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蔬菜店为何难以维持

 醉饮花香 2015-08-24


 

   社区蔬菜店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把健康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带进千家万户。蔬菜的直销方式和优质的蔬菜质量两者相得益彰,“绿色菜篮子”在社会上曾一度倍受关注。可近年来,看似红火的生意却出现危机,就我市而言,有不少小区的社区蔬菜店因经营惨淡,面临倒闭,有的则转了行,原因何在?就此我对市场进行了调查。

                       

一、成本太高,社区蔬菜店不堪重负

1、先期投入大,生产规模小,管理成本高,影响蔬菜价格。我在这些直销店里看到,货架上各色蔬菜琳琅满目,在灯火的映照下春天的色彩和味道映入眼帘沁入心扉。在外墙、内墙均有标注xx基地自属可追溯生长档案。如此这样,为什么会滞销?价格高,售卖量少,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市场乏力。由于无公害蔬菜种植先期投入和种植成本较大,技术标准要求较为严格,市场拉力不足,生产规模必然上不去,使得无公害蔬菜比一般蔬菜的价格要高

2蔬菜保鲜期短,损耗大,增加销售成本。蔬菜不同于其他易存易放产品,其保鲜期短,加之人为来回翻动,不易长时间存放,故此损耗增大,销售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3、房租、人工等杂项费用高。以在开发区社区30平方的门头房为例,每年的房租要6.5万元。店内蔬菜是产地直销,省去了各个中间交易环节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平均价格可降低10%20%,但房租、人工、水电等成本又使得蔬菜价格不降反升。

二、缺乏氛围,无法体现社区店优势

   社区蔬菜直营体验店是蔬菜基地和店铺直接对接的平台,符合基地出产标准的无公害蔬菜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创业精神,这也是城市中社区蔬菜店运营的最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我个人认为,社区蔬菜店肯定是以后的发展趋势,不管电子商务线上怎么推销,最终的结果是线上是更好地为线下服务的,但我市的市场氛围还未形成。

1缺乏成熟的高档社区和不同渠道的客户支持在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如果市区有一家直销体验店,能从宣传的角度,更能贴近社区和老百姓的生活,蔬菜是新鲜的,蛋是这几天才下的,肉是经过检测的品牌,鱼,鸡,鸭,面,油,进口食品等等,品种齐全,包装时尚和环保-而且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有不同服务的要求,从而打开全市的食品安全宣传,更好的接近更多的社区。

2、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营销策略。你看周围街边,很多农户在卖自家出产的蔬菜,他们指着菜叶子上被虫子咬破的一个个小窟窿,吆喝着没用过农药,真正的“绿色食品”很多人信以为真,尤其老人为图便宜,片面认为是农户自家种的,虫子吃了都没事,人吃就更没问题,其实,很少有能通过基地检测标准的。人们对于什么是无公害、什么是绿色的认识太少,这让我们的无公害蔬菜的价值体现不出来。宣传跟不上,营销手段不够,你的东西再好,没人买这就成问题。

3、缺乏先进的蔬菜种植经验和技术培训。抓好蔬菜种植源头关,搞好蔬菜基地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适销对路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无公害绿色蔬菜,不能用“毛毛虫”来定义,这样会要乱试听,对“绿色菜篮子”、“健康菜篮子”也是极大的伤害。无公害蔬菜不仅是实现绿色食品工程最基本的材料资源,而且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作为食品人我们要做不懈的努力,在扩大宣传的同时,要科学地发展蔬菜基地,让社区食品蔬菜体验店,真正的让消费者通过看、听、用、参与的手段,来打破传统上的“理性消费者”的观念,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安全放心的健康食品。

                                        撰写者-孙强

                                              2015-8-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