、一片片银白的雪梨花,还有只开四瓣黄腾腾的黄腊条花争相竟艳。夏日的土梯,泉水清清,满山的清翠,数不清的山花在微风中摇曳着风姿,鸟儿在空中自在的飞翔着,处处都是美丽的景色。秋季,猩红的山楂压弯了枝头,秋日的阳光照耀在金色的土地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日的土梯,凋零过树叶的树枝露出山木原有的倔强和坚强的本色。白雪覆盖在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预示着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土梯村的村边有一条小溪,溪水长年不断,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唯一水源,无数条小溪流汇集到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从土梯向北走约七八里路,经过三个又黑又长的山洞,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南盘,南盘因为她有一座水库而闻名,水库高三十余米,是人们用一块一块巨石垒起来的,有一条50公分宽的河梯可以通过。水库的水则是四周的泉水常年不断地积累到一起形成,绿汪汪的水映着旁边的高山,使人觉得到了桂林山水一般,水库边则长着芦苇,顺风轻轻地摇摆着,很是好看。南盘村子后边,翻过山就属于山西的地界了,最高的山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中间空出一个巨大的正方形窟窿,称为窟窿山。据当地人讲,这个窟窿高有十余米,人可以爬过去,在窟窿中,可以一脚踩在河南的地界,一脚踩在山西的境内。 南盘向北走,会看见一大片梯田,一层层的梯田凝聚了山民们上年的辛劳,这个村子叫滴水寨,滴水寨的村子因为村口的绝壁常年向下滴水而得名,村内有二十余户人家。滴水寨西依王莽岭,传说王莽曾经在这里追过刘秀,这是个传说。不过,林彪率队在王莽岭上驻军这是事实,中年以上的山民都见过林彪的军队赶着毛驴车拉水。滴水寨村的村民在抗日战争时,利用天险曾与日军展开斗争。滴水寨村的上方有一座美丽的山峰,山峰突出来四五座小山头,象是绽开的花朵一样,村民叫她花山,地图上标的是华山,海拔1576米,从滴水寨可以上到华山山顶,再由一条羊路下山,可以到达南坪、郭亮。滴水寨的村子风光十分秀美,一条清泉从村子旁边的小峡谷内常年不断地流着。春暖花开的时候,满山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迎春争相斗艳,点缀的村子犹如仙境一般。 鸡冠梯 十字岭 十字岭,位于辉县的黄水乡境内,主峰海拔 1732米,为新乡市境内太行山脉最高峰,山势挺拔,素有“太行小峨眉”之称。鸡冠梯是白云龛村登十字岭的必经之路,号称南太行第一险梯。驴友间有“太行美不美,十字岭上溜溜腿。太行险不险,鸡冠梯上露露脸。”之说。 辉县黄水鸡冠梯 在“四清”的时候,山民们集体种田,十字岭上有一片黑土地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二栈的山民们,为了开垦荒地,就爬到海拔1785米的十字岭上种地,十字岭贯穿着二栈。他们上山下山必经之路同时又是最危险的一段路就是鸡冠梯。顾名思义,鸡冠:公鸡的冠子,梯:梯子。用公鸡的鸡冠修成的路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路宽只有十余公分宽,凡是上过十字岭的人都会心有余悸。上鸡冠梯时,最害怕的就是对面来人了,因为这条路是紧紧“挂在”悬崖上的,共有两公里左右,上山下上的台阶仅仅能容下一只脚,全靠双手扒才能上去,如果对面来人,则要有一方退回去两人才能过去。上鸡冠梯时向下看就如身悬在半空中一般,下边则是万丈深渊。鸡冠梯的半路有一块石头上刻有几句话,道出了鸡冠梯的由来。原来是嘉庆年间,太行有一户人家的兄弟四人齐心协力历时四年修成的路。那时没有杂药,全靠钎子和铁锤。望着弯弯曲曲,没有尽头的鸡冠梯,仿佛看见四位愚公兄弟,正在早出晚归、齐心合力,带着乡亲们的叮咛,挥汗如雨修路的情景,怎不让人肃然起敬。 过了鸡冠梯,就来到了去十字岭的第一关:北雄关。北雄关是由三座三峰组成,拔地而起,与十字岭遥遥相望,象一位忠诚的卫士。由于坐落在十字岭的北边,故称北雄关。从北雄关向南走,路经桃花顶峰(桃花洞的顶端,长满了桃花而得名)、尖山窑、南雄关,然后就到十字岭下边了。 辉县黄水十字岭上看日出 十字岭的山峰十分秀美,素有太行小峨眉之称,整个山顶只有一座建筑,就是建于明朝的老君庙。十字岭的山顶非常开阔,象是大片大片的草原平添一道道峡谷,霍地立起一座座绝壁,与远山相互互应,煞是好看。十字岭最为闻名的是山顶的乱石。大片大片千姿百态的石头在山顶顺着山势,排列的杂而不乱。有一片大约有三四百块的石头象是课桌一般,大石头后边总有一块小石头,巧的是在这大片的石头正前方有一块巨大的方石,犹如讲台一般,故称古讲台。传说老子曾在这里授过道。还有的怪石裂缝在石头中层层裂开,象是似张非张的书本一样,在漫山遍野散落着,要看这样的天书,真得要天人下凡才行。有的石头上坑坑洼洼,象脚印一样,称为仙足石。 十字岭的山高,可是从来不缺水,有经验的山民能轻松地找到水源,大自然造物真是不可思议,此处是最高峰,在山顶的泉水则四季不断。在十字岭上向四周远眺,真是一览众山小,大有英雄之气概,与大自然相比,人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十字岭北方与山西景区王莽岭相对,西南与回龙山顶的老爷顶相望。 (申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原作者拥有版权) (来源辉县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