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响亮的节奏

 昵称9950369 2015-08-24

  1970年国庆阅兵,作为单簧管手的我在天安门城楼和乐队一起奏响国歌,那之后,我与国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大阅兵,全国两会的开、闭幕式,欢迎外国元首来访,到边防哨卡为战士演出……我无数次指挥国歌奏响,每一次音符跳动,我对国歌的热爱就增加一分,国歌的旋律已融入我的身心。

  也许是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义勇军进行曲》有格外的感情,也格外地关注。我曾亲见数十万群众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肃立、致敬。我曾看过一个国际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国的运动员获得了金牌,但由于技术原因,国歌播放不出来,这位运动员就大声清唱国歌,赢得了阵阵掌声,我从心里为他感到骄傲。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一听到国歌响起,心里就会感到庄严、神圣?这当然跟音乐本身有关。《义勇军进行曲》一字一顿,旋律铿锵,充满紧迫感,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号召性,给人以不断向前推动的力量。从歌词上来说,《义勇军进行曲》既指出了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也指明了走向未来的出路,所以它蓄积力量,也满含希望。

  但更关键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中国的声音符号。抗战时期,它曾鼓舞全体中华儿女奋起抵抗。新中国成立前夕,《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国歌是国家政体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人民心声的表达,国歌响起,唤起人们对国家、历史、先辈的敬意,让人感到神圣和庄严。

  今年是国歌创作问世80周年,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人认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歌词已不适合中国的大国地位。其实,《义勇军进行曲》记录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她警示国人勿忘历史、居安思危,“万众一心”“前进,前进”的号召更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号角,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大量抗战歌曲都激励过中华民族。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它们唤醒民众,告诉民众我们是谁,我们怎么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召唤起一个命运的共同体,因而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塑形剂”。

  时代在变,抗战歌曲的精神力量永不会变。今天我们再唱抗战歌曲,不是为了冲锋陷阵,而是为了凝聚民族精神,增加我们对历史的敬意、对国家的认同,提升整个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我们要更加骄傲地唱响抗战歌曲,让雄壮的歌声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作者为解放军军乐团音乐总监)  

  (本报记者 张珊珊采访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