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肖邦一号钢琴曲 纯音乐 - 理查钢琴王子·水晶钢琴梦幻情语 肖邦一号钢琴曲 纯音乐 - 理查钢琴王子·水晶钢琴梦幻情语


走进龙胜红瑶的山寨,看到那层层叠叠的梯田,活像红瑶女子盘在头上的云髻。不能不令人惊叹,红瑶会巧扮高山,也会巧扮自己。

读过“长恨歌”的人都知道,白居易描写杨贵妃有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的诗,选择画眉如柳,殊不知深居大山的红瑶女子也喜爱修眉,他们的眉毛修整得弯成一线,酷如弯弯皓月。再加上头上乌黑的发髻,配上银亮的项圈、耳环、银镯、绣花的衣裙,那美丽的装扮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其实红瑶未出嫁的姑娘是不修眉的。而出了嫁的妇女就很注意修饰自己的眉毛了。她们经常“当窗理云髻,对镜修秀眉。”把眉梢、眉上、眉下多余不规整的眉毛用双线绞掉,让它形成细而弯的“娥月眉”,因此,走进红瑶山寨,只要仔细看一看女人脸上的眉毛,就可以辨别出眼前哪是未出嫁的姑娘,哪是已出嫁的瘦子。

单以眉毛修饰与否怕有失误,因有的姑娘生下来就眉清目秀,眉长得像修了一般,这不要焦急,完全可以用第二种方法来判断,那就是看她们头上发髻梳理的样式。清末《龙胜县志》就早有记载:蛮女发密而黑,好绾大髻多前。自亦有横如卷轴者;有叠作三盘者;有双髻者,未嫁女也。嫁则髻上扎大梳,或银,或木,或牙。花髻围插多寡不同,随贫富也。髻上或覆布,或花巾,或笠,笠制极工……可见,红瑶的发髻装不仅讲究,而且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和婚姻状况。

红瑶姑娘住高山吃杂粮,那一头乌发就是长得清秀,十来岁的小女孩就把头发梳成长长的两绺,在脑后成发髻,因此凭单髻双髻可以分辨出已婚未婚,再从髻上的梳、簪也可以看出出嫁与否。再仔细察看就是已出嫁的姑娘也有两种标志。已出嫁的姑娘,年龄还在18岁时,发髻虽梳着银簪或梳子,但发髻仍在脑后。如果看上起年轻,而发髻盘到前额上,并打有结,在上面插上银簪银钗,表明这姑娘不仅出嫁成家。而自己生养小孩了。以发簪髻辨认姑娘是否已成妈妈,也有另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有早婚的姑娘,出嫁后多年没有生养孩子,年龄已过20岁,在这种情况下,也算是成了家的妇女,发髻也可以梳在前额上。

这种以发髻表示身份的装饰,既展示红瑶的独有民族习惯,又体现瑶家严谨的生活规范。




文字来源:桂林历史文化从书
责任编辑:周振宇
编辑:肖艳梅 赵艳平
校对:梁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